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景觀設計論文8000字+65438字+0000字+評論。
現代水景居住區自20世紀90年代在歐美流行以來,這波流行很快影響到中國,並蔓延到廣州、深圳、上海、北京和內陸省份。近年來,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建築密度高,環境汙染嚴重,城市居民更加渴望接觸簡單、自然、友好、美麗的湖泊和水域,朝夕相處。因此,居住區的水景設計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事實上,深圳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山湖資源、濕熱的氣候和發達的經濟,為水環境的設計和建設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設計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壹,水的景觀特征
水景住區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情趣,無疑是由於水本身的特性。
流動性:地球的引力使水從高到低不斷流動,這種位移的變化使水處於不斷的循環運動中,充分體現了水柔軟活潑的特點。但瀑布、海浪、激流、泉水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狀態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聽感受。此外,風的季節因素也有助於水的流動。平靜的湖面上,“風吹皺壹池春水”,詩意盎然。
倒影和倒影:水的倒影可以增加景深,擴大場景,產生虛實對比的畫面。陽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綠、晴空與建築交織變幻,視野開合;倒影,逆光,倒影,波光粼粼,流光溢彩,讓建築環境如畫。
可塑性:水是壹種連續的物質,看不見,是陰性的,沒有固定的形狀,但可以通過容器或噴嘴塑造成多種形態。宋代畫家郭曾在《林誌》中說:“水是活物,其形欲靜、順、汪洋、肥、湧……”,它非常詳細地描述了水的各種形態。
聲音和顏色特征:水沒有自己的聲音。水的聲音是由基底的差異和上部剩余空氣量決定的。涓涓細流發出的悅耳水聲,瀑布和海浪的轟鳴聲,都有利於營造壹種空靈超脫的意境;水雖然沒有顏色,是透明的液體,但自然界的浮遊生物和光的藍色反射賦予了它豐富的色彩;周圍環境的顏色映射也使得水面隨著場景的顏色而變化。
二、水景的開發利用
親水是人的天性。水體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創造出富有詩意的景觀效果,還可以利用壹定的手段來拓展空間,延伸和引導空間,利用設計師的創意使景觀環境內容多樣化,從而激活空間,營造情意。
空間的拓展:大型平面空間在環境空間中具有壹定的控制和空間拓展功能。壹方面,水虛無的形式弱化了空間邊界,延伸了空間範圍,有助於空間的拓展;另壹方面,水中的倒影不僅給水面帶來了光波的動態,還在水面上營造了壹個虛擬的空間,產生了開闊而深遠的感覺。
空間的延伸與引導:小尺度的水面或點狀水景在環境中起作用,構成空間的視覺焦點,從而起到引導作用,其布局更為靈活;而且這種水景不同於大面積的水面,更容易與人直接進行水上遊泳活動,既增強了對景觀的參與性和趣味性,又滿足了人的親水心理。
空間層次:水景作為視覺對象,具有豐富的視覺層次。其多樣的形式和可塑性,可以靈活地組織成各種點、線、面水景,通過不同的疊加方式形成立體空間;以及利用周圍環境、建築遮擋、分割、豐富空間,起到點景、對面景、背景的作用,獲得豐富的空間層次。
三、案例分析(深圳華僑城波托菲諾二期純濱水景觀設計)
深圳華僑城波托菲諾二期純凈濱水是深圳現代居住區水環境設計的成功範例之壹。
項目占地8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54.38+0.08萬平方米。純凈水銀行二期位於波托菲諾腹地,地勢起伏。7萬平方米的天然湖泊雁棲湖穿境而過,對面是郁郁蔥蔥的荔枝林和高爾夫球場,北側是已建成的天鵝堡壹期,西側是主題公園歡樂谷。該地區空氣清新,含氧量高,原始環境條件得天獨厚。
設計理念:
設計以意大利海濱小鎮波托菲諾為背景,融合了西方古建築和現代社區的特點。根據原始的自然特征,本著盡量減少人工對原創的幹擾的原則,營造壹個以水為媒介的主題濱水居住區——享受自然,回歸質樸。
水景設計:
設計在充分了解基地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遵循發展的規劃理念,註重水景、硬質鋪裝、植物等景觀元素的運用。通過不同的水景處理方式,既表達了東方人“天人合壹”的觀點,又體現了有趣的西方“維護”理念的特點。
入口廣場線性水景:住宅區中部設計了壹條輕松醉人的景觀軸線:入口廣場-休閑步行街-聖菲諾鐘樓-濱水廣場和碼頭,在構圖上體現了純正的意大利廣場布局和建築裝飾風格。入口下臺階,沿著緩緩下降的休閑步行商業街,壹縷水龍匯聚在廣場中央,黑色的石頭錯落有致地漂浮在水面上,細雨落下,濺起壹圈圈漣漪,這是整個居住區的重點和精髓;盡頭高大的鐘樓向壹側傾斜,形成整個景觀軸線的高度控制,與遠端開闊的湖面形成鮮明對比。壹方面尊重其自然風光;另壹方面,結合建築形態,對水面輪廓進行部分梳理和改造,部分加寬和挖入,梳理出相鄰的水界面。這樣既增加了湖岸線的總長度,又增加了水面的空間節奏,驅散了兩岸堅硬的景觀材料;湖岸由疊石砌成,被各種自然植被覆蓋,充滿野趣。水面上根據高低差設計了兩個疊放的瀑布,讓鏡面般的湖面增添了無限動感;湖邊自然延伸至聯排別墅的四組水庭、會所、泳池,沿著湖邊或小林蔭碼頭,以緩坡的形式將入口廣場緩緩淹沒入湖深處,長長的木棧道沿著湖岸延伸至水面...湖、建築、植物融為壹體。
點幾何水景:除了以上較大的水景外,還有分布在居住區建築群體中的點幾何水景。這些水景或為花崗巖雕刻的吐水面,或為弧形水臺形成的瀑布,或為圖案精美的圓形銅水碗與八角池組合排列在各軸線的交匯處,甚至與雁棲湖融為壹體,形成中央視覺焦點。
水景與人工元素的和諧處理;
人是親水的,喜歡與水保持密切接觸,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感受它的氣味、霧氣和濕潤。設計中,在寬5米的木棧道上設置了木凳和木平臺底座,可用於休息,讓人可以長時間親近湖水,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濱水廣場延伸入湖中緩坡,青石板鵝卵石鋪成的靠泊碼頭,既強化了港灣效應,又讓人與水產品有了直接接觸;湖邊步道用方磚鋪成,水邊還設置了休閑咖啡攤。走在湖邊,湖水的靜謐和智慧令人嘆為觀止;遙望欄桿,遼闊的水面向遠方延伸;極綠蔥郁,清凈心靈;街上供應茶,舒雅是愉快和輕快的。
為了渲染地中海風情,使水面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設計中要註意人工元素的選擇和色彩的搭配。地板主要由板巖、鵝卵石、啞光花崗巖和砂巖構成,池底由小塊花崗巖和鵝卵石構成。欄桿、燈柱、花盆和其他附件大多由鑄鐵、原木和粘土等原始材料制成。為了在色彩上表現溫暖的海邊氛圍,使用了壹些強烈的對比色,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遠遠看去呈現出油畫般的效果。
建築的布局和設計也充分考慮了水景的引入。布局采用“中間低外圍高”的形式。排屋和低層公共建築布置在湖邊,減少對湖面的壓迫。基地北側布置樓層較高的居民樓,既能欣賞湖景又不影響湖景,同時外圍成為小區中心的屏風。在濱水廣場轉角處布置弧形建築組合,實現視線通透;群體間采用“Z”形建築拼接技術,形成相對完整、友好的內部空間。
外立面上,聯排別墅面積較小,以小四坡頂形式為主,造型豐富多彩,提供了良好的湖界景觀效果。由於其相對較大的體積,多層住宅結合了壹些現代設計元素,同時保持了坡頂的形式。色調以明黃色為主,線條簡潔明快,立面非常簡潔整潔,門窗、陽臺等古典元素細節豐富。戶型設計以湖為主要景觀元素,強調舒適性和景觀性。270°超寬雙層觀景陽臺,讓溫柔靜謐的湖面成為日常家居景觀。
四。結論
壹般來說,水景的設計要註重美感的營造。在保證環境健康發展的前提下,註重水景的開發利用,控制尺度,在有限的資源下建立優美的自然環境和開放空間,加強鄰裏交往,營造詩意、如畫、深情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