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意義是什麽?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壹步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給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壹定的心理壓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通過情感交流、情感咨詢等活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這不僅對促進青年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實現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促進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構建現代和諧校園與社會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和挫折,還可以使人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輕松自然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改革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德育改革的重要環節。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擴大了傳統道德教育的範圍,而且因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側重於預防和引導,並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與學生平等交流,所以為學生創造了自由的精神空間。
二、主要內容
1,學生心理健康維護
這是壹種針對全體學生,通過常規教育訓練,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包括智力訓練、學習心理咨詢、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培養、自我心理培養指導、性心理教育。
2.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矯正
(1)這是對少數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行為矯正訓練的教學內容,大部分屬於矯正的範疇。具體包括學習適應問題的咨詢和調整,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註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懼癥、厭學等;
(2)情緒問題的調節與咨詢,如抑郁、恐懼、焦慮、緊張、焦慮:常見行為問題的咨詢與糾正,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身心疾病的治療與糾正,如神經衰弱、失眠、神經性強迫癥等。
擴展數據:
學校健康教育的實施應當根據兒童青少年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采用不同的內容。
1.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求知欲強,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健康教育的內容。小學健康教育的重點是:生長發育知識、良好行為和生活習慣的形成、預防兒童常見病知識、預防意外傷害知識、飲食營養知識。
2.中學階段:初高中的青少年大多已經進入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點是:青少年生長發育知識、性知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知識與技能、心理健康知識、環境保護、預防意外傷害、急救與互救、拒絕吸煙、不吸煙、不飲酒、預防艾滋病知識與技能等。
3.大學階段:大學生是青少年向成年人的過渡期,也是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塑造期。大學生健康教育的重點是:除日常保健知識外,還包括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安全性行為、預防艾滋病的知識和技能。
參考資料:
心理健康教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