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2019-01-09

2019-01-09

有很多詞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但我們可能不知道它們的真實含義,比如文化。傳統上,我們覺得文化似乎意味著知識。起初,說壹個人有文化,是說他會讀書,讓大家讀書,這叫普及文化;現在的文化程度指的是壹個人的教育背景。文化這個詞的另壹種理解是指經驗和習慣,各行各業都可以說形成了文化。按地域來說,各地都有飲食文化:粵菜、魯菜、川菜,當然還有火鍋文化、麻辣燙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喝酒有酒文化,所以吃粽子也要有粽子文化。所以,關於粽子該放棗還是放肉的爭論,似乎是壹種文化之爭。更有甚者,甚至在夜市賣油炸臭豆腐,宣傳口號都是“傳承中國傳統臭豆腐文化”。

這本書的作者是阿城。說起他的身份,真的很多。他是小說《棋王》和《孩子王》的作者,這兩部小說在20世紀80年代轟動了中國文壇。編劇兼藝術顧問,長期與侯孝賢、李安、田壯壯、陳凱歌等大導演合作。也是中國藝術界知名的攝影家、畫家、策展人。同時,他也是文化項目策劃人和民俗學家。阿城幾乎涉獵過各種藝術,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作家、畫家、導演幾乎都很崇拜阿城,說他是壹個普通人,是傳統精英文化的傳承者。

按照作家王朔的說法,“阿城的見識顯然在我這壹代人之上。如果全國人都壹定要去偶像化,我就追阿城。”這些中國各個藝術領域的代表人物在談論文化話題時,往往會引用阿城的觀點和判斷。因為他的文化思想不是基於某種學術理論,而是來源於他對中國現實的認識和他的藝術創作實踐,既簡潔明了,又切中要害。毫不誇張地說,阿城的文化觀正在影響著中國的文藝界。

文化不是味精,是《阿城文集》第六卷,七卷本2016。這本選集是阿城自己選的。值得壹提的是,在自己編文集的過程中,他還要求把過去刪掉的字都重新標上方塊。本書收錄的60余篇文章均為首次集結,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文化專題、影評、書畫攝影評論、樂評、人物評論、隨筆。

這些文章的形式有序言、評論文章和隨筆,也有訪談、講座和對話。內容也是借鑒別人的,而且細節豐富,從中國文化的歷程到當代電影、中國文學,從劉曉東、陳丹青的油畫到陜西農民的剪紙藝術,從如何調節相機鏡頭的光圈到音響設備的動態範圍,都生動地體現了阿城廣泛的藝術活動和知識構成。貫穿其中的線索是他對中國文化的系統理解和闡釋。

“什麽是文化”這個命題,阿城思考了三十年。1985年7月,他在《文藝報》發表了壹篇名為《文化約束人類》的文章,從高於文學、繪畫、電影等具體藝術門類的角度,探討了文化如何影響中國人的生活。那篇文章在當時的文藝界和理論界引起巨大反響,被視為80年代中國“文化討論熱”的起點之壹。此後,隨著廣泛參與世界文化交流,阿城對文化的思考逐漸系統、深入、清晰。他近年來的許多文藝文章,包括民俗學研究,都與他的文化主張密切相關。

文化是壹個非常大的命題。人類創造文化,文化制約人類。近代以來,由於急於改變落後局面,對中國的文化反思往往是圍繞如何引進西方文化、改造中國文化展開的。阿城則認為,中西文化的發生和發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雖然說可以交流,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化是不能互相引導的。

這個結論來源於以下三個問題,我們將在這段音頻中重點探討:第壹個問題是:文化的初衷是什麽,文化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第二個問題是:要了解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的元素和特征是什麽?第三個問題:既然文化制約著我們,那麽在中國文化中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與文化的關系?

第壹部分

首先,我們來看看文化的初衷是什麽,它的作用是什麽。在阿城的定義中,文化是以規範、文明的方式維持人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文化在社會中起著維持穩定的基礎性作用。

文化這個詞有很多定義。從文化的功能出發,阿城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是指人與群體之間的壹種關系。所以文化是個大概念,不等於知識,也不代表各行各業都修改自己。關於像味精壹樣濫用文化這個詞,阿城認為最不恰當的例子是“軍事文化”,因為這完全違背了文化的初衷。在阿城的觀察中,文化之間的這種關系的意義是非常明確的,是與沖突鬥爭的“武功”相對立的。

武術先於文化產生,這是壹種原始的本能關系。二十多年前,阿城在《收獲》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常識與常識》的系列文章,其中介紹了諾貝爾獎得主、現代動物行為學之父康拉德·洛倫茨對人性的研究。現代動物行為學認為,人性根源於動物性,其中攻擊性最為重要。攻擊性是壹種戰鬥本能,用於入侵和對抗同類。這種本性以暴力、掠奪和壓迫的形式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如果對這樣的人性做壹個後天的道德評判,那麽吳無疑代表了惡。物華的邏輯是:只要我力氣大,實力強,我就能搶奪妳所有的資源,妳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文化呢?它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發展和確立的壹種壓制侵略本性的方法。通過廣泛遵守社會倫理規律,形成文化與文化的關系,實現長治久安。在詞文化中,詞的本義是模式,引申為人類按照壹定規則制定的制度和契約;“化”字的意思可以參考過去說的“融於血液,落實於行動”,意思是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在血液裏,而是後天整合的。換句話說,文本的內容不是人的本能,而是後天規定的。文化的過程就是使人的行為細節,包括思想細節,逐漸符合文化的要求。

所以按照阿城的解釋,說壹個人有文化,並不是說他有知識,而是說他能用文字處理好和別人的關系,而不是武功。這裏需要說說阿城的個人經歷。

他出生於1949。他高壹去農村插隊。他去了十壹年,直到1979才回到北京。在整個青少年時期,他對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武打場面有著深刻而痛苦的記憶。知道了這壹點,就能理解他為什麽壹直在思考中國文化這個命題。他舉例說,那時候居委會的老太太都是懵懂武的,大家的門都是推開進的,沒有敲門請求允許的。上世紀80年代初,他家附近壹家餐館的告示上寫著“我們不打罵顧客”,我們現在覺得很好笑,但在當時,餐館打罵顧客是很常見的。他覺得那個時代的人與人、群體之間的關系完全是尚武的,以至於壹個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國家,曾經不得不再次學會說“請、謝謝”和“對不起”。

所以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絕不是裝飾性的味精,更是維護穩定的基礎,是人們安身立命的保障。這個效果非常明顯。比如很多人坐在壹個房間裏爭論問題。如果實行武術的叢林法則,可能會有打鬥,有些人就出不來了。只有文化關系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迪士尼2016熱門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設定了壹個所有哺乳動物都進化出高級智能的世界。它可以使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生活在同壹個城市,遵守同樣的社會規則,為動物建立壹種平等的權利關系,即實現文化關系。影片中,動物被“午夜嚎叫”毒死,變回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我們認為這是退化,因為他們認可動物作為社會人的身份,這是文化身份。相反,當我們遇到不懂敲門,隨便幹擾公共秩序的行為,妳看著他,他就問“妳看什麽看?”,這比漫畫裏的動物更讓人無法接受。這種基於觀念和行為,而不是基於種族的認同標準,就是文化認同。

說到文化認同,我們經常聽到文化多樣性的說法。承認文化多樣性意味著承認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的不同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和共存。這就需要區分文化和文明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文明是人類發展的水平,主要包括積累的經驗、科學技術等。,有統壹的價值標準,不同的程度和壹元論。所謂拿來主義,是指把先進文明的科技成果拿來。落後就是挨打,也指軍事文明的落後。文化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文化有長處也有短處,但不能任意區分,也不能生硬移植。當然,在多元的人類文化中,我們最關註的還是中國文化。那麽,中國文化的元素是什麽呢?

第二部分

阿城在探討中國的文化構成時,主要分析了儒家傳統所制定的文化秩序和生活觀念中的世俗精神。

當然,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中最突出的因素。這還是得從孔子說起。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在他眼裏,當時的文化狀況是“禮樂不正”,即將成為壹個武俠不正的時代。他理想中的社會是周初的社會,因為文學的體系建立在周初,既有序又繁榮。在儒家的文化構成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和維護秩序。這個秩序是建立在倫理基礎上的,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由血緣決定的倫理。相應的,在政治上,我們要遵守政治倫理,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職位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行事。

孔子認為,重建文化的方法是禮,樂。禮是文化關系的規範。身處不同的社會階層,要遵守不同的禮儀,不能越界。音樂是實踐禮儀、克制自然的重要手段。孔子的時代還是巫術的時代。孔子反對巫術,依靠音樂來調節人的精神狀態。當我們讀《論語》的時候,我們知道孔子講課的時候總是壹邊彈琴壹邊唱歌,就像壹個脫口秀壹樣,就是幫助學生進入聽課的精神狀態。

中國文化最明顯的特征是孝道觀念,這在西方語言中幾乎找不到。孝順不是天生的本能,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是殘酷的。動物壹旦衰老,就失去了資源配置的資格。儒家提出的孝道觀念,正是為了約束這種動物性,建立牢固的秩序。在社會關系上,當時的孝道是壹種養老保險制度,將後來出現的社會化養老分散到不同的家庭,法院無法承擔具體負擔。“人都老了”,所以孝的觀念似乎對每個人都有好處,尤其是對人類,很容易被廣泛認同。而且,孝是可以延伸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會潛移默化地傳播儒家的親疏尊卑的文化觀念。

在古代,孝的義務包括對君主忠誠的義務,所以皇權願意用儒家文化體系來調整社會關系。後人觀察儒家文化的元素,發現因為早熟而嚴重異化。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兩代的儒家思想,把孔子的思想改得面目全非。比如被後人唾棄的“天下皆有錯父母”這句話,出自宋代的儒家和道家,與孔子的孝道無關。儒家文化的主要問題是異化。

在觀察中國文化的過程中,阿城強調了另壹種文化元素:世俗精神。他的觀察是,中國文化有深刻的形而上的內容,但本質上是世俗的性格和精神。儒家思想負責中國的文化秩序,而世俗精神負責中國的生活質量。所謂世俗,就是關註現實生活,執著於生活。在小說家余華的代表作《活著》中,主人公傅貴在經歷了坎坷辛酸的壹生後,失去了支撐他晚年生活的人和信仰。雖然他既沒有希望,也沒有信念,但他仍然頑強地活著。用世俗的生活來解讀,是很自然的選擇。世俗的核心精神是“生不如死”。正是這種世俗精神,使得中華民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饑荒和戰亂之後,作為壹個文化群體得以延續。

中國世俗精神的主要特征是自我凈化:就是用現實的方法解決現實的問題。比如勸壹個悲痛欲絕的寡婦,不會說妳老公上了天堂,死在極樂世界,而會說“妳把身體哭得很慘,以後還能怎麽辦?誰來照顧孩子?”被勸的人要想活命就不哭了。世俗精神決定了中國人不會沈浸在從傳統到現實的彼岸的宗教信仰中。許多試圖改變中國人精神面貌的外來文化最終被中國的世俗主義所同化。比如印度佛教不承認這個世界,主張脫離現實世界。到了中國,就轉化為信佛行善,來世得到更好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佛教與道教和儒教融合,共同服務於中國人的世俗生活。人們燒香、拜佛、許願也是在求神佛解決現實中的煩惱。明朝來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被中國人問及是否可以祭祖。因為他了解中國文化,所以他回答是的。因為他知道,如果按照教義回答不,中國的基督徒數量會立刻減少。世俗生活的內容無非是吃喝拉撒、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在情感體驗上,是悲歡離合,悲傷和分離也是世俗的自我凈化,為了更好地體驗歡樂和和諧。世俗精神雖然顯得瑣碎膚淺,甚至庸俗,但其生命力卻異常頑強。在近代中國,為了改造文化,出現了許多對世俗精神的系統批判,並在國家層面推動社會轉型,試圖扭轉中國人的舊傳統舊習俗,徹底斷絕世俗文化。

這些嘗試,或者很快就銷聲匿跡了,比如20世紀30年代,民國政府推行壹場藝術化、生產化、軍事化的新生活運動,試圖用基督教的生活方式改造中國人舊有的世俗生活,結果草草收場;或者造成了文化的斷裂,比如民國時期,知識分子對國民性和中國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批判,試圖引進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但文化無法被直接替代,結果留下了中國文化的空白。按照阿城的定義,摧毀文化本身可能會讓社會回歸到武俠與文化的關系。即使世俗精神中有很多保守落後的成分,但它是中國文化的底色,不能隨意替代。遵循儒家秩序,順應世俗精神需求,是維系中國人人生觀和文化關系的有效途徑。

所以,阿城對文化的論述,不是從權力的角度談如何管理社會,也不是從反思的角度批判國民性。相反,它願意承認中國文化的各種因素,並主張深入了解文化,保護世俗經驗,保持文化活力。他強調文化的重要性,更強調要尊重人在文化下的獨立生活。相對於他的文化使命,他更喜歡從個人的角度來談如何與文化相處,如何在中國的文化氛圍中更好的生活。

第三部分

剛才說了,文化是人安身立命的保障。在文化的大環境和系統關系中,我們總是面臨著如何在文化中生活和生存的問題。阿城首先強調,壹定要維護自己世俗的生存空間。

“禮不遜於庶人”這句話有很多理解。例如,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中將其解釋為“禮貌不遜於庶人”,這意味著人們不能被排除在禮儀之外。阿城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禮的範圍是針對權力階層的,不包括世俗世界。這可以給世俗以靈活的空間,保持其活力。壹旦儀式在庶人中部舉行,人們的日子將會不好過。比如最初的禮儀並沒有限制民間女子的再婚,貞節牌坊之類的東西在庶人是在儀式之後才流行起來的,直到後來才要求女子纏足。阿城主張建立和保護人們自己照顧自己的世俗生活。

對於世俗生活樣本的描寫,他選擇了兩個發達的城市:上海和香港。上海繁榮的標誌是大規模世俗生活的建立。從開放時期、租界時期到近代,各種文化元素都能在上海蓬勃發展、和平共處。壹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在租界時期,高級妓女流行穿皇族專用、民間禁止的黃顏色、龍鳳圖案的衣服,而妓院的馬車夫則穿只有朝廷大臣才穿的黃夾克,因為這是在租界,英國人不管,清政府也管不了。處於世俗文化的前沿,相對缺乏禁忌,也是上海經濟繁榮的基礎之壹。

香港的世俗化更加徹底,甚至很多清朝的文化元素都被直接保留了下來。幾乎所有在內地消失的習俗都在香港保留了下來。比如香港的中文是英文和中文混合的,古老的中國習俗被保留了下來。流行歌詞裏很少有“得”這樣的詞,官方文獻裏有“妳的居民”這樣的詞。

壹起保存下來的還有巫術和迷信。比如鬧市區的立交橋下,就有幾代人受“打人小人”詛咒的小攤,至今仍深受市民喜愛。在金融區上班的白領,經常下班後光顧,發泄對同事和老板的不滿。對於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說法,阿城也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香港如此繁忙被認為俗氣的另壹面是,喜歡音樂和閱讀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在世界任何地方買到任何唱片和書籍,主要看妳如何選擇。所以文化是具體到個人生活的,最需要堅持的是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精神。

在維護世俗精神的同時,對文化秩序的態度要符合內在規律。在阿城看來,文化保守主義是壹個褒義詞。只有保持,進步才能落實,文化才能形成。保守黨在英國文化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保持著每壹個進步,沒有讓它退卻。在社會運行中,我們每處理壹個社會矛盾,都會把經驗固定下來作為法律條文,以後遇到這類問題,可以直接引用先例。文化中形成的規矩和禁忌,不應該輕易違背。原始人有很多禁忌,這些禁忌的起源都是曾經毀滅這個氏族或者周邊氏族的東西。這些東西作為文化記憶留存下來,與感情直接相關。文化禁忌壹旦被觸犯,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就會出現裂痕,可能永遠無法修復。

在服從和適應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文化是建立在人的動物性基礎上的。在限制和約束的同時,要依靠文化決定的渠道,合理釋放本能。比如對抗性運動,就是釋放進攻本能的有效方式。北歐、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對藝術中的暴力和色情相對寬容,他們認為文學藝術可以傳播動物本能,但有利於維護社會和心理健康。

強調適應文化的保守性,並不意味著停滯不前,也不意味著知識上的自我封閉,而是更需要建立開放的知識結構,增強文化的辨別力。充滿活力的文化將繼續發展,其構成應盡可能開放。對文化的辨別需要廣闊的個人視野和對各種因素的判斷能力。

要符合中國的文化特點,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化。如果以民族主義作為排斥西方文化的借口,我們至少應該知道,民族主義和主義這兩個概念都起源於西方,甚至這兩個詞都取自日語。在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時,不必追求統壹的教育模式和現成的標準答案。比如讀書的時候,不要只看壹眼就判斷是好書還是壞書。先把所有的東西都讀壹遍,看看上面寫了什麽,然後用自己積累的東西進行思想上的對話。只有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才能找到自己的模式,才不會對什麽都覺得新鮮,抓不住核心。這是唯壹的學習過程。

說到知識的構成,阿城還特別說要有世俗的社會經驗。說起世俗的經歷,很容易和江湖聯系起來。阿城說江湖氣是世俗的,不是流氓氣,但有了江湖氣才能學會對付流氓氣。世俗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是中國的文化氛圍,可以處理人情,預測其變化,即“事明則萬事學,人情學為文章”,這是與中國文化相處的重要能力。

第壹,文化的意義是用文化標準來規範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文化的作用是維護社會穩定,保證人們能夠在社會中安身立命。

第二,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兩個元素是儒家思想和世俗精神。儒家在文化上負責建立秩序,世俗精神負責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三,我們處在中國的文化氛圍中。怎樣才能和文化相處的更好,生活的更好?既要保持個人的生存空間,又要在文化上保持必要的世俗精神。同時,要尊重文化秩序的內在規律。要建立廣闊的視野和知識結構。

以前提到中國文化,感覺概念模糊,有壹種模糊的束縛感和沈重感。看來,文化要麽是我們繼承和發揚的重要任務,要麽是批評和抵制的對象。這壹次,阿城簡單明了地還原了文化的初衷,梳理了文化的內在本質。但他認為文化是壹種關系的觀點,並不是政治學和社會學中的定論,更像是阿城的文化“私房菜”。對於這種意見,他還沒有寫過專著系統地論述過。在這本書中,阿城關於文化的論述也散見於很多訪談和講稿中。我們不如像他說的那樣,在不預斷自己觀點的前提下,多讀書:先看看上面寫了什麽,再和自己積累的東西對比,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經過比較,我們發現阿城的文化闡釋至少有兩層含義:壹方面,它去除了附著在文化概念上的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有助於我們理清個人與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的關系;另壹方面,他的觀點填補了中國文化討論的壹個空白。

過去討論文化建設,尤其是藝術觀念時,總是強調培養超越世俗的精神。但很少有人像阿城壹樣意識到世俗是中國文化的底色,文藝創作要還原傳統的世俗精神和品格。世俗生活並不反對高雅的藝術和優秀的思想。中外歷史證明,當人類的世俗生活呈現出繁榮和多元時,思想和藝術就會找到土壤,迎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