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生思想有哪些?
1,從而成為神仙或者真人。神仙或真人的概念是從古代方仙道那裏繼承來的。其特點在於希望通過壹定的修煉,使人的精神和肉體得到轉化,潛移默化,見多識廣,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甚至在天地毀滅的大災難來臨的時候,仍然能夠維持生命的存在。永生是與道的統壹,所以它是被信仰的道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連接點。成仙理想是道教教義的核心之壹,養生是成仙理論和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同時,不朽還在於形神兼備的追求,即形神的永久結合。雖然結合的方式,即妙形妙神的具體內涵,在歷代道家的理解中有所變化,但這也是道教與佛教等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南朝道教理論家陶弘景簡要闡述了道教與佛教的主要區別。在他看來,仙家與佛教在性質(方面)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形神關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上。“所有質量都像結,但形式和精神壹樣。形神合壹,人就是物;如果形神分離,就是靈和鬼。其不離不合,佛教所取,亦離亦合,仙道依之。今天如何做到這壹點?仙人極精,變化感也在情理之中。.....冒充神仙者,以藥石煉形,以靈雕神,以慈修其質,以慈解其糾葛。所有的方法都是無障礙的,沒有障礙。他們要在壹起,就騎雲騎龍。如果他們想離開,他們會解散他們的品質。如果他們不離開,他們要麽生存,要麽死亡。於是各走各的路,教了又教,漸漸的就沒完沒了了。畢竟他死了。”
形神合壹,或者說解脫,他說的是神仙家庭的根本特征,和不求形神合壹的佛教大相徑庭。因此,著名學者唐永通先生認為:“陶弘景在宗教理論上澄清佛道之別,似乎十分重要。”
因此,神仙學說是道教教義和基本特征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標誌。從這個角度來看,神仙理論中所包含的養生思想,是道家特色的表現。
道教以長生不老為終極追求。長期以來,道家壹直在尋找長生不老、長生不老的方法。道教文獻中大量的養生著作和道教養生方法都是他們刻苦研究和不斷實踐的結果。這充分顯示了道教熱愛生命、渴望永生的熱情和探索精神。
所謂道教養生觀,是道教對人的生命、人與自然的關系、神與自然的關系等壹系列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也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基礎。實際上,道教養生思想是道教思想和哲學的主體和特色。
關註人與生命——道家養生思想的出發點
“重視人,重視生命”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道教既然以長生不老為終極追求,就必然要判斷人的生命價值,回答現實生活的意義等壹系列重要問題。
早期道教繼承了先秦以來“重人、重命”的傳統思想,並以此為要義之壹。道教是世界上最註重世俗生活存在的宗教。在道家看來,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任務和最大的目標就是努力保存和發展自己的生命。道教的核心是道,所謂道就是人通過修行得到的成仙之道。那些已經達到道的人可以回到他們最初的狀態,他們與自然的道融為壹體,永遠不變。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天地之性,二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要熱愛自己的生活。“人是最好的,想樂而渴,後來就能做到。”基於這樣的認識,修身養性,健康長壽,自然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說:“天地之大,與生俱來。人生,好事也;重的是道家的秘密,無非是長生不老。”因為道教把長生不老作為信仰的核心,道教把身體的維持和延續放在壹個非常高的價值尺度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成鎮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為命,命之所貴為道。所以,醫護人員要小心,不要迷失方向;對於道,要註意不要丟了性命,這樣道和命在壹起,命和道互相保障。兩者不分離,然後妳就永生了。講久了,就得到道的品質。”人只要得道,就能“得永恒之形”,成為不朽之神。在道家養生家看來,想要長生不老,長生不老,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生活,註意自己的鍛煉和保養。所以早期道教養生家提出了重生強身,樂生厭死的思想。
至於如何長壽,《太平經》提出了“自愛自養”的思想。所謂“長命百歲的人,要懂得自愛自愛,這樣才能養活自己,但沒有壞處。”也就是說,只有通過自我保健和鍛煉,才能長生不老。根據道教的基本教義,生在世上是壹種快樂,死是壹種痛苦。所以鼓勵人至少要爭取自己最好的年華,最好是長生不老。這是壹種不同於其他宗教的獨特的積極的養生觀。《太平經》說:“人之命在妳附近。敲著心門喊著上天是什麽?如果妳不知道妳是誰,妳會知道誰?不愛自己該想念誰?不怪自己又怪誰呢?反思此說,鬼神無咎。”東晉道士葛洪說:“夫耕自然,晨在人。故達其淺者,能服萬物;得到最深的人才能長壽。知道了醫學的長生不老,就拿它來求長生不老。知龜鶴之壽,導其增年有效。”綜上所述,道家的上述觀點和主張反映了這樣壹個主題,即以人類的能動性去探索和實現人類的健康長壽,通過各種實踐方法去獲得人類把握自身生命的途徑。因此,重視人、重視生命的觀念是道教養生的重要特征之壹。
元氣論——道家養生觀的基礎
道家養生的基礎是元氣論。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哲學、醫學、養生等自然科學的思想理論基礎。道教在養生思想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元氣學說,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古代氣功、服食、房間的練習方法和理論體系。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認為,氣可分為天氣、地方之氣和中性之氣,三氣“合而為壹”“相生相克”,供養眾生。人是天地和合的產物,要想長生不老,就要修根,以氣的修煉為主要手段來達到這個目的。“然而天地之道,可長可長,以其養氣而生生不息。故天道以氣為吉兇,萬物如是。如果沒有氣,最終會死。要窮,就當玄奘與齊,如天道,可以安詳而死。”魏晉隋唐以來,道教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元氣學說,通過元氣學說統壹了宇宙生成論、人的生命生成論和養生論,其目的是論證“道在於養生”的宗旨和養生重在養氣煉氣的理論。活力是人的生命之源,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本。養生是以滋養元氣為基礎的。所以道教養生,無論是導氣、服藥餌、室內補導還是日常衛生,目的都是為了煉養氣機,充實人體元氣,振奮精神,最終達到健康長壽。由此可見,道教養生之所以在世界同類文化中獨樹壹幟,在基本思想、理論和方法上自成體系,是因為它以元氣論為理論基礎。不學習和理解元氣學說,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實踐道教養生文化和方法技術。更重要的是,煉氣養氣是長壽養生的第壹步,也是修仙的前提。
人與自然的和諧——養生中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壹種理論模式
道教養生思想的另壹個顯著特點是把人們的養生實踐放在壹個宏觀的環境中去考察和理解。天人觀是道家養生思想的另壹個重要觀點,它以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壹”理論為核心,反映了道家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這壹認識的意義在於它直接影響了道教養生理論和實踐模式的形成和發展。
道家養生思想中的天人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壹,認為人體內部環境系統與外部自然環境系統是壹致的,它們具有相同的生成、變化和盛衰規律。這是對《黃帝內經》所代表的天人合壹理論的繼承。《黃帝內經》說:“人生而有天地之靈,四時之法而成。”他又說:“夫人生於地,命懸於天。天地和合,她的命叫人。人能應付四季,天地為父母;無所不知的人被稱為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段;天氣忽冷忽熱,人亦假亦真。能轉化天地陰陽,不輸四季者,知十二經者,不可欺聖人也。”10《太平經》指出:“人如天地,四時五行六水八方齊頭並進,壹喜壹悲,自身無解。”所以要做好準備,存好吉兇之源,久久不忘危,不忘死,不忘亂。"
道教養生很講究按季節、按時間來練,在室內進行養生保健也很講究季節、時間;日常保健更是如此。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道家的天人觀。
第二,人體和宇宙的結構是壹樣的。不僅人體器官的結構與宇宙的結構相對應,而且天人結構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的符號系統巧妙地組合成壹個同構的系統。宇宙是放大的人體,人體是縮小的宇宙。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次運用陰陽五行八卦理論闡述了這壹觀點。他以黃老學說為指導,以《周易》卦爻辭為理論框架,內外煉丹相結合的方法,尋求“養心填精,調理道德,調精強筋骨,祛邪存正,日積月累,化為神仙”的養生功效11。魏伯陽發展了《周易》天人合壹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的寧靜思想和自己的內外煉丹經驗,建立了融天道變化與人體健康、煉外煉丹與煉內丹於壹體的養生理論與實踐體系。它的目的和作用是掌握人體與天道自然* * *同變的規律,通過改變世界、日月、陰陽的消長來從事養生修煉,使人體的精氣在“持元守壹”的思想下上下運行,從而促進人類生命系統的完善和發展。《易經·神通器》所開創的內蘊思想,對唐末五代、宋元時期流行於世的道家養生思想中的天人合壹模式產生了非常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宋代道教養生家顏瑜說:“觀天之道,即行天遊。所以利用天象的進退和陰陽的屈伸,定為火,法示人。蓋天地如鼎,日月為藥。日月穿梭於天地之間,來來去去,就是溫度也在等待。如果人能做到這壹點,就可以要求所有的屍體,就可以默默等待火勢的進退。”(《周·戲》)12
菜譜的培育——養生的技術體系和創新理念
前面我們指出了道家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前提、基礎和思維方式。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壹套旨在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法。這是壹個實用的技術體系,代表和反映了道士對養生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並成功地轉化為養生實踐。
道教養生觀的特點是積極進取。《西遊記》中說:“我的生命屬於我,不屬於天地”13這種精神貫穿於道教養生發展的全過程。其內在本質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生命本身的生命得到極大的延伸和發展,從而獲得生命的超越和自由。這種思想使道教養生不斷獲得生命的源泉和動力,並推動其不斷發展。陶弘景《養性延壽錄》引用《猶大經》說:“人之形生愚智,天也生。強者和弱者都長壽。天道自然,對自己人道。壹開始胎氣就很足,奶水也是綽綽有余,只是口感不夠。身體強壯,心情好的人,身體強壯,壽命更長。初則胎氣廢,生乳不足,長味有余。那些堅強而自我放縱的人是軟弱而死的。長全腳,加上導養,無法用年來衡量。”14闡述了道家“我命在我不在”的含義,以及道家養生觀的真諦。由此看來,歷代道家對養生方法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和理論。
在養生的手段和原則方面,道教形成了許多修煉觀點。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壹,安靜養生的理念。道家培養學生的理論是“清心無欲,清靜無為”,其具體方法是“少想、少想、少欲、少言、少笑、少憂、少樂、少樂、少怒、少善、少惡”。少了十二趟,保健的本錢也承包了。”15認為這十二個“少”是養生的基本法則,以此反對“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考、多想、多想、多慮、多說、多笑、多慮、多喜、多怒、多善、多惡。16道家認為,想多了,精神會受到傷害;雜念多了,心思就逃避了;上癮了,就不省人事;過度疲勞導致身體疲勞;說多了會氣短,會累;笑多了會損傷五臟;更多的悲傷導致內心的恐懼;開心了,就自大了;快樂了,就會忘記自己的錯誤,頭腦就會混亂。如果妳生氣了,妳的血會噴湧而出。很多愛好是迷戀不可控的;恨多了就心慌,沒有喜悅。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生死。做不到十二個就去十二個以上。經過長時間的修煉,妳會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開悟的境界了。
第二,通過運動養生的思想。《然後心法,鍛煉筋骨》中說:“天體運行,日月星辰皆循環。蓋陽是積極的,有活力的,有規律的,只有努力工作,自強不息,才會永不止步。”17道家養生理論不僅強調運動養生,而且提倡適度運動。葛洪《抱樸子·偏激話》說:“養生的方子是不能遠吐,不能快行,不能甚聽,不能久視,不能臥。.....不想努力,不想晚起,不想流汗,不想多睡,不想東奔西跑,不想看遠。”18陶弘景《養生錄·教誡》說:“養人之道,不在久行,久坐,久見,久聽...能中立者,長命百歲。”19還說:“夫流水不腐,戶不朽,因其勞。”20孫思邈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不戰而用勁,舉重而沖刺。”“我經常想努力,但又極度疲憊和堅強。”養生運動“21”的思想,極大地促進了各種道法和內功修煉法的發展,至今仍有養生健身的價值。“生命在於運動”是其精髓的集中體現。
第三,人生雙修的思想。宋代張伯端倡導的南宗,強調生命至上,後提倡性,即以生命功德為始,以性功德為盡。而北宗則是全真道,主張性在先,命在後,即從性功德出發,再達到命功德。但兩個學校的區別僅限於培養方法的第二名,並不偏向壹個成績。其實質是主張在保健實踐中將有形的身體器官與精神意識融為壹體,並將其作為保健實踐中同等意義的培養對象。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靈篇》中指出:“生命是無性無效的,性離不開生命。”這種雙重養生的思想對道教養生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更高、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註重“生命功德”的身體健康修養,又註重“性功德”的精神自覺和思想道德修養;元代道士李道純在《論人生》中指出:“性為神所先天,壹靈亦稱。生命先天至精,壹口氣也叫。性的本質取決於心,生命的本質取決於身。”他認為:“壹個做官的人,既可以成就他的人生,也可以成就他的心。首先他要守護智慧,清空內心,然後他要煉靈護體。如果妳是健康的,妳的生活將永遠是堅實的,如果妳是有罪的,妳的本性將是圓而明亮的。性圓則無來無往,命恒則無生無死。至於混圓飯,直入無為,人生既圓滿,形與神皆妙。”24
第四,多技合練的思路。葛洪提出了“在各種技術的幫助下成長”的觀點,認為“任何壹個保持身體健康的人都想多學、多學、好選。”偏科的話就要靠了。”他反對和抨擊那些“懂得玄學藝術”的人,說只有房間裏的藝術才能生存於世;懂得呼吸,呼吸清晰的人說,只有引導,才能讓自己不易老去;知道草木配方的人會說,只有藥餌才能無窮無盡。”26的養生偏見提出了多種技法相結合,取長補短的科學養生主張。他說:“養生之人,不僅要服神之藥,還要日夜不懈地指導,以激勵榮衛,使之生生不息。”。另外,有了房中之術,可以少吃少喝,不犯風濕,不患什麽,可以無病。“葛的合練術理論是對道教養生的壹大貢獻,對後世道教養生的發展影響深遠。陶弘景繼承葛洪傳統,在《養性延壽錄》中整理了自古以來的養生理論和技術,並對行氣、導氣、煉丹等方面進行了壹定的研究。這種兼收並蓄的傳統被後世成功的醫療保健從業者繼承下來。從初唐孫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方》、《千金翅》)到明清時期的養生著作,行氣、導食等養生技術被廣泛接受。
從上面提到的各種觀念來看,每壹種觀念都可以導致不同的方法,同時所有的觀念都指向人的身體和精神的改善。因此,道家養生思想不僅是智慧的寶庫,也是具體方法的無窮資源。
註意:
1道藏,卷11,第334頁。
2《答訪仙佛二教式之書》。
3《唐用彤學術認可文集》,中華書局,1985,第142頁。
4太平靜樂天心法。
5《抱樸子內篇精進》。
⑥《道藏》卷22,第2頁。
7《太平經》經卷數應數。”
8《抱樸子內篇,反風俗》。
9《太平田纏空不停歇》。
10《蘇文寶明全息理論》。
11道藏,第20卷,第91頁。
12道藏,第20卷,第199頁。
13道藏,卷14,第594頁。
14《養性延壽錄》,《道藏》卷18,第474頁。
15《養性延壽錄》引用《逍遙經》,《道藏》18,卷476。
16《養性延壽錄》引用《逍遙經》,《道藏》18,卷476。
17《西藏道藏全書》第25卷,第444頁。
18道藏,第28卷,第221頁。
19道藏,卷18,第477頁。
20《道藏》,第18卷,第478頁。
21“贛金壹方養老案3號”。
22《五淩文序》。
23《中和集》卷4《道藏》卷4,第503頁。
24《中和集》卷4《道藏》卷4,第503頁。
25《抱樸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卷,第193頁。
26《抱樸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卷,第193頁。
27《抱樸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卷,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