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互聯網加醫療服務快速發展?
1.依托醫療衛生機構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允許醫療衛生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的基礎上,在保證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允許執業醫師對壹些常見病、慢性病進行網上復診,在掌握患者病歷後,對壹些常見病、慢性病進行網上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和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建設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和健康管理服務,構建覆蓋醫療服務全流程的線上線下新模式。公立醫院要先行先試,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民營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建設。2018在部分公立醫院開展互聯網加醫療服務試點,探索建立互聯網醫院管理標準體系。2019互聯網醫院管理標準體系建設全面啟動。2020年,全市所有三級醫院將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2.醫療聯合體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快實現醫療資源溝通、信息交換和高效業務協同,便利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促進醫療聯合體內醫療衛生機構間檢查結果的實時接入和互認共享。各醫聯體內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向基層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心電圖、遠程影像、遠程超聲等服務,各區縣醫院開展遠程醫療服務並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完善責權利機制,推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構建合理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2019以醫療聯合體為基礎建設區域遠程醫療中心,輻射本區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基本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爭取建立國家多模態醫學影像分中心。
(二)努力完善“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
1.依托國家衛生信息平臺,加快疾病預防控制、婦幼健康服務等公共衛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整合全生命周期醫療衛生服務信息,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網上查詢和規範使用。以高血壓、糖尿病為重點,加強老年人慢性病在線服務管理。以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兒童為重點,整合現有預防接種信息平臺,優化預防接種服務。鼓勵使用可穿戴設備獲取生命體征數據,為孕婦提供健康監測和管理。加強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的信息管理、隨訪評估和分類幹預。2018初步形成基本的個人健康信息標準和規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逐步向社會開放。2019建成全市疾病預防控制業務信息系統和婦幼保健服務信息系統。2020年,完善個人健康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個人健康信息壹體化應用。
2.按照全市政務信息資源統壹部署,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數據資源開放機制,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互聯網公司開展科學研究和便民服務合作,整合區域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加強疾病流行趨勢預測和智能監測,開展全市疾病預測系統試點,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事件應對能力。2018發布了《全市衛生系統醫療健康數據資源管理辦法》,發布了傳染病預測和慢性病篩查模型。
(3)優化推廣“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1.依托全市統壹號源池,推進家庭醫生簽約轉診預約應用,方便簽約群眾掛號就醫和轉診。2019年,依托國家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能信息平臺,促進平臺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系統、醫療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合作,突出重點人群,為公眾提供健康咨詢、預約轉診、慢病隨訪、健康管理、延伸處方等個性化、多樣化的線上線下簽約服務。2020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能信息平臺全面推廣應用。
2.建立家庭醫生在線考核激勵機制。提高家庭醫生在線服務能力,擴大在線服務覆蓋面,提高簽約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人民群眾對家庭醫生的信任度。2019實現家庭醫生在線統計監測。2020年,基本實現家庭醫生在線簽約服務全覆蓋,監測結果作為家庭醫生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四)* * *構建* *享受“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體系。
1.常見病、慢性病網上處方經藥師審核後,醫療衛生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配送。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和運營藥學服務平臺,提供電子處方點評、合理用藥咨詢和藥品銷售配送等服務,促進醫療衛生機構處方信息和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和實時共享,推動藥品網上銷售和醫藥物流配送規範化發展。2019探索建立電子處方信息共享和流通機制,零售藥店試行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2020年,實行以電子處方流通為基礎的網上藥品銷售配送新模式。
2.依托國家衛生信息平臺,加強基於互聯網的短缺藥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應協同應用,建立短缺藥品實時監測預警和分級響應制度,建立健全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2020年實現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和* * *利用信息資源進行藥品短缺監測預警。
(五)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服務建設。
1.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服務,促進醫療保障相關信息和數據的享有,加強醫保、商業保險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逐步拓展網上支付結算功能;支持建設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人群扶貧醫療救助信息化結算平臺,提高醫療救助便利性,推進“壹站式”結算。2019年推進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人群醫療費用“壹站式”結算,探索醫保網上服務應用。2020年,擴大醫保網上服務應用,繼續推進“壹站式”結算。
2.擴大聯網定點醫療衛生機構範圍,逐步將更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醫保跨省異地直接結算。* * *享受患者就診、醫保基金結算渠道等信息,實現患者自費支付、醫保報銷便捷化。2019進壹步擴大聯網定點醫療衛生機構範圍。
3.推進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信息系統,進壹步規範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2020年,進壹步優化完善智能監管系統。
(六)積極推進“互聯網+”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
1.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醫學教育培訓體系,打造在線精品課程,重點開展基層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在線互動教育培訓,加強疑難雜癥和重大疾病病例討論交流,提升專業素質。2019啟動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雲平臺建設。2020年,在線醫學教育培訓體系將進壹步完善。
2.實施“繼續醫學教育+適宜技術推廣”行動,圍繞健康扶貧需求,依托遠程醫療中心,在偏遠貧困地區重點開展遠程教學查房、遠程教學等活動,推廣實用適宜技術。2020年,適宜醫療技術通過遠程教育覆蓋全市所有貧困地區。
3.依托“健康12320”、“科普文化雲”等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為公眾提供個人健康信息服務,通過動態關聯電子健康檔案實現精準健康科普知識宣傳和個性化教育咨詢服務,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促進自我健康管理,提升個人健康素養。2019年開始建設網絡健康科普平臺,完善“健康12320”“科普文化雲”等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功能,開展個性化健康信息推送和健康教育。
(七)全面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智能化應用。
1.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國有企業等。,組建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和研究院,推進大數據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突破關鍵技術,推廣示範應用項目。以醫療健康行業應用為導向,建設醫療健康大數據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醫療健康領域智能產業快速發展。推進虛擬現實、智能語音和圖像識別技術在多種醫療衛生場景中的應用,發展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臨床機器人、生物三維打印系統、移動可穿戴設備等智能醫療設備,拓展移動護理、生命體征監測、病理分型、多學科會診等智能設備應用,提升全市醫療衛生裝備研發水平和制造能力。2020年,繼續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和研究院建設,推進醫療健康數據智能創新生態圈和產業生態圈建設。
2.完善全市醫療衛生數據采集機制,加快實施標準化采集、標準化共享、自動化處理和智能化應用。構建多元化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服務平臺,推動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依托市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建立疾病診療智能決策支持服務系統,加強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系統和精準醫療服務應用,提升疑難雜癥診療水平,提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質量。2019,持續建設基於電子病歷資源庫的臨床輔助診療系統。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臨床輔助決策系統、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系統、智能醫療設備將在醫療衛生機構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