常見的5種皮膚病,寶寶皮膚病可以預防
狀況1、蕁麻疹
蕁麻疹分為急性或慢性,急性的定義為小於6周;慢性的定義為大於6周。多數的蕁麻疹屬於急性蕁麻疹。蕁麻疹的特征有三個:(1)疹子中間會凸出來,周圍有紅紅的壹塊;(2)疹子會很癢;(3)相同位置的疹子通常不會存在超過24小時,疹子的位置會四處移動。如果相同位置的疹子超過24小時,則通常不是蕁麻疹。任何年齡皆可能會有蕁麻疹,大多是因為過敏所引起,可能過敏的原因很多,包括對食物過敏、天氣冷熱或洗澡水冷熱皆有可能,應盡量遠離誘發因子。
緩解方式為可以服用醫生開的抗組織胺藥物,內服的藥物通常比外用塗抹的藥物來得有效,即使剛出生仍可服用。如果已知道對牛奶蛋白過敏,可詢問醫生是否要更換為高度水解配方奶。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少數蕁麻疹會造成血管性水腫,假如少數寶寶的喉嚨因蕁麻疹發作而腫起來,可能會影響呼吸,應盡快就醫,不過父母也不用太擔心,畢竟這種狀況很少見。
狀況2、異位性皮膚炎
因為皮膚屏障不好,容易發炎,又受到外界刺激(可能的刺激因子很多,冷熱、食物、流汗…等皆可能),發作時會很癢,甚至癢到睡不著。大部分2個月大以後才可能發生,大部分在2歲前就會發生。癥狀是皮膚偏幹(全身都有可能,但包尿布的地方可能比較不會有疹子);屬於慢性皮膚炎,經常不斷復發。預防異位性皮膚炎被誘發的方法為盡量避免刺激因子,洗完澡後最好輕輕將水分拍幹,盡量不用擦的,以免刺激到皮膚。輕拍後,再盡快擦保濕乳液,做好保濕;如果比較嚴重,則需使用類固醇藥物。但是因為患部會很癢,越抓可能會越癢,而且抓了會破皮,皮膚屏障更加被破壞,演變為惡性循環,這就是癢搔抓循環,父母應盡量不要讓寶寶搔抓患部。
狀況3、水痘
寶寶之所以會得到水痘,是因為水痘病毒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傳染力強,癥狀為軀幹或臉部會出現紅斑→水泡→膿皰→結痂。1歲前嬰兒大多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感染的機率較少,但是免疫力較差的寶寶還是可能感染,也要避免接觸感染者。預防方式為戴口罩(但空氣傳染的疾病,即使在同壹節車廂內也可能被傳染到,戴N95口罩會比較有效;飛沫傳染則大約可傳播1米距離)。但要小寶寶戴口罩比較難,所以比較有效的方式仍為1歲時必須打水痘疫苗。20%的寶寶即使接種了水痘疫苗,仍然可能得到水痘,但病情與癥狀會比較輕微。此外,也要勤洗手。
寶寶壹旦患水痘,可能會搔抓患部,壹旦皮膚被抓破,就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水痘大多可以自愈,盡量不要讓寶寶搔抓患部。不分年齡皆可請醫生開止癢藥或服用抗病毒藥物,會較快改善癥狀。另外,少數產婦在生產前2天~生產後5天出水痘,所生下的寶寶若患水痘通常都會比較嚴重,必須盡快治療。
狀況4、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常於出生後2到10周開始發生,有壹些寶寶大約在脂漏性皮膚炎出現3到4周以後就會自愈,而其他寶寶也常在8個月到1歲時會痊愈。脂漏性皮膚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推估可能與皮脂的增生及真菌有關。
如果寶寶的頭皮僅有過多的皮脂及脫屑,但發炎(發紅)不嚴重,正常清潔即可,不要硬摳患處。如果患處皮脂相當厚,可以使用嬰兒油溫和按摩,之後再清洗。若有發炎(發紅),醫生則可能會開外用弱效的類固醇藥物來治療。
狀況5、新生兒痘痘
新生兒痘痘的病因目前尚不確定,壹般被認為與母親的男性賀爾蒙刺激皮脂腺,或嬰兒本身的腎上腺或性腺男性賀爾蒙暫時性產生增加有關。男寶寶的發生率高於女寶寶。大部分程度都相當輕微,且為期短暫,大約1到2個月就會自行消失,只有少數寶寶持續至9到12個月大。大部分嬰兒不需治療,只需要使用水及溫和的嬰兒清潔用品清潔。如果醫生覺得比較嚴重、需要治療時,使用的藥物與成人類似,包括局部抗生素等。
至於2到7歲的兒童長痘痘,則是相當罕見的。若嬰兒痘痘情形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或是2到7歲的兒童長痘痘,則可能需要確認是否內分泌異常,如腎上腺素增生癥、性腺腎上腺腫瘤、性早熟或庫欣氏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