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上的紅色印記——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傳承紅色基因紀實(二)
春寒料峭,新疆軍區某紅軍師的戰車隆隆作響,再壹次在高原上行進,喀喇昆侖之巔矗立著戰旗。62年前,該師先輩奔赴雪域高原,住帳篷、住荒地、睡風、攀冰、臥雪,在西藏艱苦奮戰20年,保衛和建設了西南邊防。
如今,新時期紅軍師官兵自覺發揚老壹輩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爭天搶地,艱苦奮鬥,在雪域高原修營地、打井;研究新裝備、新戰術;幫助駐地群眾,為駐地村黨支部排憂解難,以大無畏的勇氣在生命禁區捍衛國家主權,守護人民安寧。
生命禁區打造“高原綠洲”
初春,喀喇昆侖高原的寒冷已經不遠,窗外寒風依舊呼嘯,滴水成冰。
散落在海拔4000多米的某紅軍師露營地,綠意盎然,溫暖如春。訓練歸來的官兵們正舒適地吸入著與平原地區含氧量相同的新鮮空氣。官兵宿舍門口擺放的壹排排分散制氧機已經開始工作。每個分散式氧氣發生器可以在幾分鐘內將氧氣濃度提高到90%以上。十幾平米的板房,只需要半個小時,房間裏的氧氣含量就能提高壹倍以上。
高原駐訓以來,全師官兵自建陽光板房,挖保鮮菜坑,打淡水井,裝氧氣擴散機,解決了取暖、吸氧、吃新鮮蔬菜、喝健康水等諸多問題。
如果妳有痛苦,不要談論它,努力去解決它。90年來,紅軍師從壹個艱苦地區走向另壹個困難和危險更多的地區。
該師某團三營政治工作部主任雷斌說:“是官兵們傳承了紅軍師的‘艱苦奮鬥’精神,在生命禁區築起‘高原綠洲’,在最艱苦的地方紮根。”
1979年,該師從西南邊境向西北邊境移動。進疆初期,沒有房子,沒有樹,部隊只好挖個窩,暫住在民房裏。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全師官兵從零開始,在荒無人煙的戈壁和飛沙走石的百裏峰地區建設新家園,自建營房,使營區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故事,精神是永恒的傳承。在這片神秘而遼闊的最接近天空的土地上,40多年後的今天,紅軍師的官兵們正踏著先輩的足跡,披星戴月,聽風而進。
剛到宿營地,迎接我的是沙漠、戈壁和沙塵暴...在三營士官趙心裏,這段“帳篷記憶”讓他終生難忘——
剛到高原時,因為條件差,不得不住帳篷。風總是毫無征兆地卷著沙石,沙石塞滿了帳篷。吃飯的時候,灰塵會透過帳篷蓋在桌子上,白米飯上也會蒙上壹層淡淡的沙子。趙開玩笑地說,這是藏西秘境送給他們的“土特產”。
挖坑打地基,蓋板房,打井,修菜坑...在這個“風吹石頭,氧氣不夠吃,六月大雪,常年穿棉襖”的雪域高原,官兵們抗擊風沙,抗嚴寒抗缺氧,以大無畏的勇氣紮根在生命的禁區。
血濺在凍土上,很快就消失在泥土裏...挖地基時,趙猛揮鐵鍬,右手食指指甲不小心被掀翻,但現場依然安靜,沒有出現騷動。他獨自回到帳篷,塗上碘伏,裹上紗布,扛起鐵鍬,悄悄回到“戰位”。
雖然辛苦,但是還沒到黃金的時候,很難吹出瘋狂的沙子。現在,三營營擁有宿舍、自習室、浴室、餐廳、氧吧五位壹體。室內溫度即使下雪滴水成冰也能保持在15左右。
“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不可能在高原戈壁灘紮根的。”三營教導員李俊立說,從戈壁灘到生命的綠洲,官兵們克服了高原反應、飛石飛沙,就是憑著艱苦創業的精神,哪怕臉上皸裂發紫、手上結皮結繭,也要堅守在邊防線上紮根。
轉型、重塑與堅守“紅色家族”
紅軍師自成立以來,壹直以苦難為伴、以苦難為榮、以苦難為樂。先後重組35次,變更10多次。每次從壹個困難地區轉移到另壹個困難地區,都更加困難。然而,無論走到哪裏,官兵們總是鬥誌昂揚。
40多年前,該師從西藏轉戰新疆,從世界最高的屋脊到最低的盆地,從銀裝素裹的寒極到高溫酷暑的“火洲”。官兵們在沒有瓦、沒有房、沒有樹的條件下,冒著風沙、烈日、酷暑奮戰,在戈壁灘上簡易搭建起自己的營房。
據悉,該師歷經10次調整搬遷,部隊官兵即使身處難以想象的困難,也要保住自己的“紅色家庭”。這些銀元壹直在南北方跟部隊打仗,壹個都沒丟沒壞。
創業更重要。紅軍師壹代代官兵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把紅軍師建設得枝繁葉茂。該師財務科科長李磊介紹,近年來,該師著眼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重視科技促訓,集中財力建設了通信訓練場、炮兵綜合射擊訓練場等壹批訓練場地。改革轉型以來,該師把錢花在了刀刃上,潛心研究合成作戰,樹立了信息優勢、體系對抗等現代作戰理念。經過兩年的磨合,解決了很多制約戰鬥力生成的問題。
走進該師作戰指揮中心,大屏幕上的指揮界面可以實現指揮專網、軍地綜合網和互聯網的相互融合,可以在不連接三網的基礎上實現跨網安全融合,大大優化了作戰指揮流程,提高了指揮控制效能,真正實現了戰鬥力從科技上來。
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上,有壹次舉行了壹場攻擊演練。
“火力要素沖擊‘敵’前沿工事,裝甲突擊車迅速開道!”該師某團三營營長錢利民和幾名營級參謀指揮步兵、炮兵、工兵等10余個兵種部隊,密切配合,對“敵”實施精確打擊。
壹年前,三代主戰裝備列裝。如何讓新裝備盡快形成戰鬥力,成為官兵們的新課題。面對沒有專業人才、沒有組訓指導、沒有操作規範的困境,營長錢利民帶領官兵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改革組訓模式,創新戰法訓法...
制定完訓練計劃已經是淩晨兩點了。對於錢立民來說,這只是壹個普通的夜晚。自去年2月上任以來,他無數次被戴嶽帶回家中,星月照亮的夜歸路成為他“轉型突擊”的見證。
據錢利民介紹,為了搞好新裝備的訓練,他們成立了凱旋營工作室,在實踐中編寫了4套教程,整理了多套專業訓練的理論成果和戰術訓練的規範成果。
“改革強軍對軍隊來說是轉型重塑,對個人來說是‘鳳凰涅槃’。全師還有很多人和我壹樣全身心投入訓練。”錢立民如數家珍:王林東,炮兵技師二級軍士長,致力於科技攻關,多項成果推廣應用,被評為“紅軍師十佳模範士兵”;車管站站長張凱潛心研究步兵戰車性能,編制的步兵戰車教材成為訓練中的有效指南,去年榮立二等功;女兵魏潤在靶場百步穿楊,被新疆軍區和所在師評為“優秀射手”。
在高原訓練中,該師著眼於生成戰鬥力,多措並舉,切實可行。無人作戰研究、武器效能驗證、小系統聯訓、“三戰”研究等壹系列行動正在喀喇昆侖腹地如火如荼地展開。
愛民敬業寫魚水情
壹個陽光明媚的冬日,藏西日土村村委會大院裏氣氛熱烈。村民們對每月壹次的軍民聯合升旗儀式感到非常興奮。
紅軍師到高原訓練以來,經常組織官兵到村裏走訪送藥,慰問幫扶,開展* * *建設活動。
前不久,紅軍師某連黨支部書記雷雙佳率先與日土村黨支部結對子。他在休息時間走訪日土村時,發現日土村黨員身體虛弱,每月初壹都要參加升國旗的活動。雄壯的國歌響徹雲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現場村民行註目禮,全體官兵舉手。場面嚴肅而肅穆。
雷雙佳在接到幫扶施工的任務後,發現技能培訓機構少,於是在征得上級同意後,利用自己所在公司駕修的優勢和特點,每月組織駕駛技能和修理技術培訓班,為適齡村民提供免費汽車駕駛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
同時,將部隊先進的工作經驗和制度傳遞給村黨支部,提高其黨建工作水平,逐步拓展其綜合職能,將黨員教育、信息傳播、政策宣傳和實用技術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強化黨員使命,全面提高團員綜合素質。
年底,公司黨支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受援村黨支部的當地情況,提出了幾點建設發展建議。通過技能和物質的支持,幫助其逐步向小康目標邁進。
得到幫助的藏族村民格桑·石卻高興地說:“解放軍來了,給我們做了很多好事。他們是我們的守護神。”
藏漢之間,語言不通影響不了他們和駐地藏民之間的魚水之歡。官兵們利用語言翻譯機幫助相互交流,向藏民介紹自己,並為藏民表演合唱歌曲《寸土寸金》、軍拳和刺殺操,讓藏民了解邊防戰士保衛祖國的堅定決心和信念。
“紅軍長征經過藏區時,藏族同胞主動給紅軍送青稞、鹽、紅糖,冒著生命危險運送糧食和物資……”在軍民學習黨史主題活動現場,某合成營教導員王文卿講述了藏族和紅軍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深深感動了官兵和村民。下課後,藏民給孩子獻上哈達。
該師領導介紹,熱愛人民、幫助人民是紅軍師的優良傳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愛民惠民進藏家”活動,就是為了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官兵服務人民、建設軍營的熱情。
部隊走到哪裏,軍民共建活動就開展到哪裏,這是紅軍師繼承的優良傳統。
65438年4月至0996年4月,該師官兵參加了國防光纜建設。施工區自然環境惡劣,地質復雜,多為硬巖、礫石、鹽堿覆蓋層,施工難度大。全師官兵在艱苦的環境中,有他們的苦,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官兵的手有血泡,有的手指變形,連筷子都拿不穩。
16北疆、南疆光纜施工,3趟死亡之海羅布泊,完成施工任務;幫扶青格達戶村、李洋村等近10個村;部隊駐地周圍的荒山披上了綠色的衣裳...“熱愛人民、甘於奉獻”的紅色基因,在紅軍師官兵的血脈中繼續傳承。陜甘革命時期,行軍打仗,嚴肅群眾紀律,不進院,不進屋,不擾民。走的時候還要打掃老鄉的院子,把老百姓的水缸裝滿水,把爐子裝滿柴火,深受群眾喜愛。他們駐紮在少數民族地區,軍紀嚴明,從不犯罪。“寧可不睡覺,不進喇嘛廟”,“葡萄不在棚架下加冕,哈密瓜田不收鞋”反映了他們熱愛人民的樸素感情。
90年來,紅軍師的戰鬥足跡遍布西部九省區,也把紅軍部隊的優良作風傳遍了西部大地。今天,這些優良作風和傳統準確地反映在該師各級官兵身上。
歷經多次風雨,依然任重道遠。新時代,紅軍師官兵接過了時代的接力棒,銳意進取。近年來,在師黨委的領導下,在脫貧攻堅、抗擊疫情、抗洪救災等方面取得了壹系列重大勝利。許多官兵被上級表彰為“擁政愛民模範”,許多連隊被駐地雙擁辦表彰為“擁政愛民模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