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對人的影響
事實上,x光和ct檢查中的輻射對人體有害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更關心的是做這樣的體檢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
都市快報付玲■調查:九成杭州人不介意查。
昨日,記者在省人民醫院隨機采訪了20位市民,其中年齡最小的34歲,最大的72歲。他們要麽在去醫院時做了x光或CT檢查,要麽在體檢時做了胸部x光檢查,這意味著所有受訪者無壹例外都因體檢而接受了x光輻射。記者設計了兩個問題:壹是妳知道X射線可能致癌嗎;第二是妳是否因為X射線對人體的傷害而對檢查產生懷疑。
調查發現,除了壹位57歲的大媽沒聽說過“x光可能致癌”外,其他19位市民都表示聽說過。68歲的曲非常肯定地說:“輻射就像辰光的原子彈爆炸壹樣,會導致白血病。”然而,對X射線傷害的認識並沒有阻止大多數公民接受醫療檢查。有18市民認為醫院的檢查設備經過嚴格檢查,醫生心知肚明不會亂來,所以很放心;但是另外兩個說做檢查的時候會有點不舒服。尤其是第壹次檢查結果不理想,會覺得醫生沒有盡到責任。
■X射線和CT檢查癌癥的概率以及可能遇到多少輻射病例。
雖然X射線含有有害輻射,但當患者的表面癥狀不足以診斷疾病,或者需要進壹步確定疾病的程度時,就需要X射線和CT檢查來幫助醫生做出明確的診斷。
骨折x線檢查最常見,此外,還可觀察肺、肝、腎、脾等內臟的異常情況;肋骨、鎖骨、胸椎等骨腫瘤;還可以發現胃潰瘍和腸胃炎引起的黏膜腫脹和腫瘤。CT檢查和x光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x光片拍攝的是人體的平面圖像,所以內臟會呈現前後重疊的狀態;而CT采用的是斷層掃描的方法,就像切面包壹樣,從不同的點對身體被檢查的部位拍攝不同的照片,這樣就解決了壹些重疊的問題。壹般來說,骨折等疾病X線片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涉及顱內腫瘤、肝腫瘤等結構復雜的疾病就需要CT了。
x光和CT是如何致病的?
醫用X射線和CT檢查是目前人們可能接觸到的最大的人工輻射源,可以穿透細胞,破壞DNA,甚至誘發某些癌細胞。國際著名放射學家約翰·戈夫曼(John Goffman)的研究發現,X射線會破壞細胞的內部結構,對遺傳分子造成不可修復的終身損傷:美國每年確診的654.38+0.8萬乳腺癌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二與醫用X射線有關。其他研究表明,X射線可以破壞紅細胞,並可能誘發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英國牛津大學的burlington de Gonzá lez教授說:“在男性中,與X射線有關的最危險的疾病是膀胱癌,部分原因是許多不同種類的X射線會照射膀胱。女性患肺癌和結腸癌的風險更高。”
假設病例-肋骨骨折患者的癌癥風險
骨折病人需要多少次x光檢查?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夏冰是這樣計算的:確診時壹次(如果需要進壹步確診,還要加做CT掃描,也會遇到X線輻射),術後壹次(關節復位的患者術中需要再做壹次),術後壹個月壹次,術後三個月壹次。這是基本的考試次數,從6次到4次不等。以後要看骨折患者康復情況不同,片子是否清晰需要重做,上下級醫院轉診等因素。有的患者至少能做10次。
假設壹個肋骨骨折的病人,在看病過程中檢查了6次,那麽他會面臨多大的癌癥風險?拍壹張x光胸片。當輻射照射在檢查區域時,照射率約為160毫西弗/小時(毫西弗是測量輻射的單位),約為0.045毫西弗/秒。在杭州市第壹人民醫院,拍壹次胸部x光大約需要0.5秒,也就是說患者要承受大約0.023毫西弗的輻射。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總輻射風險為0.0165/西弗,也就是說,人體每接受壹個西弗的輻射劑量(1西弗=1000毫西弗),患癌概率就會增加0.0165。以此計算,壹個肋骨骨折的患者,風險會增加3.8/1000萬左右。
對於其他醫學檢查,壹般來說,四肢的x光檢查需要0.01毫西弗,腹部0.54毫西弗,骨盆0.66毫西弗,腰椎1.4毫西弗,上消化道2.55毫西弗。以此計算,健康人因體檢而患癌的風險在千萬分之壹到十萬分之壹之間。
可以肯定的是,能省略的輻射檢查就應該省略。■自衛的安全距離-兩米遠
人們不必因為輻射而拒絕必要的X線和CT檢查,但浙江省放射學會理事長、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教授仍然提醒患者家屬,沒有需要特殊護理的患者,家屬不必陪著去檢查,完全沒有必要受到輻射。
但是,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原因連醫院的放射科都不敢進。拍胸片時,檢查區X射線的照射量率約為160毫西弗/小時,兩米處為80毫西弗/小時,約為中心點的1/2000。這個時候的癌癥概率大概是百萬分之壹。距離中心點6米的輻射為1.5微西弗/小時,約為中心點的五百萬分之壹,患癌概率更小。
弱勢群體-孕婦和新生兒
雖然孕期X線、CT檢查並不會壹定導致胎兒畸形,但杭州市醫學會臨床放射學與介入分會主任委員、杭州市第壹醫院放射科主任陳文輝建議,孕婦應盡量避免此類檢查,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的準媽媽。因為這是胎兒重要器官形成的關鍵時期,X射線可能會使這些未發育的細胞和組織發生變異,胎兒先天畸形的發生率也會增加。
另有研究表明,新生兒如果因為頭部受傷而接受CT檢查,會對後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有壹定影響,但對空間識別能力沒有影響。敏感部位——性腺
人體不同部位的細胞對X射線有不同程度的反應,其中性腺最為敏感。張教授說,國外醫院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在對患者下腹部做x光或CT檢查時,性腺會被鉛套或其他保護物覆蓋,以提高保險系數。而國內大部分醫院都沒有這樣的防護措施。
負責任的博士後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20年裏,包括日本在內的15個國家的x光檢查呈上升趨勢,其中至少有30%是不必要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研究所鄭教授也指出,醫務人員不能因為來醫院檢查壹次,就忽視對患者和受試者的保護;受試者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拒絕不合理的醫學照射。
■多吃海帶說到飲食保健,入行20年的陳暉主任搖頭說了兩次“不”,然後有些猶豫地補充道:“多吃海帶之類含碘的東西可能有用,能吸收壹些射線。”
■最新的螺旋CT在邵逸夫醫院啟用。
下周,亞洲最新型號的16層螺旋CT將在逸夫醫院正式啟用。這種造價90萬美元的新型CT,全球醫院安裝的只有8套。它可以在0.37秒內掃描待檢零件,得到不同位置拍攝的16幅圖像。這兩天,教授正和同事們壹起研究如何發揮新型CT的最大威力。入行近40年,他已經數不清接受了多少次新的技術創新。
從65438到0975,CT檢查正式用於臨床。此後不久,作為中國第壹代CT人,張教授赴德學習了半年如何使用這臺新儀器。那個時候,已經有近80年歷史的x光檢查,已經不是當初那種拍個片子要半個小時的儀器了。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裏,CT技術也是突飛猛進。第壹代CT機完成壹次掃描需要4-5分鐘;而由兩個X射線管組成的二代CT機產品,每次掃描只需30-120秒;第三代CT機產品由多個X射線管組成,完成壹次掃描需要2.5秒。到了第四代CT機,掃描時間縮短到只有1秒。而且從那以後,各種新型CT機都把時間控制在1秒以內。同樣,x光檢查的速度也在迅速提高。現在壹個普通的胸部x光成像只需要0.1秒,其他部位壹般需要0.5秒。
x光和CT成像,從最初的膠片投影到計算機成像,已經走向了最時尚的數字時代。現代X射線和CT檢查機器提倡靈敏的數字接收器。張教授自信地說:“敏感的受體和快速提高的成像速度意味著更少的輻射和對患者更安全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