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答: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提下,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毫不動搖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大力發展生產力,搞好經濟建設。發展生產力,需要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的環節和部分;同時,要對外開放,利用外資解決我國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優秀人才,解決我國技術落後、管理經驗不足、優秀人才缺乏的問題。
怎樣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第壹,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第二,全國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第三,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堅持“近期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第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五,加強五位壹體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第六,完善法制,加強法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七,* *要堅持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關註和關心民生,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第八,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九,繼續解放思想,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大學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表現如何
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工作,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做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的公民。我們要積極履行義務,行使權利,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共活動,參與政治生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中國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拓展。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樣壹個關鍵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如期實現2020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麽,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壹,從第壹次把社會建設放在重要戰略位置,到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根據目前公布的黨的文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在2000年6月提出的。但是這個目標的想法可以追溯到90年代中期。
追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首先要簡要回顧壹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分三步走的總體戰略部署。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的。
改革開放初期,* * *提出了20世紀末中國“小康社會”等“中國式現代化”新概念。他說:“如果我們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800美元,這意味著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中國現代化。”[1]在此基礎上,* * *後來提出了中國現代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本世紀走兩步,達到溫飽和小康,下世紀再走壹步,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2]“三步走”發展戰略在1987年召開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得到正式確認,並被寫入代表大會報告:“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總體上分為三步走。第壹步,實現1980的國民生產總值翻壹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翻壹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3]
經過80年代以來三個五年計劃的努力,到1995,提前五年完成了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任務,提前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前兩步,人民生活即將實現從溫飽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從1995開始,中央開始考慮如何走“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
今年9月,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召開。這次全會是在提前完成翻兩番任務的背景下召開的。討論的問題不僅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九個五年計劃,而且是2010年長期目標的制定。這些因素使這次全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考慮到雖然在經濟指標上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但現實生活中老百姓的感受似乎與小康社會的水平相差甚遠。全會在制定“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時,不僅強調了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且突出了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強調“要把社會發展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4]。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第壹次把社會建設放在重要戰略地位的高度。據此,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基本政策”列為主要內容,並作了專門的闡述和規定。指出:“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進步,積極促進社會公平、安全、文明、健康發展。主要任務是控制人口增長,提高生活質量,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加強環境保護。為了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在發展社會生產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增加城鄉居民的收入,實行鼓勵儲蓄和適度消費的政策;根據社會事業的不同類型,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有特色的運行機制,實行以* * *為基礎的地方管理體制。......
大學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應該怎麽做?
胡* *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 * *重要思想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學習貫徹* * *重要思想的最好實踐,也是學習貫徹* * *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檢驗。”(人民日報2003年9月4日)這段話深刻闡述了科學理論和社會主義實踐的內在辯證關系。1.“* * *”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武器和根本指針,科學理論是行動指南。“* * *”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 * * *思想、* * *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體現了新時期黨的先進性,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 * *”重要思想指導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先進性、時代性、大眾性、實踐性。目標的先進性。“* * *”同樣的特點是高級。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使自己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工作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體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必須堅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人民群眾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不斷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按照這壹指導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現階段最高級的目標。它的實現將使我們的黨煥然壹新,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使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目標的時代性。人類社會不斷前進,時代不斷發展,事物千變萬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是我們黨發揚與時俱進精神,站在時代前列,立足新的實踐,把握時代特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現實中的重大問題,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吸收壹切新的科學經驗、新思想、新成果,在實踐中創新。所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新詞:壹是新起點。2000年,中國總體上達到了* * *提出的小康水平,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新的裏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壹個新的起點,是從這個裏程碑繼續前進的新目標。二是新階段。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和國內外形勢的需要,我們黨在十五屆五中全會上莊嚴宣布,“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1]黨的十六大進壹步明確了這壹階段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目標的必經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經過三個10年的全面持續發展,中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三是新任務。就是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黨的莊嚴使命。目標的人民性。堅持“* * *”重要思想的本質在於堅持執政為民。黨執政,要始終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堅持壹切為了群眾、壹切依靠群眾的根本觀點和群眾路線。按照壹般規律,人民的第壹需要是過上富裕的經濟生活,其次是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然後才是民主政治。......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什麽?
2002年10月8日至2002年10月8日,中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黨在21世紀召開的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十六大著眼於我國的長遠發展前景,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了具體的戰略部署,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首先,十六大報告對我國進入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評價:“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壹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新的裏程碑。”然而,從中國的國情來看,現在實現的小康社會仍然是壹個低水平、不完全、不平衡的小康社會。所謂低水平,就是我們剛剛邁入小康社會的門檻,人均收入不高,只有800-1000美元。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剛剛摘掉了“低收入國家”的標簽,跨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所謂不全面,有兩層意思:壹是小康生活覆蓋的人群不全面。連低水平的小康都沒有完全實現。2000年,農村3000多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沒有完全解決,2002年減少到2800多萬。壹些已經脫貧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依然脆弱,容易返貧。近2000萬城市居民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城鄉還有相當壹部分失業人員。還有更多的人,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還沒有達到小康。另壹層是指人們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現在總的情況是,人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但居住和交通還不夠。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治安、生活環境差距更大,民眾對治安狀況、民主進程仍不滿意。所謂發展不平衡,就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差距很大。總的來說,城市進入小康的比例大,農村進入小康的比例小;東部地區進入小康的比例大,中西部地區比例小;高中低不同收入群體的收入很不平衡,而且這種差距有擴大的趨勢。顯然,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社會和* *設計的小康社會差距很大。根據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社會還是壹個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社會的實際,十六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了新的部署。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本世紀頭20年,我們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經過這壹階段的建設,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這壹規劃,黨的十六大從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四個方面進壹步具體化了六個“更加”的總體目標,使之更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給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必將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到動員人、鼓舞人、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作用。在談到黨的十六大規劃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時,* *指出:“這次大會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是與加快現代化建設相統壹的目標。它符合中國的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人民的願望,意義重大。”從這個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指從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社會。
如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第壹,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第二,全國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第三,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借鑒近期經驗”和“走出去”相結合。第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第六,完善法制,加強法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第七,*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關註民生,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第八,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第九,繼續解放思想,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經濟健康發展。
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青少年應該怎麽做?
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樹立遠大理想。做“四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