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運動與健康的精彩演講
通過新課程教學改革專題培訓了解新課程改革:
1,新課程標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教學從學生的發展和需要出發。根據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學習是壹個經驗重組和重新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自主學習者。學生來到學校,不應該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該主動地建構知識。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和才能得以發揮,情感得以陶冶,個性得以發展。
2.樹立“健康第壹”的思想,體現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目標。
3.教學方法要求創新、開放、自由化,註重培養學生興趣,采用探究式教學和情境式教學,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4.改革評價制度,改變評價的篩選和選拔功能,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師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5.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探索學生喜歡的、符合本地區、本學校和教師自身特點的教學內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的集體行為,即在學校校長的統壹領導下,根據校本課程開發計劃進行開發,而不是教師的個人行為。
6.課程是體驗。課程不只是現成的教科書,而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是師生互動產生的經驗。課程不僅包括知識,還包括學習者占有和獲得知識的主要活動過程。課程知識是在活躍的社會互動中建構和生成的。
7.課本就是例子。過去我們總是把教材看作是學科知識體系的濃縮和再現,教材是學科知識的載體。這種教科書觀的本質是“教科書即知識”。因此,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必須是結論性的,* * *知識或某壹領域公認的原理、規則、定理,排除有爭議的問題,不給學生發揮和討論的余地。這種遠離生活情境的“學科中心”或“學術中心”的教材觀,與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基本理論相去甚遠。隨著新課程的發展,教材的概念轉向了“示範”,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和人格建構的範例,而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喚起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分析和理解以及意義的反思、批判和建構。
二、練習過程。
1,了解學生。大壹新生入學後,要從介紹老師希望達到的目標入手,和學生壹起制定課堂規則,然後進行教學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育基礎,最後確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計劃。根據對學生的調查和《體育與健康三級標準》,確定學年和學期的教學目標。比如球類教學,籃球、足球教學計劃會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條件、學生興趣等因素,在第壹學期完成基本的技術教學,達到三級的要求:基本掌握壹到兩項球類運動的技戰術。今後的教學將以鞏固和提高為主。
3.初步確定評估方案。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比如體育理論調查:學生自己命題,自己寫答案,填寫自評,老師打分。
4.努力適應新學校的教學要求。新教師、新學校、新學生要按照新課程的要求盡快適應新環境,探索學生喜歡的課堂形式。這學期大概花了10節課。教完新的廣播操,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運動能力。我發現男生比較喜歡球類運動,女生對球類運動不感興趣,但是喜歡老師組織遊戲活動。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效果明顯。
第三,新課程實踐後的壹些體會。
“課堂”的概念變了。
1,課堂不是老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舞臺。過去我們常常把教師的課堂行為比作舞臺表演藝術,把課堂當成教師表演的舞臺,認為教師只需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實表演可以是非互動的,非交流的,教學必須借助交流來進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中,學生獲得的知識才能“內化”,成長的能力才能“真實”,培養的情感才能“真實”。從這個角度來說,衡量壹堂課的標準不僅僅是老師的行為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學生交流互動的程度和水平。交流互動的方式和成果。
2.課堂不是培養學生的地方,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地方。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作課堂上的主要行為,這是我們課堂上的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實踐,更需要興趣。獲取知識的方式有兩種:壹種是知識去找學生,壹種是學生去找知識。前者是在對知識進行精心“加工”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再現知識,以單位時間內傳授知識為主。後者是在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知識,使學生最終成為知識的擁有者。
3.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探索知識的地方。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技能,形成不斷求知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是時代發展的期望。我們體育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也是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4.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地方,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地方。課堂場景極其復雜。從不同的角度看,課堂呈現出不同的場景,課堂永遠處於變化的狀態。要求教師根據變化的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把學生放在出發點和核心位置。只有因學生而動,因情境而動,課堂才能生動活潑。
教學內容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和教材時更加靈活,根據學生的需要開展教學。
評價方式的改革:評價職能從註重篩選和選拔向鼓勵和反饋調整轉變。新課程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自我模式評價與規範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進步。通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意識得到了明顯提高。
體育與身體健康相關。提出了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和五個領域的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得越來越細,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註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要註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專項技能,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堂上註重學生興趣,學生學習表現積極認真,學習效果良好。
課堂上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情況更加生動。現在的課堂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們經常討論、評價、交流,讓大家共同提高。老師多是鼓勵性語言,學習內容廣泛,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比以前更高。
加強引導。新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獨立發言和行動,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在此過程中註意引導。為了防止這種情況,老師非常註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同學之間的言行傷害了另壹個學生的自信心,應該及時糾正。
老師應該嘗試更多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要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或者為學生提供自己喜歡的練習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體育教師要從教練型向陪練型轉變。
第四,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問題:
1,提高體育教師素質的問題,壹方面是學習態度,壹方面是學習時間。
2.可供借鑒的實踐經驗很少。因為是新生事物,現有的教材和方法很少,很多老師都有這個疑問:新課程到底應該怎麽教?但從另壹個角度來說,對我們每壹個老師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在探索和嘗試中形成的做法和理念,就是課程改革的經驗和成果。
3.以人為本,鼓勵和表揚在這種氛圍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很多優點,同時也難免缺乏挫敗感,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甚至極端謙虛。利用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任重道遠。
4.由於教學內容選擇面廣,評價方式靈活,方便了體育教師偷懶。如何規範教師教學?
5.生成新課程的問題。如何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生、學校的實際來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我校的校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