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智力正常,善於調節情緒,意誌堅強,人際關系和諧,積極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人格完整穩定,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正常智力是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智障人士在社會適應、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障礙,容易導致心理失衡,產生自卑和抑郁情緒。
善於調節情緒:情緒對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能始終保持快樂、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良好的情緒穩定性和調節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以保持與周圍環境的動態平衡。
意誌堅強,意誌特征在人的人格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健康意誌品質主要表現為覺悟高、果斷性強、韌性大、自制力好。
和諧的人際關系,個體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現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積極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行為能夠順應社會文化的進步趨勢,積極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具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廣泛接觸社會,對社會現狀有清醒正確的認識,從而達到自我實現和社會奉獻的協調統壹。
人格的完整性和穩定性,人格是個體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心理健康的最終目的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穩定,從而培養健全的人格。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人的心理行為應該與生理發展階段相壹致。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與大多數同齡人壹致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壹個人的心理行為往往嚴重偏離他的年齡特征,壹般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