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物”如何“得寵”
寫完《孝順是美好的》這篇文章,我還有話要說。
在曾國藩的“八書”家訓中,第三個“書”就是“討親戚歡心”,意思是伺候父母最根本的是讓父母開心。曾的話是對的。誠然,“親近家人”就是孝順,但這種“得寵”無疑才是孝順的本質。
《二十四孝圖》講的都是我們古代人的孝道故事,但諸如“郭巨埋子”、“勒死老虎救父”、“臥冰求鯉”、“肆意蚊滿血”、“哭筍”之類的案例,顯然是違背常識的,指望父母為子女擔憂而不是高興。“老萊子打遊戲招待親戚”應該算是“討喜”的壹個標本,但也太矯情了,難以效仿。
看來,如何讓父母真正“開心”確實有道理。
根據我的經驗,要讓父母真正“幸福”,就要學點心理學,知道父母在想什麽,期待什麽,擔心什麽。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希望孩子成功,女兒成功,希望壹代比壹代強,而不是看到家裏的敗家子和孫子。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如願成人成才,無疑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也是最大的幸福。
有的父母內心並不老,退休後還想做生意。孩子們是贊成還是反對?我認為,如果可能的話,當然應該優先支持。壹旦父母看到還有余熱可以發揮,覺得自己還有用,那種成就感只是“討好”嗎?
我們知道,父母是從過去走過來的人,有很多過去的痕跡。雖然壹些舊的習慣和觀點是落後的,但是對錯並不重要。孩子們不能總是用現代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否則,父母會感到羞恥和不高興。
我的父母年紀大了,行動遲緩,步履蹣跚,無法行走。也許妳會不小心摔了個盆,撞了個碗。這時候作為孩子的第壹反應應該是安慰,而不是責罵。只要孩子壹副厭惡或者嫌棄的表情,就足以讓父母心碎。
父母年紀大了,反應也會相應的遲鈍,可能會前言不搭後語,或者在說話的時候思維被打斷。孩子不嘲笑,不責備,這是父母自己不希望的。如果妳嘲諷或批評太多,妳的父母會不高興。
老骨頭的父母很守舊。經常生病吃點藥可能會成為壹種慣例,有時還會不小心受傷。孩子除了要全心全意的為他們治療,還要想辦法讓他們走出疾病的陰影,讓家庭的陽光擺脫心中的陰霾。
父母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壹輩子吃了太多的苦,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了世事變遷,習慣了妳將何去何從,可能情感上已經麻木。孩子要學會善於調動自己的情緒,撥動自己快樂的神經,多做壹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不要鄙視壹些“老幼”“老頑童”的父母,好像他們都成了“老人”。並不是他們想模仿孩子的行為,而是他們會玩得開心。這些老人和傻瓜壹樣聰明。他們夢想著返老還童,也許真的會年輕。
父母壹般都是戀舊的,不要隨便處理他們的舊東西,不要隨意打斷他們的舊回憶。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曾經壹臉陰沈。他們壹提起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眼睛頓時壹亮,精神也回來了。
現在空巢家庭越來越多,尤其是孤寡老人,那種孤獨感很強。子女不要認為定期給父母寄點錢,或者過年去看望父母就是孝順。父母多麽希望孩子在身邊,這才是他們最開心的。
當然,也有壹些喪偶家庭。當鰥夫有了第二個妻子,或者寡婦又死了,孩子們雖然對死去的父親或母親有很深的感情,但逝者已矣,生者還得好好活著。這個時候,支持老人大膽邁出這壹步,是對生者和死者最大的安慰。
父母也有缺點,有些可能還是壞習慣。孩子只能溫和的勸說,卻不能把命令之類的難聽的話加起來,或者在人前不顧面子。那樣不僅達不到目的,還可能導致抵觸情緒。彼此矛盾,隔閡產生,代溝形成時的喜悅在哪裏?
以上這些,我認為都屬於“精神贍養”的範疇。
在“124”家庭結構占主導地位的現代社會,年輕壹代,甚至是80後的獨生子女,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下,但大部分還是自覺孝順父母的,不孝不順從的畢竟是少數,這讓作為父母的千千感到欣慰。如果能在“討親戚歡心”上做些努力,不至於在不經意間讓父母“生氣”“不那麽開心”,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試想壹下,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天天“戀愛”,那麽讓父母無所適從的事情就不會發生或者減少,父母也會最大限度地遠離抑郁癥、自閉癥、神經癥、阿爾茨海默病,健康長壽也就順理成章了。
( 2017 3 22 )
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