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便秘,飲食也很註意。我吃很多粗糧和水果。為什麽便秘還在發生?我該怎麽辦?
便秘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大類。1.器質性病因主要包括:(1)腸道器質性病變:腫瘤、炎癥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道狹窄或梗阻。(2)直腸肛門疾病:直腸脫垂、痔瘡、脫肛、恥骨直腸肌肥大、恥骨分離、盆底疾病等。(3)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疾病等。(4)系統性疾病:硬皮病、紅斑狼瘡等。(5)神經系統疾病:中樞性腦疾病、中風、多發性硬化、脊髓損傷和周圍神經病變。(6)腸平滑肌或神經源性病變。(7)結腸神經肌肉疾病: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巨直腸等。(8)神經心理障礙。(9)藥物因素:鐵劑、阿片類藥物、抗抑郁藥、抗帕金森藥物、鈣通道拮抗劑、利尿劑、抗組胺藥。如果沒有明確的便秘原因,則稱為功能性便秘(CFC)。有排便秘史的人群中,功能性便秘約占50%。2.功能性病因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1)食物攝入少或食物中缺乏纖維素或水分,對結腸運動刺激少。(2)正常的排便習慣被緊張的工作、過快的生活節奏、工作性質和時間的變化、精神因素等擾亂。(3)結腸運動障礙,常見於腸易激綜合征,由結腸和乙狀結腸痙攣引起。除便秘外,還出現腹痛或腹脹,部分患者可表現為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4)腹肌和盆底肌張力不足,排便驅動力不足,糞便排泄困難。(5)濫用瀉藥導致藥物依賴和便秘。(6)老年人身體虛弱,活動過少,腸痙攣導致排便困難,或結腸過長。便秘根據發病機制主要分為兩類:慢傳輸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慢傳輸型便秘是由於腸道收縮運動減弱,使糞便從盲腸向直腸的運動減慢,或左半結腸運動不協調所致。最常見於年輕女性,發生在青春期前後。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每周排便次數少於1次),排便次數少,糞便堅硬,排便困難。肛腸指診時無大便或硬便,但肛門外括約肌有正常的肛門收縮和強迫排便功能;總的胃腸或結腸通過時間延長;缺乏出口梗阻的證據,如氣囊排氣試驗和正常肛門直腸測壓。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滲透性瀉藥等非手術療法無效。糖尿病、硬皮病並發便秘和藥物引起的便秘多為慢傳輸型。出口梗阻性便秘是由於腹部、肛門直腸和盆底的肌肉不協調,導致糞便排出障礙。尤其常見於老年患者,很多患者常規內科治療無效。出口梗阻型可有以下表現:排便費力,有無盡感或下墜感,排便少,有便或排便不足;肛腸科指診時直腸內有大量泥狀糞便,用力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可能會激烈收縮;總的胃腸或結腸通過時間是正常的,並且大多數標記物可以保留在直腸中;肛門直腸測壓顯示,用力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劇烈收縮或直腸壁感覺閾值異常。許多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也有慢傳輸型便秘。生活療法1。分析便秘的原因,調整生活方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戒煙戒酒;避免藥物濫用。排便時需要及時排便,以免抑制排便。長期反復抑制排便可導致排便反射閾升高,排便消失,導致便秘。2.提倡均衡飲食,增加膳食纖維,多喝水。(1)高纖維飲食:膳食纖維本身不被吸收,但能吸收腸腔內的水分,從而增加糞便容量,刺激結腸,增強動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麥麩或糙米、蔬菜、富含果膠的水果,如芒果、香蕉(註意:含有鞣酸的未成熟水果會加重便秘)。?(2)補充水分:多喝水。建議每天飲用65,438+0,500 ml以上,使腸道保持足夠的水分,有利於糞便的排泄。(3)供給充足的B族維生素和葉酸:使用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維持和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排便。如粗糧、酵母、豆類及其制品。蔬菜中,菠菜和白菜含有大量的葉酸,有很好的通便作用。(4)增加產氣食物:多吃產氣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加快,有利於排便;如洋蔥、蘿蔔和蒜苗。?(5)增加脂肪的供給:適當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潤腸,分解的脂肪酸能刺激腸道蠕動。幹果的種子(如核桃仁、松子、各種瓜子、杏仁、桃仁等。)含有大量油脂,有潤腸通便的作用。3.適當的運動主要是醫療體操,可以結合散步、慢跑、腹部自我按摩。(1)醫療體操:主要是加強腹肌和骨盆肌肉。練習方法:站姿可以做原地擡腿行走、下蹲起立、腹背運動、踢腿運動、轉身運動。仰臥位時,可依次擡起壹條腿或兩條腿同時擡起,舉至40°,稍停後放下。雙腿依次屈伸,模仿騎行。擡腿,由內向外畫圈,仰臥起坐。(2)快走、慢跑: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緩解便秘。(3)深而長的腹式呼吸:呼吸時,膈肌活動幅度較平時增大,可促進胃腸蠕動。(4)腹部自我按摩:仰面躺在床上,屈膝,雙手搓熱,左手平放在肚臍上,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壓。每天做2 ~ 3次,每次5 ~ 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