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
大壹新生有壹個角色轉換和適應的過程。每年新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心理學上稱之為“新生心理失衡期”。導致大壹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現實中的大學與心目中的大學不統壹,產生心理落差;其次,大壹新生對新環境、新人際關系、新教學模式不適應,產生困惑和心理障礙;另外,大壹新生作為大學的普通壹員,感覺和以前中學優秀的人很不壹樣,這也是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之壹。
第二,溝通困難造成的心理壓力
“敲鐘進出教室,宿舍安靜,上網心聲。”這句順口溜其實反映了相當壹部分大學生的交往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往困難主要表現在不能獨立生活,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不懂得交往的技巧和原則。有些學生有自閉傾向,不願意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了交流而交流,為了原則而隨波逐流。
導致大學生交往困難的有幾個原則:目前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對他們教育不當造成了壹些負面影響,比如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由於從小缺乏集體環境,缺乏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父母的過度安排,讓獨生子女上大學後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第三,學習和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有相當壹部分來自於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使他們長期處於沖突和痛苦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長期精神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就是參加各種證書考試和考研帶來的考試壓力。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容易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精神分裂癥等心理疾病。生活壓力主要在於學生不善於獨立生活和與人交往,生活貧困造成的心理壓力。
第四,獨生子女教育不當造成的後遺癥,成為當前大學生的主體。
獨生子女教育不當造成的後遺癥是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的壹大原因。獨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合群的天性,成為家長、老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棘手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源於獨生子女從小被家庭慣壞,缺乏集體合作精神。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養成很多不良習慣,而這些習慣成為心理疾病的誘因,從而導致暴力傾向和行為。
五、對網絡的依賴性太強。
許多大學生壹方面因為交流困難而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尋求心理滿足,另壹方面又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所深深吸引。因此,壹些大學生越來越依賴網絡,有些人甚至沈迷於網絡。他們每天花大量時間上網,沈迷於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隔絕,不願意與人面對面交流。
六、家庭和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
家庭和外界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會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如家教方式不當、單親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中的攀比浪費、對差生的歧視、學習節奏太緊等等。
七、情感困惑和危機
目前,大學生能否正確認識和處理情緒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主要影響因素有:壹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範的沖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大學生戀愛引發的情感危機,誘發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走向極端,甚至釀成悲劇。
八、就業壓力
近年來,由於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到理想工作變得越來越難。這給很多大學高年級學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為焦慮和自卑而缺乏安全感,也產生了很多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