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保險的陳東升為什麽在這個時候提到“做市場和監管的好學生”?
保觀察:1年前的“萬億安邦易主”,旗下兩家保險公司為何要被通報批評?在《千億保費降至86億,人人保險不再是萬億安邦》壹文中,對安邦及其繼任者的人人保險做了壹些分析,引起了壹些相關人士的熱議。
“看他蓋高樓,招待客人,看他樓塌……”是很多人對安邦是中國第壹家破產的保險公司的感受。與此同時,泰康保險創始人陳東升也以“戰略決定壹切”刷屏朋友圈。這位行業大亨總結了自己創立泰康24年來,三次關鍵的戰略調整,願景、使命、價值觀、公司治理結構、執行力等多維度的實踐和思考,讓人覺得泰康取得今天的成就實屬不易,也是自然而然的。
“總結泰康24年,我們最大的感受是價值觀和戰略的堅持,可以概括為‘三化三不’——堅持專業化、市場化、標準化,不偷不搶不爭。其中,核心是堅持專業化,不搞多元化,規避商業模式的風險;堅持市場化,走親清政商關系之路,規避政治風險;堅持標準化,不偷不搶,做市場和監管的好學生。”
“三變三無”或許是對泰康和安邦同為民企保險巨頭,命運卻截然不同的最好解釋。據鮑觀察,“做營銷和監管的好學生”這句話是最通用的,可以為創業者指引大方向。至於“不偷不搶”,感覺還好。這個“無可爭議”很難理解。企業不競爭的地方,泰康和新華人壽競爭激烈。應該改成“不貪”,就是員工不貪,企業不貪,走在正道上,大道上。
1992年初,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南巡並發表重要講話。這為中國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壹批來自政府機關和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商界,陳東升成為“九二派”的代表。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做出這樣的選擇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的。但是,這也讓他成為了市場上的壹個學生。
他之所以能成為市場的好學生,可以概括為從自身實際出發,認清市場,順應市場。
A.只有認清市場,才能做出正確的定位。“做什麽生意”和“做誰的生意”是他教給我們的兩條經驗。
“做什麽生意”主要和選擇賽道有關。這個賽道的現狀如何,競爭程度如何,發展潛力如何?這是創業者必須考慮清楚的命題。
他之所以選擇壽險行業,主要是基於短期的宏觀環境、中期的產業結構、長期的人口發展等因素,而這個行業的“創新、復利、鏈條、杠桿”四大要素是可以讓企業成為大企業的。
“誰的生意”主要是搞清楚客戶是誰,設計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做好銷售。客戶、產品、渠道被稱為“金三角”。
陳東升主要以泰康發展養老產業的方式為例。比如用戶“三高壹主”,滿足其養老、護理需求,創新運用“體驗式銷售”。
B.只有適應市場,才能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只有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戰略,才能保持競爭力和領先力。
對於泰康來說,其市場表現為三個關鍵的戰略調整:2001,規模化,開啟全國布局;2009年,回歸壽險原點,開啟價值轉型;第三次是2007年嘗試進入養老行業。泰康花了10年布局醫療保健板塊,終於在2017年形成深耕生活。
風險產業鏈,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的全新戰略。
每壹次戰略變革都將泰康帶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如今,泰康的願景是成為“大健康產業的金融保險服務集團,讓人們活得更久、更健康、更富有。”
總結泰康的成長歷程,認清市場,適應市場,使其成為市場中的好學生。
我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定了政府監管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國的金融業,尤其是保險業,是壹個強監管的行業。近年來,為整治保險行業亂象,強監管政策不斷推進。
泰康提出做監管的好學生,體現了其擁抱監管的態度。公開報道顯示,這壹提法最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65438+2007年8月,泰康召開學習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暨保監會專題培訓班。
在這次會議上,陳東升說,“金融牽動全身。泰康成立21年來,始終牢記責任,如履薄冰。在快速發展和業務創新中,控制了風險,把握了平衡,沒有被踐踏?行,不要越過紅線。”
在此之前,保險行業發生了壹件震驚全國的事件。當年6月,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吳小暉被帶走調查,因個人原因無法履職。
之後吳小暉被判刑,安邦被銀監會依法接管,直至近期宣布解散清算。要知道,安邦保險瘋狂擴張的那壹年,已經沖擊了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的地位,把泰康遠遠甩在了後面。
此時此刻,陳東升再次表態“做市場和監管的好學生”,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