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三幕”練習中玩好,如何在“三幕”練習中玩好
三個面向——計劃生育工作“三個面向”方針的形成
1.“三化”方針的概念表述。
1982年8月6日,全國計劃生育工作會議紀要指出:“計劃生育工作必須以思想教育、經常工作和避孕為主。”
1983年5月,在容城縣全國計劃生育工作現場會上,國家計生委將容城縣的“三化”經驗總結為:宣傳教育和經濟限制,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和人工流產,主要是避孕;常規工作和驚喜活動,主要是常規工作。
1984年9月,國家計生委在《走中國計劃生育工作之路》(健康報計生版)壹文中指出:我們做好計劃生育工作已經有了很多經驗,山東省容城縣總結的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性工作為主的“三化”經驗是有效的。
1991 5月12日《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指出,繼續貫徹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性工作為主的方針,逐步實現經常化、科學化、制度化。
2.“三化”的歷史背景。
自20世紀50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避孕節育以來,60年代開始在上海、江蘇等部分地區試點,70年代開始在全國推廣。
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為了遏制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計劃生育工作。全黨動員,制造輿論,宣傳群眾,派出大批基層幹部和醫務人員,幫助育齡夫婦落實節育措施,同時各地制定了壹些規定,限制和處罰計劃外生育。這壹時期的計劃生育工作聲勢浩大,力度很大,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對人們傳統的生育觀念和習俗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對我國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過快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應該承認,當時很多地方使用了嚴厲的行政和經濟手段,經常采用孕後補救的方法,習慣於突擊活動,但宣傳教育不深入,經常性工作跟不上,避孕措施不落實,計劃外懷孕多。壹些基層幹部采取簡單粗暴、強制命令的方式,造成壹些地方黨群關系、幹群關系緊張。因此,從全局出發,迫切需要解決引導基層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和反映計劃生育發展內在規律的問題。
計劃生育
根據國家指導和群眾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引導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是黨和國家對計劃生育工作的壹貫要求。20世紀80年代初,山東省容城縣等地根據這壹要求,從實際工作中總結出計劃生育“三化”工作法。按照這壹辦法,基層的計劃生育工作基本上實現了制度化、經常化,沒有突擊性的活動按部就班地開展,增強了依靠“三個優先”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能力。容城縣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三化”經驗引起了國家計生委的高度重視。
1983年5月,國家計生委在容城縣召開現場會。此後,黨中央、國務院在壹系列關於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和指示中,壹直強調要落實“三個面向”。通過地方黨委、政府和計劃生育部門的積極落實,“三化”工作原則逐漸被幹部和計劃生育工作者所掌握,並在計劃生育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個面向——“三個面向”工作發展的主要階段
1.從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
這壹時期,我們開始總結和提出計劃生育工作“三個優先”的基本經驗,並把它作為計劃生育的工作原則。
1982 10 10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全國計劃生育工作會議紀要》肯定了“三個優先”的經驗,指出:“只有這樣,計劃生育工作才能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1983年2月,在全國計劃生育宣傳月經驗交流會上,國家計生委要求在全國實施“三化”工作方針。
1983年5月,國家計生委在容城縣召開現場會,在全國進壹步推廣“三化”工作政策和容城經驗。
2.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這壹時期,“三化”政策的實施,提高了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的水平,鞏固和發展了計劃生育工作的成果。我國湧現出壹大批先進縣(市、區),不僅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而且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大中城市和部分工作基礎好的農村基本達到“三化”要求;計劃生育任務重、基礎差的地區也在積極創造條件向這個方向努力。
1993是全國推進計劃生育工作“三化”政策10周年紀念日。同年9月,在國務院召開的“三化”經驗交流會暨先進縣表彰大會上,國務院隆重表彰了49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市、區),國家計生委也表彰了76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市、區)。會議提出,要認真總結和大力推廣各地實施“三個面向”的經驗,表彰先進,動員各級領導和幹部以及計劃生育工作者在新形勢下更加自覺地堅持“三個面向”,積極創造新經驗,進壹步狠抓計劃生育工作,為實現黨和國家提出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而努力奮鬥。
3.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0年。
在此期間,到本世紀末基本實現“三化”成為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的目標。堅持“三個不變”,實施“三個優先”,普及“三個結合”,實現“兩個轉變”,實現“壹個目標”有機聯系在壹起,形成了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發展的基本思路。
中國計劃生育綱要(1995 ~ 2000)指出:“堅持國家指導和群眾自願相結合,實行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性工作為主的計劃生育方針,堅持壹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拓寬服務領域,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密切政府與群眾、幹群關系。
1998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PSC)同意到本世紀末和21世紀中葉,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分四步走的目標。這壹目標的第壹步是到2000年將全國人口總數控制在13億以內;努力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育齡夫妻享受初級生殖保健服務;計劃生育工作基本實現了“三個優先”,逐步實現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兩個轉變”。
4月1998,10日,國家計生委發布《國家計生委縣級計劃生育工作標準》,指出認真落實“三化”方針,實現計劃生育工作“兩個轉變”,意義重大。到2000年,縣級計劃生育工作將基本實現“三個優先”,即大多數鄉、村不主要靠突擊和補救措施完成人口計劃,做到“四有三落實”,即有壹個好的領導班子,有壹支註重經常性工作的隊伍,有壹套符合實際的好的工作方式,有壹套規範的管理制度,實現計劃生育人員、任務、報酬的落實。
6月1998,16國家計生委關於加快實現計劃生育工作“三個面向”的意見指出,到2000年在全國基本實現“三個面向”是實現未來人口控制目標的基本保證,提高人口素質、加強生殖保健服務、實行“三個結合”、實現“兩個轉變”是重中之重。
1998 10 10月7日,全國計劃生育電視電話會議認真落實“三化”計劃,指出實現計劃生育工作“三化”是實現本世紀末21世紀中葉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四步走奮鬥目標第壹步的關鍵環節,也是促進計劃生育事業穩步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基本實現計劃生育工作“三個優先”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組織協調和檢查監督。要認真研究解決實現“三化”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責任、措施和投入到位。要把基本實現“三個優先”作為各級黨委政府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的主要內容,認真考核,兌現獎懲。
三化——縣級計劃生育工作基本達到“三化”標準
1.縣、鄉(鎮)、村都有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實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大部分村實行人員、任務、報酬;縣、鄉(鎮)、村計劃生育協會可以經常開展活動。
2.縣有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指導站或計劃生育服務站,鄉(鎮)有計劃生育服務站,80%以上的村有服務室(可與村衛生室合二為壹)並能發揮作用。
3.縣、鄉(鎮)有人口學校,80%的村有人口支部或宣傳陣地,能經常開展活動;縣廣播電視臺有人口和計劃生育節目;人口和計劃生育基礎知識教育接受率達80%以上。
4.嚴格依法管理,正確執法,文明執法,基本符合“七個嚴禁”的要求;連續三年未發生因計劃生育方法不當引發的惡性事件。
計劃生育
5.黨員幹部帶頭實行計劃生育;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行為得到及時處理。
6 .鄉(鎮)堅持定期、經常性計劃生育服務;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達80%以上;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癥發生率小於1‰;已婚育齡婦女流產率在2%以下。
7 .人均計劃生育投入達到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目標;鄉統籌中用於計劃生育的比例符合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求;計劃生育費由鄉、縣統壹管理,實行財務監督。
8.計劃生育率連續三年在80%以上,或者計劃生育率逐年提高,三年平均在80%以上;多孩率(政策外多孩率)連續三年在3%以內。
“三個面向”——中國基本實現“三個面向”的現狀和目標要求
以1997為基數,上海、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區)大部分縣(市、區)和其他省(區)部分縣(市、區)基本實現了“三個優先”。
到2000年,全國不同地區基本實現“三化”的具體要求是:到1998,四川、福建、湖南、陜西、內蒙古等省(區)基本實現“三化”;
到1999,河南、河北、雲南、重慶、江西等省(市)基本實現“三化”;到2000年,安徽、湖北、甘肅、廣西、廣東、貴州、山西、寧夏和海南省(區)基本實現了“三化”;
新疆、青海、西藏等社會經濟條件差、工作基礎薄弱的省(區),要努力創造條件,在2001或稍長壹點的時間內基本實現“三化”。
已基本實現“三化”的省(市)要進壹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對落實“三化”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人口素質,為育齡夫婦提供生殖保健服務,建立宣傳教育、科學管理、綜合服務的統壹工作機制,逐步實現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兩個轉變”;繼續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合格村創建活動,按照依法管理、村級自治、優質服務的要求,提高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計劃生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計劃生育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個面向——“三個面向”工作的基本經驗
10年來,“三個面向”政策的實施,提高了中國計劃生育工作的水平,鞏固和發展了計劃生育工作的成果。各地在實施“三化”政策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優先進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計劃生育不僅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沒有人民的自覺參與和積極支持,就不可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從根本上說,計劃生育是移風易俗的思想革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只有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計劃生育才能真正成為人民的自覺行動。
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廣大農村生產力不發達,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農民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幾千年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統觀念仍深受影響。壹些農民的生育意願與國家對計劃生育的要求還存在壹些矛盾。正因為如此,更需要強調宣傳教育,對農民進行耐心、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把國家利益與家庭、個人利益結合起來,逐步改變舊的婚育觀念和習俗,樹立計劃生育新風尚。通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計劃生育真正成為人民的自覺行動。有些地方雖然行政經濟措施很嚴,但是計劃生育上不去。重要原因是忽視了深入細致的宣傳教育工作。在群眾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行動過於倉促簡單,結果適得其反。
把宣傳教育放在首位,就是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真正明白,計劃生育關系到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興旺,也關系到個人和家庭的幸福。10年以來,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知識教育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宣傳教育:
壹是開展人口國情和基本國策的宣傳教育,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全國、全省、全縣乃至鄉鎮所面臨的嚴峻人口形勢,加深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認識;
二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使人們在生育問題上正確處理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自覺為控制人口增長出力;
計劃生育
三是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科學教育,用科學知識啟發和引導人們轉變生育觀念,提高人們對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幫助廣大育齡夫婦掌握避孕的科學知識和方法。還對在校學生進行人口、國情、青春期教育,使公民從青春期開始就樹立人口意識,樹立正確的戀愛、結婚、生育觀念。
許多先進地方註重把宣傳教育與為育齡群眾提供生產、生活、生育服務結合起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創建文明村、文明家庭,既豐富了宣傳教育的內容,又把國家利益與家庭、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深受群眾歡迎,對計劃生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加強孕前管理和服務。
多年的計劃生育經驗表明,等到婦女懷孕後再動員她們采取補救措施,往往會增加工作難度,不利於婦女的身心健康。最好的方法是堅持避孕,確保及時向育齡夫婦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讓每壹個需要避孕的人都能實施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避孕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計劃外懷孕和意外懷孕,育齡夫婦才會更容易接受計劃生育。
我國育齡人群生活環境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健康狀況不同。因此,在落實避孕措施時,應實行分類指導。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許多地方積極推行長效避孕措施,如生壹胎、上環生二胎等。有禁忌癥的要指導使用其他避孕藥。壹些工作先進、公眾知曉率高的地方,註重讓育齡夫婦有更多的機會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選擇避孕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實行避孕,必須普及避孕節育的科學知識,積極推廣和應用避孕節育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方法。許多地方的經驗證明,如果這項工作做得好,可以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對計劃生育的容忍度,提高避孕的效率。在壹些先進地方,孕前孕後的管理和服務與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緊密結合,既引導育齡夫婦有計劃地生育,又引導他們生育聰明健康的孩子,受到群眾歡迎。
3.建設基層計生隊伍。
人口繁殖每天每小時都在持續進行。如果基層沒有人經常關註計劃生育工作,而只是靠上面派人下來,壹年開展幾次集中活動,那就難免“突然來壹陣風,出其不意就放松了”,圍繞“大肚子”的被動局面永遠無法避免。許多先進地方較早地認識到這壹點,並下決心在基層配備必要的專職人員,建立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大量積極分子,形成從縣、鄉到村、村民小組的健全的計劃生育工作網絡,確保經常有人抓,並為他們配備必要的服務設施,從而使計劃生育工作更加深入細致,比集中活動更有成效,節省人力和財力。
要做好經常性的計劃生育工作,還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壹些先進地方認真總結基層計劃生育工作的經驗,根據人口再生產的規律制定了壹套可操作的規章制度,同時切實加強對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培訓,使計劃生育工作逐步走上經常化、科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4.貫徹“三化”方針,關鍵在領導。
要真正落實“三化”方針,首先領導思想要堅定明確。只有深刻的理解,才會有堅決的行動。只有堅持“三化”方針,才能引導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達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密切黨群關系的目的。同時,要為基層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投入必要的經費,大力加強基層計劃生育網絡建設,為經常性的計劃生育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既要註意保護基層幹部的積極性,又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幫助他們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和方法,使他們自覺執行“三個面向”政策,搞好計劃生育。
需要強調的是,在貫徹“三化”方針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堅持服務群眾、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只有把改進工作作風和方法的問題提高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高度,才能自覺加強對落實“三化”工作的領導,自覺動員、團結和組織群眾,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在群眾參與下把計劃生育工作提高到壹個新水平。
“三個面向”——實施“三個面向”需要解決的幾個重要認識問題
1.要“三主”還是“三輔”。
“三化”和“三補”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三個面向”強調問題的主要方面和導向,但並不完全排斥“三個面向”。除宣傳教育外,計劃生育工作還需要綜合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來有效解決問題;除了積極避孕、加強孕前管理外,在計劃外或意外懷孕的情況下,也要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有些地方由於工作頻繁,需要采取集中活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從實踐和歷史經驗來看,實現“三個面向”是壹個過程,不可能壹蹴而就。
2.工作基礎差,能不能搞“三化”。
計劃生育
工作基礎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低,或計劃生育工作基礎薄弱,或人員、任務、報酬不落實,特別是群眾動員不到位,可能使人懷疑基礎條件差的能否做到“三化”。正因為如此,更需要積極落實“三化”工作方針。因為工作基礎差,往往宣傳教育差,避孕差,經常性工作差。在這樣的地方,認真落實“三化”工作方針,就是打基礎。事實上,從宣傳教育、孕前管理、經常性工作入手,很多地方已經逐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3.利益導向機制已經建立。有必要“三個優先”嗎?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我們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這是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生育工作“三化”的必要補充和有力支撐。建立了利益導向機制,保證了“三個為主”實現的條件,使“三個為主”向更深的方向發展。無論哪裏的利益導向機制相對健全或薄弱,都應該是實現“三化”不可動搖的方向。要在實現“三個面向”中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通過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促進“三個面向”的實現。
4 .提倡“三結合”,也要用“三導向”。
近年來,基層和人民群眾創造了實行計劃生育“三結合”的新經驗。“三結合”就是把計劃生育工作與發展經濟結合起來,幫助群眾勤勞致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它不僅豐富了人們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而且拓展了新時期“三個面向”的工作內容。“三個面向”和“三個結合”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為人民服務上具有高度的統壹性。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割裂,也不可對立。兩者的統壹和結合,不僅體現了人們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發展的認識,也體現了新的歷史條件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發展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