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今天健康的青少年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靈,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為現代化,為世界,為未來做出貢獻。現在是壹個充滿競爭的世紀。敢於冒險、勇於探索、善於競爭、富有創造性是對當今人才的基本要求,這些都與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關。由於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造成了壹系列的心理障礙,阻礙了他們的身心發展。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陣地的突破口,應充分利用其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對小學生的心理輔導,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活潑樂觀的情感,促進其智能、情感、意向的和諧發展。這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音樂是壹種情感藝術,它對人的影響是直接的。從多角度、多形式有效發揮音樂教學的豐富資源,對引導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音樂教學的豐富形式促進良好品格的形成,利用合唱訓練培養互助合作的意識。音樂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個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過分溺愛,他們往往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表現為任性和逆反心理。他們不僅拒絕服從老師和家長的正當要求,而且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而音樂活動可以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愉悅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培養健康的心理。比如合唱,可以對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因為每個參加合唱的學生都要通過音樂藝術的練習和訓練,形成統壹的節奏、和諧的聲音、均衡的聲部、壹致的速度和力度,每個人都要自覺維護和保持合唱在旋律和情感上的統壹要求,他們會自覺接受紀律,這有利於培養他們遵守紀律,協調統壹集體主義精神,與他人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用課堂表現消除學生的緊張和焦慮:自我激勵,同學鼓勵,老師獎勵。

接受挫折,不怕失敗:讓學生學會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認識到失敗是正常的,在學習上接受失敗,在以後的生活中有壹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音樂教學要求學生“公開、自信、有表情地唱歌”。在課堂上,有的同學表現欲很強,敢說敢唱。然而,有些學生很膽小。為了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我教完二年級版的《小麻雀》後,沒有讓個別學生唱,而是對他們說:“同學們,班級可以說是壹個小舞臺。如果利用這個小舞臺鍛煉自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養生大全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