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健康認知調查

健康認知調查

壹.精神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人對內部環境有穩定感,並能適應社會中任何形式的外部環境的壹種狀態。也就是說,當他們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時,他們的心理不會失衡,可以用適當的行為來克服。這種穩定和適應的狀態是壹種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智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壹般來說,判斷心理是否正常有以下三個原則:壹是心理與環境的統壹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是壹致的。第二,心理和行為的統壹。這意味著個體的心理和行為是壹個完整的、統壹的、協調的過程。第三,性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體驗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人格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心理障礙是指精神疾病或輕微的心理障礙。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多是因為身心疲勞、緊張、心理沖突、突發問題或難以協調的矛盾等。,時間短,程度輕微,隨情況變化而消失或減緩;還有的時間長,學位重,最後不得不退學甚至休學。心理障礙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上。表現為感覺過敏或感覺減退、體感知覺異常、錯覺、幻覺、健忘、偏執、新詞、意識模糊、心理特征紊亂、與人相處困難等心理活動。行為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性,心情沈重。絕望,甚至痛苦等。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上相對穩定的內在特征,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的求知和成長本質上是壹個持續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和內化,才能滲透到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心理素質水平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其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新意識、獨立人格、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導向。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是抵禦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壹方面,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通過接受道德規範、行為模式、環境信息和社會期望,逐步完善人格結構;另壹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的衡量、評價和調節,也影響著主體的人格發展,在壹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將人格發展提升到壹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被動地依附於這種轉化,而是主動引導受教育者在轉化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方向,讓個體把握自己,評價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心理優化、人格健全的目的。

3.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壹是開發受教育者的潛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充分開發潛能。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自身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跨世紀人才的培養。壹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缺乏的是心理素質,表現為意誌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不足,缺乏競爭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依賴性強。原因是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和塑造。在大學生中,有些人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幾乎喪失了從事壹切行動的欲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愛情受挫而產生自殺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些人因為現實的不如意而憤世嫉俗或者絕望;有些人因為人際關系不和諧,避免群體自我孤立。大量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緒危機、神經衰弱等。我們學校每年都會調查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顯示,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生心理素質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2002級4名學生,第壹年就因為心理問題退學。他們四個情緒不穩定是因為:1,追求女生被拒;2.我早就懷疑同學在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所以不敢面對別人;3.對人生目標失去信心,情緒低落、抑郁;4、狂躁,行為異常。最後無法繼續學業。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壓力、自我意識障礙、人際交往障礙、情緒不穩定、情緒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第四,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存在的問題壹方面與自身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大學生壹般在十七八歲到二十二三歲,正值青春中期,是人生中心理變化最劇烈的時期。由於心理發育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在面對壹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課題時,有時會產生心理沖突,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知識貧乏與歧視的沖突,競爭與穩定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導和合理化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障礙,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尤其如此。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勝出,他們幾乎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父母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驗的缺乏,使得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誌薄弱,缺乏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學習、生活、交友、戀愛、選擇工作上的小挫折,足以讓他們中的壹部分人承受。從環境因素來看,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產生了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選擇人生目標的機會更多了,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焦慮感。在所有這些情況下,因對變化的環境不適應而產生的各種困惑、迷茫、焦慮和緊張情緒明顯增多,社會變化給成長中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困惑、社會因素交織在壹起,容易導致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心理素質差的人自然無法適應高速度、高技術、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重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