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健康教育的體會
大學生是從大量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與此同時,大學生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容易受挫,出現壹系列心理健康問題。相比生理,心理健康尤為重要,所以我只說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能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基礎的,壹個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麽,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具體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壹,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被科學研究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喝酒,不吸煙,註意衛生。大學生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要想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就必須科學安排日常的學習、運動和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經常、合理、及時地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導致神經衰弱,降低思維和記憶億萬的能力。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知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誌品質和提高適應能力。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與現實保持良好的聯系。自我調整,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因此,大學生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實現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發展社會人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也為他們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外活動的機會。大學生應該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愛好,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保持身心健康。只有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物質的享受。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豐富和激活人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四,尋求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的幫助,獲取心理咨詢知識。必要時,大學生求助於有經驗的心理咨詢師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士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立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他們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且能受益終生。大學生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再加上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具備可靠的成才內在條件。優秀的心理素質對提高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覺得這門課讓我受益匪淺,對我以後的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