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晚疫病、發病癥狀、有哪些預防措施?
晚疫病為馬鈴薯主要病害。分布廣,發生普遍。馬鈴薯產區常年發病,通常造成輕度產量損失,重病地塊或大發生年損失嚴重。
癥狀
此病可侵染葉片、莖蔓和薯塊。葉片染病,多從中下部葉開始,先在葉尖或葉緣出現水漬狀綠褐色小斑點,周圍具有較寬的灰綠色暈環,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展成黃褐至暗褐色大斑,邊緣灰綠色,界限不明顯,常在病健交界處產生1圈稀疏白黴,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雨後或清晨尤為明顯。空氣幹燥,病斑變褐,幹枯,破裂或卷縮。莖稈和葉柄染病。多形成不規則褐色條斑,嚴重時致葉片萎垂卷曲,終致全株黑腐。薯塊染病,初生淺褐色斑,以後變成不規則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凹陷,邊緣不明顯,病部皮下薯肉呈淺褐色至暗褐色,終致薯塊腐爛(彩版二十壹,122)。
病原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屬鞭毛菌致病疫黴真菌。病菌孢囊梗單生或多根成束,由氣孔伸出,無色,較菌絲略細,分枝上有結節狀膨大,大小658~1115微米×6.5~7.5微米。孢子囊頂生或側生,無色,卵形至近圓形,頂端有乳狀突,基部具短柄,大小23~38.5微米×18.2~23.4微米。
發病特點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薯塊中越冬。播種帶菌薯塊多不能發芽或發芽後即死去,有的可以出土,但多成為中心病株,以後在病部產孢子囊。孢子囊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形成發病中心。病菌孢子囊還可隨雨水或澆水滲入土中侵染薯塊,產生病薯,作為下壹季的主要侵染源。日暖夜涼,空氣潮濕有利發病。氣溫18~22℃,相對濕度95%以上,利於孢子囊形成;冷涼高濕或葉面積水利於遊動孢子形成;氣溫24~25℃,植株表面結水,有利孢子囊直接產生芽管形成侵染。
通常馬鈴薯生長期多雨、多霧、空氣潮濕病害發生嚴重。平均氣溫10~22℃,連續3日相對濕度高於75%,3~5日後即出現中心病株,連續3旬相對濕度高於70%,病害將大流行。此外,施氮肥過多、土壤粘重、地勢低窪、植株生長茂密等有利發病。品種間抗性亦有差異。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可選用克新10號、克新11號、東農304、春薯3號、壩薯10號、鄂薯1號等抗病良種。
(2)種薯處理。嚴格挑選無病薯作種薯,減少病害初侵染源。必要時進行種薯處理,可選用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浸泡10~15分鐘後晾幹種植。
(3)栽培管理。選擇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後田間積水。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清除。
(4)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