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荊州古城墻東門述評

荊州古城墻東門述評

荊州城墻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修的城墻,東西長3.75km,南北寬1.2km,面積4.5km2,周長10.28km,高9m。城墻有八個門和兩個門樓。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裏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m,寬30m,水深4m。西接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朝時,為了防止城基下沈,淹城,在城右腳的裂縫裏灌上糯米漿,所以城墻特別堅固。荊州城墻設有甕城、敵塔、戰屋、炮臺、藏兵洞、復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故有“鐵荊州”之稱。

荊州古城墻位於:

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州古城,1996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城墻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墻之壹,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南方城墻。荊州古城墻與其他古城墻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規模宏大,保存較為完整,周長1655,被譽為“中國南方罕見的完美城墻”。

狀態

此數據來自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現在大部分城墻都被封鎖了。

荊州城,又稱江陵城。

是國務院1982、1996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

荊州古城墻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在城北五公裏處的濟南城建都,歷時411年,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據《後漢書·地理誌》記載,荊州古城墻的修建歷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墻考古發掘驗證,荊州古城墻是中國唯壹壹座延續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古城墻,由土城演變而來。

1998年3月,考古人員發掘了宋代和五代時期的磚城。晉三國時期的土城。堆積在現有10米城墻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磚城的建築歷史從明朝的普遍認可開始,追溯到400多年前。考古發掘也證實,荊州古城墻自三國時期以來變化不大,位移距離只有50米左右,土墻比磚墻早得多。2000年8月,考古人員在荊州市小北門西側發現了壹座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墻,長近20米。這壹段城墻雖然經歷了500多年,但依然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在保存下來的磚城,是明清兩代修建的。磚城挺拔、完整、堅固,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墻。磚城厚約1米,城墻內壁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這堵墻是用條形石頭和城磚砌成的。磚城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墻是用特制青磚和石灰糯米漿砌成的。特制的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還燒制有字。

編輯本段的歷史沿革

據《後漢書·地理誌》記載,荊州古城墻的修建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墻考古發掘驗證,荊州古城墻是中國唯壹壹座延續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古城墻,由土城演變而來。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墻的修建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從三國到西晉

《荊州府治城》記載:“今之城,楚船官地,春秋朱之宮。秦朝已經建立了南郡。因漢朝,三國初屬蜀漢故城,為關所建,壹北攻曹仁,攻之。”《水經註》曰:“郡名江陵。老城是關羽建的。”《輿地廣記》中也有記載:“故城在郡東南方,有朱功。此郡城乃文所建。”老城應該是關羽修建的城池,位於老城區的東南部,老城區,秦漢時期的老城區,位於城池的西北部。

9月1997日至3月1998日,荊州市、荊州區考古人員為配合維修工程,對荊州城南城墻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挖掘了壹個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斷面,用於考古勘探。

荊州古城墻壯觀圖集(4幅)

檢查戰壕。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這面暴露在城墻外的磚墻建於明初。溝內土墻南北長11.3米,為宋代及明初土墻。宋代土墻殘高3.75米,明代土墻建在宋代土墻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墻和明初磚墻之間,有寬0.6-0.8米、高7.3米的宋代斷磚墻遺跡。在溝中間,宋及明初土墻的北部為五代墻,其頂部與明初土墻基本持平。五代時,既有磚墻,也有土墻。五代磚墻下部用保存完好的薄青磚砌成。這些青磚有不同的規格,如帶繩紋的長方形磚和楔形磚,顯然是剩余高度為65,438+0.1.0米的墓磚。五代磚墻上部用混合磚和土夯實,剩余高度為4.9米。五代磚墻所靠的土制機械墻上部為五代,剩余高度約為6米,下部為唐代,剩余高度約為65米三國時期的土城墻是在唐代的土城墻下發現的。三國時期,荊州的土城城墻表面埋了8.25米,接近城內地面以下3.05米。其建築土為灰黑色粘土、黃褐色砂土,文化層開挖厚度為0.8-1.25米..城墻的修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的特點: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圓,直徑7-8厘米,深0.5厘米。同時出土了壹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典型文物。關羽鎮守荊州十年。"蓋先治城垛,這是督撫、郡守的常規政策."(《江陵縣誌》)。為了東防孫吳,北抗曹操,修築和整修荊州城墻是武備的首要任務。

東晉至隋唐

《江陵縣誌》說:“金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為峽口鎮荊州刺史,八年歸江陵,起於大營城”。考古資料證實,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墻,高1.6-1.7米,寬6.5米,疊加在五代城墻下,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的陣營實際上是把老城和關羽所建的城融為壹體,但不是簡單的把關羽之前的老城和關羽所建的城聯系起來。這兩座城分散在東西,桓溫在建築的時候,必然要進行修補,也就是所謂的平面上的史籍“添修”,立面上的“添修”,就是把城墻加高加厚。桓溫所建的城比舊兩城略大,甚至比現在的荊州城還要大。兩城相連後,城墻沒有拆除,從而在城內形成了隔墻。金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桓溫之子桓玄謀荊州,篡位稱帝。開國國號為楚,年號改為永。第二年,他在城西被殺。齊永元三年(公元501),蕭寶榮為保平安,設荊州城。梁成聖元年(公元552年),蕭藝稱帝,定都荊州。侯景叛亂時,我設法使之於城外七十裏,樹為籬,遂挖溝而守。市內有著名的園林“湘東花園”和圖書館“東閣竹廳”。公元555年,西魏將荊州城分為東西兩城,自然利用了城內現有的隔墻。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梁朝皇後孝賢稱梁帝,建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16年),荊州城定名為“杜南”,並加永平軍,加強軍事裝備。直到唐朝,荊州城內的隔墻才被清除。

從五代到北宋末。《荊州府誌》記載:“梁幹二年(公元前912年),高繼興(南平王)築重城,重修雄楚樓,王沙樓避風。有幾十萬人舉著杯子,所有的來賓和學校的朋友都被土助了。”《荊州縣誌》上說:“多從國外五裏墓中掘磚造城。下班後,在壹個陰沈的夜晚,我常常聞到魔鬼的哭聲,看到磷火。“高墓磚(秋瓦)城,磚源緊張,自然不能像後世那樣建造得完整堅固,但卻是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市建設模式有了質的飛躍。磚城基礎寬0.9 m,高1.1 m,磚墻外側有兩層磚砌0.6 m寬護腳。在磚基礎上,用碎磚之間的粘土夯築壹面磚土混合墻。下部與磚基礎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墻同高。砌墻用磚均為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壹致。五代磚墻的發現,將荊州城修建磚墻的歷史提前了400多年。

南宋至元末

據悉,荊州古城墻集水城、磚城、土城於壹體,是中國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形態,被譽為南方罕見的完美城墻。荊州市是國務院1982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1996年,荊州古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漢書。據地理記載,荊州古城墻的修建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古城墻考古發掘驗證,荊州古城墻是我國唯壹壹座延續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古城墻,由土城演變而來。此前估計荊州古城墻周長為11 km。市城鄉規劃局、市測繪局局長鄧迪民介紹,荊州市古城墻長度經過市測繪院仔細測量,最新數據為11.145 km(以磚墻基礎長度計算);其中翁城長度703米;馬臉長661m;荊州城墻主周長10.568km(不含翁城、馬面)。

從明初到明末

《靖州縣誌》說:“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元世祖被任命為韓晶湖城”。明太祖陳佳年間(1364,元二十四年),湖廣平張洋涇仍修建了元代已毀的荊州城墻。周壹,城墻有381級臺階,18英裏,20英尺6英寸高,有6個門。這座城市寬10英尺,深1英尺。明代洪武至萬歷時期,荊州磚墻的維修和修建達到高潮。明朝崇禎十六年(1643),張被困江陵,西遷沒多久,下令拆城。拆城可能只是對部分城墻造成局部破壞。根據考古發掘和對三座城墻的觀察,沒有張被破壞的痕跡。出土的明代磚墻基礎是建在宋代舊基礎上的,土墻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磚墻寬0.7米,高7.5米,磚為城墻長而寬。明代的磚墻和宋代的磚墻是用釘子連接的。明代土城墻疊加在宋代土城墻上,寬9.5米,高4.5米。

清朝

據《江陵縣誌》“崇禎十六年,賊張困荊州,失城墻”。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京南道臺的李熙鳳和大帥鄭思緯,按明朝舊基重建。“軍民重修,和舊址壹樣好。”康熙年間,城內設墻,東臨滿洲八旗兵,稱為全城。西邊是官居,叫首爾。清代荊州城屢遭水患,修繕工作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每四次修繕就要花費22.96萬兩白銀以上。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壹年(公元1756年)、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對荊州城墻進行了修繕。尤其是乾隆五十三年,宛城大堤決口,水從西門進入,城墻多處坍塌。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清廷繳納白銀二十余萬兩,命阿桂等國子監學生修繕城墻。當時水金門(城西南角)和小北門因地勢低退入數十尺,城東南角退入數十尺,從而最終塑造了荊州城的規模。

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是,人們對荊州城的維護和保護從來沒有閑著。1987年,在發掘謝家山西側城墻時,發現了刻有“丙子年”字樣的城磚,經證明是民國二十五年(1936)的遺物。磚顯示,國民政府還對荊州城墻進行了維修。

編輯此部分的建築特征。

經過54年至57年兩次大修,荊州古城墻有六道城門。荊州古城墻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地理、歷史和風俗相關的名字。東門叫迎賓門,南門叫南麂門,西門叫安瀾門,北門叫公基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小東門位於東南,叫公安門(水門)。以前的公安門(水門)和外界沒有陸路相連,都是坐船。曲城建在其他城門之外,也不盡相同。它們都呈半環狀將主門圍起來,另壹扇門開在曲城前面,與主門壹起形成雙門。曲城的建設和主城完全不壹樣。曲城內外均以城磚砌成,兩側建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架都是用石頭和城磚砌成的圓頂。雙門各配壹扇木門相向,木門內還有壹扇厚10 cm的大門,既抗強敵,又防水。這樣就形成了雙門四門的防禦。雙閘之間,稱為甕。翁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優秀軍事思想。縱觀城市攻防的歷史,城門其實是最薄弱的壹環。無論外敵強攻還是誘騙,或者漢奸造反,都是通過城門成功的。甕城的修建把薄弱環節變成了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必須經過雙重通關,以澄清嫌疑;如果援軍來了,可以放進骨灰盒驗證,不管真偽。骨灰盒最大的秘密就是可以實施主動防禦,打開骨灰盒,誘敵深入,四面包圍,壹舉殲滅。

公濟門古稱六門,明稱拱宸門,俗稱大北門。它位於江陵市的西北部。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入口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隔32米,骨灰盒略呈半圓形。在古代,此門是中原以北的要道。又叫六門,因官員遷職,士子進京尋官。出此門,車披冠,各贈詩賦。蘇軾曾在《荊州十首》中寫道:“柳門徑國道驅馬,春陽。野火燒幹草,東風動青芒。北連鄧旭,南至極橫巷。靜初穿越世界,懷上了王信的弱王。”就是念叨這個。今天,城門仍然是車行的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內票門上方,有乾隆荊州知府張題寫的石碑,上有“宮吉門”二字。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是龍山風景區,人們經常出去瞻仰。因為地勢低,所以經常被淹。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長江大堤決口,水通過此門、水金門沖入城內,死亡壹萬余人,此門也隨之倒塌。經過幾天的重建,它縮小了十多英尺,城門的地基被擡高了。而竣工,官民同慶,取穩定洪水之意來命名。這座城門保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區入口高6.6m,寬4.85m,深15.5m。內外門間距42米,骨灰盒略呈長方形。內票門上,有壹石碑,上書乾隆二十四年“安瀾門”二字。

南極門俗稱南門。這個門面對著南面的大河。古代王公貴族商賈平民,都是出了這個門,下到漢口的。門外的李三余旭路口是古代藩王登岸綁船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骨灰盒是長方形的。內券門上方有壹塊寫有“南紀門”字樣的石碑。字跡斑駁,門樓奇特。骨灰盒左右各有兩個側門,其門口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以攻入城之敵。

迎賓門被稱為大東門。迎賓門是迎接欽差大臣和客人的大門。所以門樓很壯觀,骨灰盒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為面向公安,所以又叫公安門。當初劉備就是在這裏娶了孫子。這個門也叫水南門,因為只有水路相連。相傳吳棟的夢露破荊州,殺死關羽,然後由水路潛入此門。

除了上述六座城門外,荊州城墻在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宛城大堤潰決前,在城西南角還有壹座城門。叫水金門,決定萬城大堤的時候,洪水正好從水金門和西門湧進來,導致了城的坍塌。後乾隆命國子監學生阿桂重修荊州城時,水金門並未修建,只恢復了西門,命名為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新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有的小東門,古城擁有了三條主機動車道和五座與外界相連的古城門,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好性和耐久性。

出於軍事目的編輯本段

荊州古城墻作為古代大型軍事工事,除了高大堅固的城墻和甕等建築外,還有很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東、西、北、南各壹個的四個藏兵洞,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功能最全,最有特色,可容納65438+。每層還有小兵藏身的洞穴,每層可以容納兩個人,而且都是打孔的。藏兵洞所在的城墻呈長方形向外凸出,可以從三面從背後射殺攻城的敵人,使其措手不及。藏兵洞建築精美,獨具特色,是防禦反擊的重要軍事據點。萬壹城被攻破,藏兵洞的部隊可以相應地進行反擊,以自己的方式作戰,以扭轉戰局,也就是所謂的負隅頑抗,試圖達到破城不陷的目的。公安門景區往南100多米,可以欣賞到荊州古城城墻上獨特的軍事設施。

編輯本段中具有旅遊特色的高聳門樓。

明朝洪武年間,東門樓叫迎賓樓,小東門樓叫楚王樓,南門樓叫曲江塔樓,西門樓叫九陽樓,大北門樓叫朝宗樓,小北門樓叫京龍樓。從那以後,壹切都沒有改變。目前,總樓仍然存在,銀賓樓已重建,其他門樓已被摧毀。堆積的墻建在塔的前面,後面是時宇墻或石頭柵欄。地面用磚鋪成,磚梯分兩層,有壹條小路。這座塔非常壯觀。朝宗樓是保存最完好的建築,曲江樓最為著名。塔前的瞭望塔如今已經不存在了。

曲江樓俗稱南門樓。在這座建築的東面,古代有壹層樓。唐玄宗右相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時,常居樓上,望江南大江,買酒作詩。九歲,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功名壹時冠之,人稱曲江公。南宋時,張儀得知江陵府,嘗登樓回望往事,仰慕九歲老人,於是重修該樓,改名曲江樓。該樓被毀後,以南門樓命名為曲江樓。這座塔是在民國重建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平面長15m,寬10m。

朝宗樓,俗稱大北門樓,位於江陵城北墻西段。清道光十八年重建(1838)。門樓屋脊下有重修此樓的時間:清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年九月,旬,在丁重修。門樓采用兩種結構:穿鬥式和吊梁式。重檐歇山頂,寬五間,開闔間深兩間,次梢間深三間。長18m,寬12m。屋頂用黑陶瓦覆蓋,用脊裝飾的動物部分也是黑陶。柱子是直徑約30厘米的杉木。前後檐上都有門窗。整個建築苗條而簡單。它展現了中國古典建築的傳統風格。這座建築在日本入侵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81年進行綜合整治。這座大樓壹如既往地堅固。登上四樓,東邊可以看到玄妙寺的新裝飾,華麗如天宮,西邊可以看到太輝觀的綠樹,空靈如雲;遠處可以看到蜿蜒的龍山,峰巒若隱若現,附近可以看到古城的大街小巷。

賓陽樓,原名“迎賓樓”,俗稱東門樓,始建於明代,清鹹豐十壹年(公元1861)重修。1987年8月,由國家文物保護研究所設計修復,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座塔高9米。5米,東西寬12。它長65米,南北長34米。采用大木框架結構,氣勢恢宏,造型獨特,保持了明代的建築風格。“賓陽樓”三個金色大字是趙樸初題寫的。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塊搭了壹個通往上城的梯子。爬上樓梯後,賓陽樓的三國名人立即躍入眼簾。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和趙子龍的青銅雕塑栩栩如生。賓陽樓四周還有馬童、周倉等三國武士的仿真彩塑。《三國演義》120篇中,有72篇與荊州有關,荊州的每壹寸地方似乎都散發著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城市上的三座山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城墻上有“山”的三個地方的習慣統稱。這三座山是宋家山、謝家山和頭家山。城中三山其實是三座土梯田,與關公鎮守荊州關系密切,所以有山名無山實。後人在上面建了神龕來供奉關公,但所有的神龕都被毀壞了。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記載,宋家山位於東北城墻上,相傳關公曾在此午睡。又說洪武二十八年(1395),楚王朱楨、項王白澍在虎渡口凱旋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北宴楚王、項王,南擺酒席。”謝家山在西南城墻上。傳說關公凱旋後曾在此卸甲登上此廟,城內外城樓歷歷在目。位於城墻西北角的佟家山,與關公不慎失守荊州有關。相傳關羽鎮守荊州時,呂蒙白衣渡江,攻打江陵(荊州城)。荊州告急。關羽聞訊,趕緊率領真兵回救,趕到城門,才知道守將糜芳等人已經放棄城池,投降東吳。關公很難過。無奈之下,他脫下甲胄,甩在西北墻上,然後領兵西進。後人稱此地為“投賈山”。清朝康熙年間,頭家山改名為玉烈山,並建有寺廟。嘉慶皇帝曾經題寫了壹塊書法牌匾,上面掛著“大中華”四個字。三山關“松甲、卸甲、拋甲”的名稱,都是“釋甲抑武,不為兵服務”的意思,表達了荊州人民自古以來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對幸福生活的創造。

與繁榮相壹致。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墻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原荊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長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和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墻修復工作,是當代古城墻保護的歷史見證者。據他介紹,從1978到現在,城墻修復了32次,其中規模較大的修復***13次。賓陽樓重建於1988。荊州城墻的壹草壹木、壹磚壹石,都被正直的荊州人民所珍惜和保護。古城的南門和西門城樓,以及雄楚大廈、鐘鉉大廈和嶽明大廈的重建項目都在規劃中。如今,古城街道整潔,綠樹成蔭,城上門樓飄揚,城墻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展現新面貌。

荊州古城作為中國著名的軍事文化名城,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經典的《三國演義》有120次,其中70多次提到荊州。隨著全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為四面八方和海內外遊客喜愛的地方,並被列為全國三國旅遊線路上的重要景點和湖北省指定涉外旅遊景區。荊州是國務院1982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1996 165438+10月20日,荊州城墻作為明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荊州城墻、南京城墻、Xi安城墻、遼寧興城城墻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