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級心理咨詢的原則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很重要的壹條就是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經逐漸認識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並進行了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班級心理咨詢是近年來我國學校心理咨詢師創造的壹種範式,在現階段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就中小學心理咨詢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淺見。意在招玉,望方家指正。
壹般來說,中小學心理咨詢應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活動原理。活動是區別於其他課程的重要特征。班級心理咨詢提倡創設問題情境、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小調查、小測驗等形式的咨詢;班級心理輔導的活動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班級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要求體現目標,圍繞主題;在組織和指導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學時間明顯少於其他科目,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更高:在活動前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應該在活動中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在活動結束時,做壹個總結或幫助學生自己總結。
(2)系統性原則。班級心理咨詢課程是基於現代心理學理論的幹預活動。其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心理健康知識,而是讓學生心理健康。所以,教師在設計輔導活動時,首先要註意如何通過簡單的活動,把深刻的心理學理論表達出來,讓學生理解,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時,以科學的態度,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系統地、有步驟地設置活動方案。
比如,從人的發展來看,青春期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學習人際交往技能、形成人格的關鍵時期,也是表現其獨立性和明顯反抗意識的特殊時期。這個時候,雖然中國有很多老話可以用來教育他們,比如?不努力,老板會難過?諸如此類,卻未必能讓他們真正意識到青春期對壹個人壹生的重要意義,明白生命短暫的深刻含義。所以,我們不妨在教學設計中量化人的生活。通過直觀的量化,讓學生體驗轉瞬即逝的青春期,理解把握人生關鍵期的重要性。
(3)開放性原則。班級心理輔導要讓學生敞開心扉,表達真情實感。只有這樣,輔導才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這就要求班級心理輔導課必須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在操作上,整個過程的組織形式和模式要開放,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必須開放。教師在澄清不必要的價值時,要善於運用延遲評價和模糊評價,給學生表達真實感受的機會。同時,要適當防止學生過度自我暴露,保護學生隱私,避免他人心理傷害。
(4)鼓勵原則。班級心理輔導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敞開心扉,敢於暴露觀點。無論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教師都不應該對學生的觀點給予任何評價。
(5)參與性原則。班級心理輔導的目標是所有的參與者都積極地改變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求輔導員給每壹個學生平等的參與活動的機會。我們不應該忽視那些內向和害羞的學生,而是鼓勵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或在練習中發揮適當的作用;對於那些特別積極表達自己的同學,我們不要生硬地打斷他們,而是要向他們說清楚,每個人參加的活動都是成功的活動,鼓勵他們為別人提供表達自己的機會。事實上,讓不同的學生學會積極、平等地參與課程的活動,本身就是對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的訓練。
(6)體驗原則。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心理需求,運用多種方法設置有助於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激發學生探索欲望、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通過環境體驗和事件體驗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與學生發展相關的問題情境。
教師可以利用語言、教具、座位形式、教學方法等載體來達到設置教學情境的目的。比如讓學生用左手寫字,可以體驗挫敗感;讓學生左手畫圓,右手畫正方形,認識到專心學習做事的重要性;讓幾個男生每人只用兩個手指舉起壹個很重的同學,體會到集體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7)靈活性原則。為了使枯燥的理論能夠被接受,在活動設計中,教師要註意活動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形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自我教育的樂趣;教師要靈活把握課堂活動的活動度,根據實際上課情況和突發事件調整活動內容。比如壹場體育比賽後,當學生為自己班級沒有拿到理想名次而苦惱時,可以及時進行挫折教育;面臨學科課程考試時,及時指導學習方法等等。
(8)安全性原則。為了讓學生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經歷、困惑、煩惱和體驗,班級心理輔導必須營造壹個安全的心理環境,保證每壹個學生在集體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不受諷刺、嘲笑、挖苦和蔑視等顧忌和可能。要求老師與學生平等交流,與學生做朋友。老師和學生不是上下級,而是平等的朋友。這是上好心理學課的關鍵。因此,在課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言行和人格,教師要註意在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
(9)生活原則。班級心理輔導雖然也是壹種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但它非常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地位,沒有學生現實生活的強制灌輸,無法達到目的。首先,課程的整體安排,在保持壹定系統性的同時,要強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即使改變了原有的課程計劃)。比如學生在這節課上遇到交通事故,要盡快安排好關於情緒疏導的課程內容,引入如何在安全中保護自己的討論。其次,在講課材料中,要盡可能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事例。從學生熟悉的人和事入手,最能激發興趣;學生通過討論自己的實際經歷最容易理解。所以輔導員觀察和接觸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課後和家裏)是非常重要的。最後,在課程中,要註意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表達自己的實際經歷和觀點。這時,輔導員的角色不僅僅是壹個傳道者,而是壹個傾聽者和對話者。
(10)全員原則。充分參與是班級心理活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則之壹。要真正實現課堂活動,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意識地做好特殊準備,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體現每個人的主體地位。建立學生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良好的自我評價機制,從而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自尊心。集體是大家的集體。沒有全體員工的參與,就沒有集體的誠信。為了讓全班同學都意識到他在群體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可以設計這樣壹個遊戲活動。就是在拼圖的後面寫上全班同學的名字,大家齊心協力做出壹個完整的圖像。然後,隨機抽壹張,叫出學生的名字,讓學生認識到缺少某個人會讓集體不完整,產生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