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常見誤區匯編
1.誤區壹:孩子的不良行為是缺乏管教。
通常情況下,孩子有不良行為或習慣,家長會認為是管教不嚴。有飯吃是好的,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可能是心理和行為問題。對此,專家認為:“獎勵比懲罰更有力。”雖然打罵可能在短時間內有效,但對孩子的作用主要是恐懼或害怕,而不是內心的認同,無法內化為他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說,如果他再遇到同樣的事件,他會做壹些沒有監督、沒有懲罰就不允許的事情,這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教育效果。
而且,經常挨打挨罵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探索能力都會比較低。同時,打罵的方式也會影響親子關系。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教育的效果也會打折扣。
2.誤區二:心理問題必須用藥物治療。
通過行為幹預和家庭育兒指導,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都可以得到改善和糾正。當然,如果需要聯合用藥,那麽遵醫囑肯定會更好,比如多動癥。目前的研究是,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行為幹預是有效的,不壹定會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如果需要用藥,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權衡。
3.誤區三:看心理科的醫生就夠了。
有時候,父母變了,孩子也會跟著變。所以孩子有問題,家長壹定要研究,做出相應的改變,效果往往會讓大家大吃壹驚。
4.誤區四:心理素質高,就不需要看心理醫生。
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效果是肯定的,有時候真的可以自我引導,最終還是要學會自我調整,但是如果有人幫妳,妳解決問題就更容易了。
5.誤區五:壹次咨詢就能解決問題。
所謂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壹般都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學派和心理治療方法,會有不同的療程,可能短則數周,長則數年。
6.誤區六:心理咨詢根本就是聊天。
心理咨詢和治療絕對不是簡單的聊天那麽簡單。有經驗的心理學家會根據患者的面部表情、語言語氣、肢體動作等做出判斷,需要運用精神分析、行為理論、認知理論等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