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的孩子如何調理神助?
脾胃中醫認為,脾是小兒之本,許多疾病都起源於脾胃,如腹瀉、便秘、咳嗽、濕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營養不良等。所以養胃健脾就成了父母的重要任務。脾虛易感性“脾虛易感性”通俗地說就是孩子胃口不好,經常感冒,甚至壹個月要感冒好幾次。很多家長深有體會。這種孩子經常生病,反復呼吸道感染,孩子也很痛苦消瘦,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等。易患脾虛癥的兒童通常表現出比正常兒童更差的生長發育。並且會出現自汗、夜啼、厭食、頭發稀疏而無光澤、面色蒼白,或萎黃、大便不褪(或幹燥或不成形)、乏力、手腳不溫,或手心發熱、經常感冒、咳嗽等癥狀。舌淡,苔薄或脫皮,脈弱。實驗室檢查可能顯示貧血、免疫球蛋白低和缺乏微量元素。對於易感脾虛的兒童,中醫主張積極治其本,即健脾益氣固本,以減少或消除呼吸道再感染的發生。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氣、扶正固表、益氣養陰。因為容易脾虛的孩子往往表現出壹組綜合癥狀,所以要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進行治療。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學習壹些科學的育兒知識,註意以下幾個問題:,為了增強體質。2.註意鍛煉。如遊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3.避免接觸感染。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不要在室內吸煙,保持空氣流通。用溫鹽水漱口。4.食療可以用來增強脾胃功能。如:山藥胡蘿蔔粥:將山藥切片、胡蘿蔔去皮,與白米飯同煮,早晚服用;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也可以根據情況補充。5.按摩及耳針療法:(1)按摩腹部,揉中脈,補脾(拇指線面指腹部),按足三裏穴。(2)耳穴選自肺、脾、皮質下穴位,有熱脹感時停止按摩,每穴60個,10天為壹個療程。或者將黑木耳敷在以上穴位上,保持15 ~ 20天。健脾的基本方法是讓孩子平安,分饑分寒。以前早吃五谷雜糧,多用雜糧的觀念,喜歡養胖孩子,以為這樣健康,其實容易傷脾胃,留下後患。孩子的身體要慢慢調養,讓脾胃逐漸適應。基本方法是食療和合理餵養。食療最好的就是山藥、大米、胡蘿蔔粥,以山藥為主,可以健脾、強腸、補氣,常吃無傷大雅。此外,它生於土壤,也能滋潤土壤,對水土不服也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