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從“心”到“新”

從“心”到“新”

5月26日、27日,中小學心理健康優質課復賽分別在天壇路小學和實驗中學舉行。小學組和初中組的優秀代表給我們展示了六堂精彩的心理健康課。

聽完課,在常誌強主任的組織下,評委、選手、講師被打亂,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激烈的討論。這種討論形式讓我們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感受更深,收獲更多:

壹,小組合作在心理健康課中的應用

1.最好是四人壹組工作;

2.討論要有標準:時間、內容、方法要向學生講清楚,組織者、記錄者、報告者要讓學生合理分工;

3.壹節課可以討論多次,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是組織者、記錄者、報告者;

4.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參與指導,最好是分組指導;

5.小組討論結束後,要分組匯報,每次小組匯報後,教師要根據需要適當補充。

小組討論的好處是:小組討論的問題或方法更全面;小組討論的方法是著重引導壹個小組解決壹個問題;小組報告結束後,老師還要根據小組發言做壹個建議和總結。整組討論後,學生課堂上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原因和對策就出來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和表達,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在我們分組討論“易中考”這門課時,王老師認為,學生在課堂上寫完交心卡後,可以隨機抽取盡可能多的卡片,然後讓其他同學幫他出招,出謀劃策。王老師在小組討論後認為,可以把收集到的卡片貼在黑板上,不必要的煩惱貼在左邊,最想解決的問題貼在右邊,然後隨意丟到小組裏,集思廣益,解決問題。或者讓學生認領卡,把課還給學生。這樣群報就起到了資源共享的作用,大家可以充分共享!我們真正體驗到了什麽是小組討論,如何在課堂上運用。

二、心理健康課各環節的要求

備課

備課時要註意學生之間的差異,通過具體的調研和數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類型的學生性格和家庭背景不同,導致他們呈現的問題也不同。以“輕松應試”這壹課為例。老師會在考試前問學生擔心什麽。學歷好的學生,害怕達不到父母或老師的要求,讓父母失望;不同性格的學生在面對考試時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緊張。教師備課時要考慮不同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預設時要考慮每個孩子的差異。

(2)進口

1.導入的遊戲或者預熱不要太長。熱身後,盡快切入本課主題,及時拋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2.導入還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更好的走進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壹個有良心的人,平時多向學生收集素材。比如“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這壹課,可以捕捉到學生在沖突、互助、榮辱、批判、不公中的情緒和表現。收集好素材再做剪輯和後期處理。作為舶來品,肯定會引起同學們更* * *的唱衰。

(3)課堂活動

1.關註課堂的生成。我們習慣於引導學生跟隨我們的想法。比如,我們要學生說我們預設的“高興”,學生可能會說“欣喜若狂”、“高興”、“激動”等詞語。這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設,所以我們會壹直引導學生在預設上說出來,導致很多學生不敢開口,害怕回答的內容和老師的預設不壹樣。我們更需要關註的是類的生成——這是類的起點。

2.引導學生分析原因,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原因,會比老師直接給出妙招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學生知道自己拖延的原因或者考試緊張的原因後,解決問題會更有效。

(四)總結與拓展

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和小組匯報後,老師往往無法自己總結。這時候讓學生說(分門別類)——妳通過這節課經歷了什麽?妳得到了什麽?妳以後會往哪個方向努力?還可以指導學生課後拓展,繼續做,比如“告別拖延癥”,以簽到表的形式,指導學生課後運用21天習慣養成法,改掉拖延的壞習慣。

三、心理品位在心理健康課中的體現

1.出發點要以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通過調查將這種需求進行分類,然後逐壹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比如,實驗中學的王麗麗老師在介紹完小王的故事後,將小王分為膽小的小王、自衛的小王、不在乎的小王、沖動的小王,巧妙地讓學生坐對位置——什麽樣的小王是“我”,然後讓學生分組合作,尋找不同小王的解決方案。

2.課堂上的活動要讓學生體驗到心理矛盾和沖突(師生、同伴、親子關系)的不良影響。學生只有真正體驗到這些不良影響,才會有解決問題的需求;這也是心理課和道德課最大的區別。心理課就是讓學生充分體驗,讓他在體驗中體會和感受!

3.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小學生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學生有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原因。

4.借助壹定的心理學技巧,探索和解決學生的問題;這實際上對我們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在拓展環節中,要運用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形成習慣,從而提高心理素質。

壹堂心理學課不可能壹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其實我們班只是給同學們指明了方向。重要的是他要在課後繼續努力,堅持這個方向,才能取得壹定的成績。

從心理健康優質課初賽到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再到本次優質課復賽,常主任壹直在強調,教師要關註學生,課前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驗和分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壹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這是所有心理健康教師今後努力的方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幫助別人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