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雙減政策
可以預見,不僅教培行業將面臨洗牌,教育也將面臨新的發展局面。
山東不僅是教育大省,也是教育培訓大省。其中,濟南作為山東省的省會城市,在進入新時代,喊出建設強省的響亮口號後,必然會在濟南各方面進行更高的建設優化。
教育也是濟南“強省會”目標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特別是今年2月19日,濟南召開新時代加快建設現代化強省動員大會。濟南教育局局長王品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省會必須強,教育必須強。”
因此,作為支持“強省”目標的教育路徑,基於最新的“雙減政策”,濟南正在著力於進壹步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服務社會的能力,這將為新時代建設現代化強省增添強大動力。
教培業視角下的濟南
據齊魯人才網統計,在去年山東地區青睞教師培訓專業的求職者城市排名中,慶忌壹馬當先,占比超過40%。其中,濟南以21.66%的絕對優勢成為最受青睞的城市。
另有數據顯示,2020年山東教培行業教師平均工資為16,濟南教培行業教師平均工資為8144元,排名第二。所以薪資水平也成為了濟南教培行業非常吸引人的壹點。
高薪讓優秀的人才加入濟南的教培領域,教培領域才能蓬勃發展,反哺行業。正是在這種良性循環中,濟南的教培行業迅速壯大發展。以山東大支教育這壹本土的教學培訓機構為例,大支教育成立於2011年7月,至今已經發展了10年。
作為壹家專註於中小學課外輔導服務的教育培訓公司,大支教育立足濟南,持續向外發展。目前已在青島、泰安、濟寧、淄博、臨沂、德州、東營設立分公司。
經營數據方面,扭虧為盈後,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於2017獲批掛牌新三板為K12課外輔導機構。
由此可見,濟南的教育產業和濟南政府營造的教育環境為教培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雙減政策”壹出,教培行業的“緊箍咒”已經被系牢,可想而知,將對教培行業和濟南現有的教育格局造成持續而深刻的震動。
在雙減政策的大趨勢下,濟南停止了部分類型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
“雙減政策”下,濟南將何去何從?
據最新進展,8月3日,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發布《關於停止部分類型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中最受關註的是“自2021年8月3日起,停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停止學齡前兒童校外培訓機構審批。”
此外,《通知》還明確,自8月3日起暫停上述培訓機構的審批業務,還包括已提交申請材料但未獲批準、已頒發許可證並正在登記的審批業務。
顯然,隨著濟南《條例》的正式出臺,以及大環境下“雙減政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留給濟南教培機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條例》背後的“雙減政策”不是壹朝壹夕、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它將是壹個龐大的工程,有壹個漸進的周期。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峰曾表示,“‘雙減’工作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情況復雜。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要堅持各方協調、整體推進,切實形成推動任務落實的強大合力。”山東將從課堂教育教學、課後服務升級、校外培訓規範、配套措施等方面推進“雙減”任務落實。
所以,教培機構與其等待,不如主動找準自己的問題,實現“自救”。
“有益補充”轉型:濟南教培機構的自救之路
“雙減”落地,濟南學校教培行業的未來在哪裏?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在下面的段落中找到。
前幾天,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峰也提到了教學培訓機構的問題。他說,“引導校外培訓機構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質,積極發揮師資和技術優勢,註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拓展,積極為學生提供有特色、有差別的教育培訓,努力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有益補充”的轉型將成為濟南校外培訓機構未來的發展方向。
早在幾年前,教育部門就針對教培機構的定位,提出了“有益補充”的概念。之後,教培機構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引起的教育需求變化而發展,教育改革思維下的“有益補充”等話題壹度成為討論的焦點。
而“有益補充”是對教培機構和教培行業最準確、最清晰的定義。“有益”就是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力監管下,成為素質教育的“補充”。
當前的“雙降政策”將其視為轉型機遇而非挑戰。
在“雙減政策”下,教育培訓整體生態環境正在萎縮改善,教培機構迎來凈化提升的良機。所以,把這個機會作為素質教育的“有益補充”,是教培行業最好的出路。
教培行業作為與教育領域密切相關的產品,在實現“有益補充”後,可以對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這壹點上,我們可以期待濟南的教育培訓行業率先做出示範,既能解決其未來發展的燃眉之急,也能為濟南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展望未來,濟南的教育依然充滿活力。以建設現代教育強市為目標,濟南正全力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名片”。所以,濟南正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