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

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

連續下雨

帶來三方面的損失

婺城區長山鄉石門村倪誌芳,18歲開始養蜂。她今年50歲,養蜂32年了。見到記者時,倪誌芳抱怨道:“養蜂是個靠天吃飯的行當。今年是我養蜂這麽多年遇到的最糟糕的天氣!同行都虧了,唯壹的區別就是虧了多少的問題。”

倪誌芳養了140多箱蜜蜂,是壹個中等規模的專業養蜂人。他說,惡劣天氣給農民帶來的損失主要來自三個部分。

首先,蜜蜂的數量減少了。蜜蜂非常衛生,從不在蜂箱裏排泄。但是雨天和低溫讓蜜蜂無法外出。“我壹飛出去,翅膀就濕了,經常掉地上凍死。”不能出門的蜜蜂不得不把排泄物留在肚子裏,這樣會讓它們脹大,很容易死掉。同時,低溫也影響了蜜蜂的繁殖。去年這個時候,壹只蜂蜜脾的蜜蜂,60~80天就能繁殖出壹整箱蜜蜂,而今年估計至少要20天才能達到這個規模。如果陰雨天氣持續,繁殖季節將會推遲。

第二,成本增加了。往年這個時候,油菜花已經開了。然而今年寒冷多雨,油菜花花期推遲,蜜蜂無處采蜜。農民不得不人工餵養蜜蜂。飼料主要是花粉和糖。以壹箱蜜蜂為例。從今年年初到3月初,倪誌芳每箱蜜蜂增加了1.5 ~ 2.5公斤花粉和10公斤糖的飼料量,相當於每箱蜜蜂增加了130 ~ 140元。僅此壹項,140箱蜜蜂將增加成本1萬元以上。

第三,產量減少了。養蜂人的收入主要來自蜂蜜和蜂王漿。沒有花源,蜜蜂采蜜,變成無源之水;蜂王漿是蜜蜂繁殖幼蟲的食物。成年蜜蜂由於營養問題,身體虛弱,無法正常繁殖,也沒有蜂王漿。去年這個時候,倪誌芳的蜜蜂已經開始產蜂蜜和蜂王漿,今年卻壹滴蜂王漿都沒收獲,又是65438+10多萬元的虧損。

倪誌芳說:“這壹增壹減,保守估計損失兩萬多元。”

金華蜂農經濟損失654.38+0908萬元。

在金華市畜牧獸醫局,最近20天幾乎每天都接到養蜂人的求助電話。

金華是蜂業生產大市,蜜蜂養殖總量占全省的1/4。目前,全市從事蜜蜂養殖的有5500多人,人口28.87萬人,年產值2.93億元。目前縣市的蜂群只有去年同期的壹半。據統計,全市失蜂戶飼養蜜蜂5.3萬余只,平均蜜蜂損失率45%。按照每箱蜜蜂800元計算,今年極端天氣給我市蜜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08萬元。

“這些只是加入蜂業協會的農民的舉報。持續的低溫陰雨天氣給我市養蜂業造成了很大損失。”市蜂業協會秘書長華說。

華介紹,養蜂業以輪飼和露天飼養為主,基本看天氣。天氣直接影響養蜂的收成,是壹個高風險的行業。因此,2007年底,市蜂業協會組織東陽、武義、靳東、婺城等地的200名蜂農,制定了有針對性的《金華市養蜂業風險救助辦法》,並設立了風險救助基金。風險救助金壹半來自蜂農繳納的會費,壹半來自省蜂業協會。“但是,這個《辦法》規定,風險救助金的適用範圍只包括運輸途中突發的洪水火災、車禍等自然災害,不包括長期低溫陰雨天氣。因為救助基金有壹半來自省蜂業協會,省協會不修改,市協會也不能修改適用範圍。”

在華看來,降低蜂農風險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實行政策性農業保險。他舉例說,近年來政府出臺了各種保護和穩定畜牧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能繁母豬和奶牛相繼開展了政策性保險。比如能繁母豬的保險,每頭母豬1,000元,保險費60元。除欠發達縣和海島縣外,60元的保險費由省級財政承擔20%,地方財政承擔60%,農民承擔20%,即12元。

如果將蜜蜂也納入政策性保險,保險費將主要由省、地方財政和蜂農共同承擔,蜂農抗風險能力將大大增強。2010南方的大雪低溫陰雨天氣也給養蜂人帶來了不小的損失。蜂業協會曾就蜜蜂參加農業保險壹事與相關保險公司協商,但無果而終。

蜂農希望將養蜂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範圍,但對於很多禽農來說,政策性農業保險賠付標準低成了他們的壹塊心病。2009年,武義縣開始對家禽業實行政策性農業保險,武義縣肉雞養殖戶鐘飛德也上了保險。

但幾年後,鐘斐德和他的同事們逐漸選擇退出保險。鐘斐德說,這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政策性農業保險賠付低。根據相關規定,武義的家禽政策性農業保險,政府補貼55%的保費,養殖戶支付45%的保費,即每只雞支付0.14元。“自己支付的費用不高,但賠償金額也不高,而且條款還規定10天內死亡的雞不在賠償範圍,15天內死亡的250多只雞必須納入賠償範圍,這250只雞只有100只得到賠償...按照這些標準,農民得到的補償並不多。”到今年,由於參保率不夠,武義取消了政策性農業保險中的肉雞養殖保險。

政策性農業保險推廣到更多農業行業的難點在哪裏?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PICC錦華分公司副總經理杜清華。據了解,我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由我市多家保險公司組成的保險主體承保,其中PICC錦華支公司承擔77%的份額。

杜清華表示,總的來說,各級政府對農業政策性保險都非常重視,對保險的補貼逐年增加,覆蓋的品種也在增加。目前公司開展的農業政策性保險產品有生豬、水稻、油菜、西瓜、淡水魚、公益林、家禽等。今年小麥保險等保險產品新實施。在我市,目前執行較好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是能繁母豬的。2008年,全市開始全面推開。去年底,共承保生豬60075頭,承保7292戶,承保率超過90%。

至於某個農業行業能否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範圍,杜清華表示,不是由壹家保險公司決定,而是由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協調小組辦公室綜合考慮,比如保障範圍就是壹個重要因素。目前省內區域性農業產業眾多,是否對壹個農業產業進行政策性農業保險,必須考慮產業規模有多大,涉及面有多廣。只有達到了保險覆蓋的要求,才能實行財政補貼。

另外,政府對不同農產品的補貼是不壹樣的。像大米,中央財政保費補貼35%,省級財政保費補貼32%,縣級財政保費補貼26%。據計算,水稻政策性農業保險,各級政府已支付了93%的保費,農民只需支付7%。相比之下,對於雞鴨等家禽養殖,沒有中央財政的保費補貼,農民自己掏腰包的比例比較高,會降低他們參保的積極性。對於部分肉雞養殖戶反映的賠償低的問題,杜清華表示,我市的保險公司都是按照浙江政策性農業保險* * *同體雞養殖保險條款執行的,只有政府補貼多,養殖戶才能獲得更多的賠償。

而且種植和農戶普遍比較分散,保險公司農業業務的理賠成本也比較高。特別是養蜂隨著花期在全國流動,損失很難確定。而雞鴨鵝等家禽養殖的標準化程度不如養豬場,限制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

杜清華認為,要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作用,必須不斷加大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力度,通過政策引導和推廣,調動種植戶和農民的積極性,使政策性農業保險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