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夏秋養生貴在養陰?
夏秋之交養生 貴在養陰防燥
註意養陰
進入秋季,雨水逐漸減少,“燥”為秋天的主氣,而燥最易傷陰,因此,秋季養生要註意養陰。第壹、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第二、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湖畔、公園,接接“地氣”。第三、汗出過多會損人體之“陰”,所以秋季鍛煉要適度,避免大汗淋漓。
註意防燥
秋天雨水少,天氣幹燥,中醫認為,秋天對應的臟腑為肺,因此,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燥易傷肺,肺燥容易出現皮膚幹燥,咳嗽少痰、口幹舌燥等癥狀。此外,因肺與大腸相表裏,腸燥則容易出現便秘。所以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比如適量的喝些淡茶、豆漿,食用壹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調理脾胃
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以補償苦夏的損失。不過,秋天氣候涼爽,容易食欲大增,但突然暴飲暴食會加重胃腸負擔,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更要註意調理脾胃,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不妨吃點茯苓餅、芡實、山藥等,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消化道不適的人在秋季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
預防秋乏
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運動。但不能大強度鍛煉,應循序漸進;其次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祖國醫學註重形體和精神的調養,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有“養陰培元”之效。睡覺的時候最好在子時之前,因為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候,此時睡覺,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
預防感冒
俗話說:“交了八月節,夜寒白天熱”,在這個季節,感冒的增多與天氣變化無常有很大的關系,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地增減衣服,其次是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壹般控制在25℃-27℃最好。
秋天是各種疾病的多發季節,所有的咳嗽、頭疼、哮喘並不壹定都是由感冒引起的,所以,壹旦患病最好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