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學的研究視角
健康心理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它主張運用心理學和健康促進來維護和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們適應和改造社會生活的能力。那麽健康心理學有哪些研究視角呢?
第壹,從?自然死亡?到達?非自然死亡?
死者中絕大多數是老年人,因此以此為基礎的醫療保健政策的制定就集中在如何減少老年人的死亡和治療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上,這顯然不利於預防年輕人的死亡。馬克?拉蘭德提出了非正常死亡的概念——70歲前死亡。拉蘭德認為,減少非正常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關註影響疾病的心理和社會學因素,而不是生物學因素,並根據這壹思想制定各種預防疾病的措施。
意義:關註非正常死亡突出了心理和社會因素,其特點是生活方式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制定以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保健政策,特別是防止年輕人死亡。
第二,從?待遇?到達?預防?從哪裏?疾病?到達?健康?
生物醫學追求治療效果,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但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發現率的提高,而不是治療方法的進步。此外,在過去,死亡率比發病率更受重視。雖然醫學降低了許多致命因素對死亡率的影響,但致命因素仍然存在,並對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只有盡可能地維護人的健康,讓個人遠離慢性病的負擔和壓力,才能提高生活質量。
Gerald Caplan定義了三個層次的預防:初級預防(防患於未然,通過培養分享習慣來預防疾病);二級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三級預防(限制癥狀的嚴重程度,縮短病程,防止復發以減少疾病的殘余影響)。
意義:早期預防和幹預有助於延緩疾病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但在實踐中,三級預防仍然是最常見的形式。
阻礙預防的因素:主觀方面(認識上的盲點和誤區;情緒防禦性(逃避就醫)、低效能感和無助感;行為旅程、功利主義和惰性)、客觀方面(醫療體系不完善;社會群體利益被遏制;公眾意識和公共設施的缺乏)。
預防需要借助生物醫學識別健康的高危因素,開發技術實現預防和免疫。但是,心理、社會和行為因素的作用似乎更為突出。健康心理學特別關註人的認知、體驗和行為在維持、促進和預防方面的意義,發展了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等新概念和新方法。
從關註疾病轉向關註健康是健康心理學的另壹個突出特點,也是與醫學其他相關分支最重要的區別。
第三,從?生理因素?到達?生理心理社會因素?
患者的角色有三個屬性:疾病(疾病器官功能和定性病變的客觀癥狀和體征);疾病(疾病的主觀心理不適);患者(患病難以履行社會責任)。生物醫學只註重第壹層次,限制了疾病診療的禪師和思維,導致操作不人道,醫患關系緊張。
BSP(生物-心理-社會)模型的恩格爾預示著醫學領域開始將註意力從疾病轉向病人。它是系統論和整體觀相結合的醫學模式,既考慮了人的生理機制,又考慮了人形成的內部環境和人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包括社會因素和社會制度:醫療衛生保健制度)。
意義:提高健康水平(不再只是身體方面);改變了醫患關系(人本主義);加深對疾病的認識(考慮身心相互作用);擴展了治療方法(身心治療)。另外,針對健康人群的BSP建議,要從生物、心理、社會的角度去理解和改善健康。
BSP引入系統理論和層次,改變任何壹個層次都會引起其他所有層次的變化。BSP的發展——整體健康模式——健康服務的新範式:壹場重新獲得人道醫療和尊重整個個體的全面運動;疾病是綜合素質差、不良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表現;強調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息息相關,個人有道德、有涵養,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三個特點:(強調心理事件和個人價值體系的重要性,重新認識責任對個人的價值,重新認識人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第四,終身發展觀
人的壹生健康都在不斷變化,與健康相關的重要因素也在變化,預防目標和幹預重點也有所不同。不同年齡的疾病譜和死亡譜不同;對同壹疾病的耐受力和恢復力不同;幹預的重點不同(不同年齡個體的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也影響其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