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西餐是健康的?
從食品營養科學的各方面來看,中國的飲食是比較健康合理的。它們是高纖維素和低脂肪糖的食物。西方的飲食往往脂肪和熱量很高,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註意健康的飲食。在保持食物的天然營養方面,所有西方烹飪方法確實優於其他方法。例如,西方人喜歡吃生菜,如蔬菜、水果和沙拉。牛排也是西方人最喜歡的食物之壹。在我們看來,牛肉應該煮熟後再吃,而在西方人看來,沒有完全煮熟的牛排才能顯示其美味和豐富的營養。他們註重盡可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營養,確實值得借鑒。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食是五谷雜糧,輔食是蔬菜,加少量肉類。這種習俗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是中原地區的主要經濟生產。但是在不同的階層,食物分配的比例是不壹樣的。所以在古代,掌權的人被稱為“肉食者”。熱食和熟食是中國人飲食習慣的主要特征。這與中國早期的文明和烹飪技術的發展有關。中國古人認為:“居水之人,其肉腺為草質,即檀香。”熱食、熟食能“去腥、去燥、去檀香”(《呂春秋本末》)。中國人的飲食向來以食譜廣泛、烹飪技藝精湛而著稱。有壹本書上說:南北朝時,梁武帝的廚師蕭炎可以用壹個瓜做出十種味道,用壹道菜做出幾十種味道。他高超的烹飪技術令人驚嘆。在飲食方式上,中國人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聚食制。食物采集系統的起源很早。從很多地下文物的發掘可以看出,古代的炊室和美食聚集地是統壹的。烹飪室在房子的正中央,上面天窗冒煙,下面著火。在火上做飯時,食客們聚集在火的周圍。這種古老的采集食物的習俗壹直延續到後世。集食制的長期流傳,是中國在他的飲食中強調血緣和家庭觀念的體現。最能體現這壹點的特色飲食,就是我們經常壹起吃的火鍋。西方人喜歡小而精。對於烹飪食物來說,營養和美味是他們的出發點和歸宿。他們盡力開發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狀態下的營養差異,從時間、空間、溫度、濕度等細節,從物理和化學的角度烹飪美味。吃飯的時候,壹個人用刀叉吃。到現在,雖然沒有衍生出其他派系,但是依然可以對抗中餐師。西式烹飪講究營養而忽略味道,至少不是以享受味道為首要目的。他們吃冷飲,冰鎮的酒裏加冰塊。遍布舌頭表面的味覺神經壹旦被激冷,就大大失去味覺敏感度,逐漸變得無法分辨味道。血淋淋的牛排、白魚、白肉、生蔬菜、煮豆子、煮土豆,都反映了西方人對味道的忽視。臺灣省的壹組數據可以反映出中西美食的相互影響。根據臺灣省“農委會”公布的臺灣省糧食供需統計,臺灣省民眾正在少吃米飯,多吃蔬菜和肉類,日均熱量攝入高達2882卡,比衛生部門公布的需求值高出三分之壹,脂肪攝入偏高。“農委會”根據去年臺灣省的糧食生產與供應,預估臺灣民眾的飲食趨勢,發現臺灣省民眾的糧食消耗量日益減少,過去十年每人每年糧食消耗量減少8.4公斤。其中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大米,年人均大米消費量僅為49.1公斤,比十年前減少了11.6公斤。意大利面的消費量迅速增加。小麥人均年消費量已達36.9公斤,比十年前增加了8公斤,而臺灣省的小麥全部靠進口。臺灣省居民的蔬菜消費量也在增加,人均年蔬菜消費量高達112.3公斤,比十年前增加了14.2公斤。水果消耗量也高達143.3 kg。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年會吃255.5公斤的果蔬,壹個月21.3公斤。米粉的減少有所增加。對於中國來說,米粉是中國人的主食,而主食的減少相對於肉類和蔬菜壹直保持增加,這說明中國的飲食更加健康合理,而西方的飲食往往脂肪和熱量高。吃太多肉也會帶來壹些不好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