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
判斷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如下:
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個原則是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壹性、人格的相對穩定性。
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個原則;
1.心理活動內部協調原理。知、情、意、行的和諧,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總體表現。壹個人的心理過程在內心體驗和環境的壹致性上是壹致的。如果他在笑的時候笑,他在哭的時候哭。他的兒子在婚禮上喜氣洋洋,去世的親人在葬禮上痛哭流涕。這就是情感和環境的和諧。有病則是變態和有病,就是該哭的不哭,該笑的不笑。
2.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統壹的原則。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無論其形式和內容如何,都應該與客觀環境相壹致,即認同。只要人的心理或行為失去了對外界的認同,就很難被理解。
3.人格相對穩定原則。每個人都會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這種人格特質形成後是比較穩定的,在沒有重大外部變化的情況下,壹般不容易改變。
心理異常的原因:
遺傳。心理障礙壹般是由遺傳引起的。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內向型,那麽孩子遺傳父母心理障礙的可能性在80%以上,所以家族遺傳史是導致心理障礙最明顯的原因。
2.生活環境。很多人的生活環境比較壓抑,或者有些孩子家庭教育比較嚴格,甚至父母會使用暴力,所以如果在這種生活環境下長大,很可能會導致心理障礙。
3.精神壓力。可能是壹個人的性格,性格缺陷,主要是患者性格內向,敏感多疑或強勢,完美主義,挑剔或偏激,容易走入死胡同等。如果性格有問題,就容易出現各種精神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