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上冊如何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理念之壹,也是當前課程改革中教師努力的方向。高壹教材第壹冊設計了有趣的學習資料和活動情境,如6-7頁豬幫兔子蓋房子,14-15頁野生動物園,18頁排隊買票,29頁猴子吃桃子...這些都是孩子們喜歡的,熟悉的,平易近人的。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把靜態的文本資源加工成動態的數學學習資源。比如在“比較多少”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主題圖給學生講“小豬幫兔子蓋房子”的童話故事。讓學生走進情境,仔細觀察比較,認識到“多”、“少”、“壹樣多”。再比如“對0的理解”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第29頁的主題圖編寫多媒體動畫課件:小猴子玩耍,小猴子回家,小猴子吃桃子,用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觀察小猴子吃桃子的情況:盤子裏有兩個桃子,小猴子吃了壹個又壹個,盤子裏壹個也沒有...體驗“從無到有”的變化,感知0的意義。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能使生活與數學融為壹體,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生動有趣。
第二,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促進發展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學生的再創造。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壹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個性化的過程”。
按照這壹思路,本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需求,努力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比如例題、“做壹件事”等插圖,多是展示小組活動、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旨在提醒教師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探索數學,積極與同伴交流,從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教材還為學生精心設計了逼真、開放的學習活動。例如,在第33頁,安排了兩個開放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滾、推、搭、猜”等實踐活動,感受和體驗各種立體圖形的特點...在教學中,應本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的精神在課堂上教學生
(壹)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數學知識。
比如在講授“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時,課前給學生準備各種形狀的物體,讓學生憑借形狀感知的經驗觀察和交流物體的形狀,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壹起。然後討論“這些物體之間有什麽相似之處”,了解物體形狀的特點...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對真實情境的感受進行探索,進壹步抽象感性經驗,發展空間概念。
(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數學知識。
壹年級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形象和動作,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比如在講授“9加幾”時,在學生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放1盒子做10”的運算活動向學生介紹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做10的過程。然後,組織“擺、算”、“圈、算”等活動,邊做實際操作邊算。具體的圖像運算過程與抽象的計算過程壹壹對應。顯性動作帶動內部思維活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新的計算方法。
(三)讓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獲得數學知識。
這本教材設計了很多合作交流的內容,比如讓學生合作完成比較長短高低的活動,討論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特征,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自己的分類標準和分數。在教學中,要及時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提出具體的目標和要求,鼓勵每個學生探索數學,積極與同伴交流。讓學生在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逐步形成創新意識。
比如數學是“9加幾”的時候,在“校運動會”的具體情境中提出數學題後,探索解題方法的“任務”就交給各個小組去完成。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會產生“分”、“下壹個數”、“加起來是10”等多種計算方法。然後,請向全班同學介紹並展示各組的研究成果。讓學生了解別人和自己發現的不同方法,認識到解決同壹個問題有不同的方法。同時,在交流中,學生欣賞自己的發現,欣賞小組的成果,欣賞全班發現的各種方法,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興趣,增強合作學習意識。
第三,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新課標特別強調:“讓學生親身體驗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並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是當前數學學科改革的重要理念。
為了讓學生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走進學習活動,主動建構和理解數學概念,獲得數學方法,獲得探索數學的經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本教材十分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比如《1 ~ 5的理解》,教材首先體現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數字,然後通過放壹根棍子讓學生進壹步理解數字的基數意義;理解物體和圖形,教材先通過“把相同的形狀放在壹起”來促進學生對物體形狀的直觀理解,然後呈現三維圖形,引出物體形狀的名稱。然後讓學生試著用他們所學的知識描述他們的生活空間...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借助教材提供的基礎材料和學習活動線索,為學生設計觀察、運算、思考、交流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比如在講授“1 ~ 5的認識”時,讓學生去過公園或動物園,營造壹種“去野生動物園”的情境。首先讓學生觀察並了解有哪些可愛的動物,然後讓學生把觀察和數的結果告訴小組裏的朋友,並告訴全班同學。學生通過觀察、計算和交談的活動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65438+。接下來,讓學生根據號碼擺出木棒,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校牌擺放。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將抽象的數具體化,加深對1 ~ 5數的基數意義的理解。學生通過看、數、說、做各種活動認識1 ~ 5的數字,經歷了數字概念的形成。學生不僅體驗了數字的產生和作用,加深了對對數概念的理解,還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獲得了壹次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第四,精心組織實踐活動
小學數學的每壹節課都離不開實踐,實踐在數學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本教材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源,教師要不斷探索如何組織實踐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出發,組織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註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情感體驗。
比如在講授“知道壹半時間”時,教師在探究時針和分針指向壹半時間的特點後,讓學生參與不同的練習活動。(1)說。講述孩子上學路上、上課、運動、讀書的活動瞬間,說說日常生活中他們在做什麽。②互動遊戲。聽壹方指令撥鐘面時間。首先老師下指令,學生撥,然後同桌壹起幹。壹個說時間,另壹個撥時間。③自由選擇。在時鐘上留出妳最喜歡的時刻,告訴妳的朋友此時此刻妳在做什麽……最後,每個學生為自己設計壹個快樂的星期天。每個活動都環環相扣,充滿生活情趣。用實踐活動鞏固知識,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興趣,同時逐步形成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
第五,註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個性的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日復壹日的學習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每壹位數學教師都應該充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比如在教“數數”的時候,老師抓住學生入學的第壹節課,充分利用“美麗校園”的圖片資源,引導學生看圖數數。從學生自由觀察到有序觀察,讓學生了解計數的方法。在這個活動中,老師反復問“還有什麽?”讓學生明白他們應該仔細觀察。而且通過對學生的表揚——“這些學生觀察很仔細,做事很認真”,讓學生意識到這些都是好習慣。再如在教寫“0”時,老師讓學生觀察“0”,用自己的語言描述0的形狀,並向學生講述和演示0的寫法。之後我們整理了書坯,分別素描0和寫字0,讓學生逐漸形成寫字0的技巧。在寫0的學習活動中,老師讓學生評價朋友寫的0,讓學生進壹步明確如何寫好。還特意安排了“妳覺得寫0應該註意什麽?”“妳想對我們班的孩子說些什麽?”交流活動。學生總結自己寫0的經驗,講給全班聽。在寫作0的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和傾聽了解0的寫作,通過寫作、評價和交流明確寫作0的規範性要求,並仔細體驗寫作的行為要求。“寫0”教學活動打破了以往機械寫作的模式,使學生在獲得寫0技能的同時,發展了數學思維、語言交流、情感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是傳遞知識的無聲媒介,啟迪智慧的鑰匙,陶冶道德的潛在力量。每位老師都深有體會,課堂氣氛極大地影響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設計學生喜歡的有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獲得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思維方法,讓學生體驗壹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主動探索和創造過程。這壹切都需要良好的課堂氛圍來支撐。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壹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課堂上真正的民主與和諧,源於壹種師生之愛。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以“0及相關加減法的理解”壹課為例。在寫0活動中,老師用了這幾個字“妳要寫0嗎?”"好,伸出妳的小手,看著空白的屏幕.""在日語單詞框中畫壹條0線."“妳覺得寫0應該註意什麽?”“妳想對我們班的孩子說些什麽?”“老師相信妳的0壹定寫得很漂亮。去吧,在下面的日文單詞框裏寫幾個0!”組織學生開展空書、寫生、總結寫作方法、獨立寫作等活動。教師的語言充滿了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融入了對學生的深切關懷,讓學生快樂、主動地獲得寫0的方法。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當學生犯錯時,不去批評指責,而是再給他們壹次機會。如果讓學生說:“盤子裏有1個桃子,它們有幾個?”這時候出現了“小猴子吃了1個桃子,就是1”的答案。老師不急,接著問:“那個盤子裏的桃子是幾個?”孩子們馬上說“1。”再比如“兩片荷葉上有幾只青蛙?”當壹個學生說4-0的時候,其余的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表達自己的方程4+0或者0+4。這時老師給學生壹個自我糾正的機會,以“老師沒聽清楚”為由要求學生再說壹遍。巧妙地為學生贏得體驗成功的機會。“再給壹次機會”讓學生感到溫暖和鼓勵,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保護他們探索知識的熱情。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活躍,敢想、敢感、敢說,學習潛能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