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健康的定義和標準
人類健康的定義和標準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提出的。
人類健康的定義
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首屆健康促進國際會議的定義是:“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資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會和個人的資源,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資源是壹切可以被人類開發利用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是有限的。它們分為經濟資源和非經濟資源,健康屬於後者。需要對所有資源進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功能。
人類健康標準
標準1。早在1948,憲章就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完美狀態。
三個標準是:第壹,沒有器質性和功能性異常;二是沒有主觀不適的感覺;第三,沒有社會公認的不健康行為。後來有人從社會適應的角度加了壹個道德完善,形成四個完善。
標準2。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衛生保健大憲章》中提出了人類健康的十大標準:1。精力充沛,能夠應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會過度緊張。2.樂觀積極,願意承擔責任,凡事不挑剔。3.善於休息,睡個好覺。4.適應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5.能夠抵抗普通感冒和傳染病。6.體重適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無炎癥。8.牙齒幹凈,沒有蛀牙,沒有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沒有出血。9.頭發有光澤,沒有頭皮屑。10.肌肉和皮膚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標準3。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五戒三德”新健康標準:1。行為是五快:吃得快,睡得快,說得快,走得快。2.心理三德:性格好,人際交往能力好,人際關系好。
吳生元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