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粽子的由來

粽子的由來

粽子 (拼音:zòng zǐ ,讀起來應為:zòng zi)(英文名:rice-dumpling),起粽子源於中國漢族間,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為端午節應景物之壹。傳說粽子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制作流傳的。目的是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魚吃而損壞,故將粽子作為魚餌投放。於是,每年的那壹天,人們便以互相送粽子來作為對屈原的紀念。粽子的造型因各地的民俗風情不同而異,說法也不盡相同,有稱正三角形、斜三角形、螺角形、鏟頭形等;或稱三角形、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亦可。

粽葉用料也不同,有用竹葉、香蕉葉或幹荷葉等。如廣東粽子是用幹竹葉或新鮮竹葉;臺灣粽子通常是用青竹葉。但壹般商家多使用幹竹葉,較節省成本。粽子壹般包裹的材料是糯米、黃米或其他輔料,如棗,豆沙,火腿等。並以水煮或蒸熟的即食食品。

粽子由來已久,其花樣繁多。壹直到今天,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紅棗粽子、豆沙粽子,多為甜味;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很多為鹹味,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粽。古人以菇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隗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壹多有 “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粽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叠,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註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粽子。 粽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壹說用於祭祖;又說為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子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解字·冬部》:“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 朱宣鹹中國畫《端午佳節》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註雲: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壹日,又以菇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壹名‘糉’,壹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菇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粽子是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註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壹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和北方粽子的壹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和做法: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

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壹個蛋黃,蛋黃必須采用上好雞蛋,入口甜鹹而粽子不反感。”

“九子粽”: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壹首: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是粽子的壹種,即為九只粽連成壹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

二十多年前遊廣東的韶關,見到所產的巨大粽,可謂眼飽。那呈方形的大粽子,只要吃壹只,包妳捧肚叫飽,不過論滋味,仍屬平常。

老壹輩說,包粽的粽箬很有講究,那是壹種專門栽種的青蘆葉或特見寬長的竹箬,以之裹粽而煮,便可令之清香和不易變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