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在農村,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留守兒童問題?

在農村,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留守兒童問題?

中國農村有這樣壹個弱勢群體。

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拋下年幼的子女,外出打工,通過努力工作獲得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但他們留在農村的家裏,陪伴父母的時間很少,包括內地城市,有些父母都外出到繁華的城市工作。這些本該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卻成了壹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生活的城市孩子也可以稱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享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上的引導和幫助。長大後,他們缺少父母的情感關懷和照顧。相對來說,他們容易走向發展的兩個極端。有的孩子認識和價值觀出現偏差,性格和心理發展異常。有些孩子變得異常堅強勇敢。所謂的窮孩子就是這樣。

權威調查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人數超過61萬(相當於英國總人口)。57.2%的留守兒童隨父母壹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隨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委托親友撫養,7.3%不確定或無人監管。

留守兒童大多由爺爺奶奶照顧,父母監護和教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產生負面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據調查,父母外出打工後,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了,溝通也少了,遠遠達不到監護人角色的要求,而且代際教育中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給這些貧困孩子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在農村,由於家庭生活的需要和剩余勞動力的不斷增加,80%新組建家庭的年輕人外出打工以換取家庭收入的增加。這是壹個好現象,但也反映了另壹個焦點,就是留守兒童的增多。

留守兒童現在在農村非常普遍。父母外出打工,日常生活基本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負責。有些學齡前的孩子每天早出晚歸。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照顧不到方方面面,導致留守兒童不能及時換衣服,蔬菜米飯營養不能均衡,孩子生病了不能及時治療。這些都體現了留守兒童的可憐。

昨天有個小孩坐校車,說肚子疼,在車上嘔吐。爺爺奶奶沒發現孩子生病。最後老師把孩子送到了醫院,看著孩子真可憐。有孩子問她想不想父母。大部分都是無言以對,然後小眼淚就會掉下來,因為沒有父母的照顧,真的很無助!其實留守兒童的苦難,在這裏就不多細說了。各種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意外等等。大多都是留守兒童造成的。

由於孩子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或由爺爺奶奶或親戚照顧,缺乏父母關愛,產生自卑、膽怯、不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差等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並闡述了幹預措施,以期對此類兒童的心理輔導提供有益的參考。

壹,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

情感互動的缺失。情感互動能觸及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的情感成長非常重要。農村留守兒童因為長時間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照顧,無法萌發深愛的種子,所以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應有的天真活潑,渴望得到父母不可替代的愛,從而產生內心焦慮和孤獨等問題。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家庭因素。家庭是人類最初的教育環境,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環境與孩子的德、智、體、人格能力密切相關。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無法完成極其細致復雜的育人任務。”父母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確的教育和關愛是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和意誌力不可或缺的條件。

社會因素。農村文化環境對留守兒童有重要影響。農村的文化生活比較單壹和貧乏,不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農村的網吧逐漸多了起來,現在農村的孩子都喜歡“泡吧”。由於缺乏自制力,孩子們很容易被網上不健康的內容所吸引,從而導致精神汙染。

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幹預策略

(A)家庭戰略

家庭是人成長的第壹所學校,家庭因素對孩子的影響大於學校和社會因素。就家庭因素而言,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心理有著直接的影響。父母對留守兒童期望的高低、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經濟條件都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產生影響。因此,家長應該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承擔起維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責任。

減少外出務工的次數、時間和人數,能不外出就不要外出。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必然會出現親子分離、家庭教育缺失等問題,最終給留守兒童帶來負面的心理影響。所以,要改變農民工造成的親子分離局面,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父母不外出打工,孩子最終留守,回到和其他非留守兒童壹樣的家庭結構中。

學校戰略

學校要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工作,如建立心理檔案、設立家庭熱線等。此外,學校還要為留守兒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堅決杜絕那些對留守兒童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學生。構建和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註意平等對待每壹個學生,因材施教,改變對學生粗暴的態度,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和老師交流,願意和老師交流。

(3)社會策略

留守兒童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們比非留守兒童有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各種社會負面因素對他們的影響更大。因此,必須革除不正之風,培育健康之風,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為留守兒童提供安全穩定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不要在學校附近設立網吧和遊戲廳,防止各種不良社會事件的發生,避免留守兒童不良的社會體驗。要積極發揮農村圖書館、文化站、少年宮的作用,引導留守兒童的精神需求,培養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精神風貌。幫助留守兒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是留守兒童教育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