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中醫所指的七情是什麽?它對應的臟腑和五行有什麽關系?求詳細解釋

中醫所指的七情是什麽?它對應的臟腑和五行有什麽關系?求詳細解釋

七情是指人的七種情緒變化,包括喜、怒、憂、思、悲、懼、驚,可以概括為喜、怒、憂、思、懼五種情緒並與五臟相匹配。七情學說是中醫病因病機的重要理論組成部分,也是現代中醫心理學的基本組成部分。早在《內經》中,陰陽應象是壹個大理論,它說:“天上有四季五行生長和聚集,產生寒暑和燥濕風。人有五臟轉化五氣,產生情緒、煩惱、恐懼。所以,氣怒傷氣,寒暑傷形。這是最早的五氣致病的記載。後來到了宋代,陳武宣在五氣之外加了悲和驚,成為七情。七情是人體臟腑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與五臟密切相關。它們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七情是地球生物圈中人類特有的。人是壹個非常復雜的有機體,他是宇宙萬物的靈魂。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在與疾病的鬥爭中,人類已經認識到人體本身就是壹個天然的藥物倉庫。在《本草綱目》中,人力資源部第五十二卷記載有近三十種人體物質用作藥物。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七情主要被解釋為七淫(指七情過盛),實際上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這裏重點介紹壹下人體內的另壹個自我藥療系統——七情。七情正常活動不影響人體健康,但能調節人體自身平衡。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情誌變化,引起各種心身疾病,損其盈而補其不足,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以至於現在有人提出“最好的醫生就是自己”。七情如藥,用多了害人,用得好了益人。七情以後再單獨闡述。

幸福的

喜為七情之首,心為五臟之首。七情各有因,都與心息息相關。心是君主的官,是精神活動的主宰。除了太高興和太悲傷,憤怒、擔心、思考、悲傷、恐懼和震驚都會傷害心臟,心臟會受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中醫有雲:“主身不明,十二官危。”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密切相關。快樂可以緩解正常情況下的緊張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平和,所以有“快樂緩慢”之說。但過度的喜悅會損傷心智,導致心臟疾病,如疲勞、出汗、胸悶、心悸、失眠、註意力不集中,甚至精神錯亂、語無倫次、笑中無常、行為異常等。許多現代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中風和壹些精神疾病,都與過度欣快有關,尤其是中老年人。五行中,心屬火,水能克火,說明喜悲(包括中醫的腦功能)和恐懼大於喜悅,也就是說適當的恐懼可以制約過度喜悅引起的病理變化。

現代醫學認為,過度喜悅是壹種強烈的刺激。大腦受到這種刺激後,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體溫升高。如果超過了人的適應能力,就會造成身體的紊亂。

第壹種情況,清代醫學家余在《道德草》中記載:“從前有新富,立即洋洋自得,含笑而死。”

案例2:最近,喜劇演員馬季、侯和都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

第三種情況,我們都知道《儒林外史》裏有這樣壹個故事:金範從小到大舉了壹個例子,不知道考了多少次,但是壹直沒考上。生活貧困,被人看不起,特別是他的嶽父對他非常殘酷,金範非常害怕他。金範晚年得了獎,卻“喜憂參半”,精神失常,壹喜變成悲。後來有人跟他說,恐懼勝於喜悅,建議他先恐嚇壹下平時害怕的人,然後才能解除恐懼。他嶽父嚴厲斥責:“該死的畜生,妳贏了什麽?”?那份報告是謊言。“壹記耳光把金範打醒了,他的瘋狂不會有什麽問題。

案例四:清代名醫許靈芝,因喜而悲,是新中國的冠軍,他也采用了以恐懼戰勝快樂的方法。許對他說:“如果妳病了,七天後妳就會死去。”冠軍受到了驚嚇,冷靜下來,他的過度喜悅被中和,得到了解脫。他只病了七天就痊愈了。

在上述案例中,馬季、後、等名人都過著優裕的生活,無憂無慮。如果他們接受了心理學家的治療,他們可能會被允許成為醫生、探險家和殯葬工作者,所以他們恐怕不會在那壹年英年早逝。

憤怒的

憤怒是肝臟的野心,與快樂相反。中醫認為,肝主排泄,調節人的精神和情緒;愛文章,恨抑郁。肝就是臟,容易生氣。憤怒是人的欲望和需求被壓抑,壓抑之火向外發泄的壹種表現。在壹定的情況下,壹點生氣可以產生壹定的快感,有利於肝膽中的氣的暢通,使人體更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緒活動,達到氣血平和。人在生氣的時候,會無法發泄自己的憤怒,容易出現:孤僻不開心,抑郁不開心,多愁善感,憋氣喘不過氣,嚴重的時候精神錯亂。如果過於暴怒,就會出現頭暈、頭痛、面紅、瘦昏厥(指因精神刺激而出現陽亢,氣血逆氣而行,以致血滯於頭,突然昏厥的癥狀)。所以該生氣的時候就生氣,只是不要太過分。

現代醫學認為,人在抑郁時,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暴怒和抑郁會引起腎上腺素分泌異常,損傷肝臟,從而誘發肝病或加重原有肝病。情緒抑郁造成血瘀,影響肝細胞的再生和肝臟的代謝能力,不利於肝病的恢復。這也驗證了中醫怒傷肝的理論。

五行中,肝屬木,木能克土。怒傷肝,悲勝怒,也就是說適當的悲傷可以制約過度憤怒引起的病理變化。

案例壹:《三國》中周瑜的故事家喻戶曉。壹口氣周瑜:赤壁之戰後,第二年,周瑜去奪荊州,諸葛亮先取。周瑜:周瑜想把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扣留劉備,逼諸葛亮交出荊州。不料諸葛亮用了壹招,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三瑜:周瑜懇求劉備償還荊州之弊,並領兵進攻未果。周瑜生氣了,嘆道:“既然亮了,又何必生呢?”他吐血而死。根據這個故事,諸葛亮知道周瑜心胸狹窄,壹招兩式被三種氣激怒,暴怒傷肝,肝氣噴血。如果這個時候周瑜家裏發生了什麽傷心的事,也許周瑜就不會早走了。

第二種情況,漢武帝在位期間,說是武帝的奶媽在宮外犯法。武帝壹怒之下想對付她,奶媽向東方朔求助。東方朔說:“這不是嘴唇和嘴唇之間的爭論。如果妳想獲救,只要壹直回頭看著武帝,在即將被抓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什麽。這樣做也許還有壹線希望。”當奶媽來到武帝面前時,東方朔坐在她旁邊,於是東方朔對奶媽說:“妳真笨。現在皇帝長大了,妳要靠妳的奶去哪裏餵他?”武帝聽了,臉色變得淒然,馬上赦免了奶媽的罪。這是壹個以悲抑怒的故事,不然漢武帝的奶媽就死定了。所以張子和《儒林外史》都有:“哀能治怒,以哀之言感之。”

第三種情況,在《景嶽全書》三十六卷雜證莫新篇* * *中有記載:如延吉因怒而病死昏厥,延誤救治,後又聲稱自己有生命危險,假裝需要艾灸才能治好。延吉知道艾灸不僅會引起疼痛,還會損傷面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所以,那就轉向悲傷吧,悲傷是氣的消除,胸中的怒氣就會化解。這樣就克制了憤怒,消除了憤怒引發的疾病。張景嶽還告誡醫生:“如果遇到這種,壹定要加詳細的試驗。”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憤怒過度會導致人體氣機紊亂,首先損傷肝臟,然後是內臟,失去協調統壹,血液循環不暢,瘀血阻滯,疾病眾多。治療這類疾病,調動體內的自我調節功能(自我藥療系統),用悲痛來控制憤怒,從而達到無藥自愈的效果。

擔心

憂為肺之誌,肺之悲,氣之郁。中醫認為肺主氣,過度悲傷會導致肺氣郁結。臨床上有呼吸急促、聲音低沈、呼吸急促、咳嗽、胸悶、呼吸粗重等癥狀。但經常傷脾,引起食欲不振。過度悲傷消耗肺氣。抑郁癥使人情緒低落,情緒低落,還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嘆氣吞咽、精神萎靡等癥狀。五行中,肺屬金,火克金,肺悲勝憂。憂慮導致氣滯,而快樂導致脈搏放松,這意味著適當的慶祝可以限制過度焦慮引起的病理變化。

案例壹,我們都很熟悉“壹杯弓蛇影”的故事。傳說有壹天,樂光設宴招待客人,大廳裏壹片歡騰。大家猜拳擊喝酒找樂子。壹位客人正在喝酒,無意中瞥見壹條小蛇在酒杯裏遊動,但礙於多位客人的情面,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了下去。此後,他壹直憂心忡忡,總感覺肚子裏有條蛇在蠕動,整天滿腹疑團,惡心反胃,最後臥床不起。後來被指出後,他的疑惑就被打開了,心裏的石頭也就被拿掉了,病也就好了。這種病雖然沒有以喜勝憂來消除疾病,但也說明過度抑郁誘發了疾病。

案例二:張《儒因憂親》醫案:西城書記聽說父親死於賊手,痛哭不已。之後就覺得心口疼,壹天比壹天疼。壹個月後,我覺得自己像個杯子,沒辦法。所有藥物都沒用,建議用燒針洗艾。病人討厭的是穿人。穿人以,適巫術於其側,正學巫術,雜以野談以逗,病以笑,背以墻。第壹天或者第二天,老公就和我分開了。戴仁日:“內經中憂則氣,喜則心安。”又說“喜勝憂”,內經自有其法。張通過使病人快樂來治療因悲傷引起的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張認為,如果用針灸來治療,會給患者痛苦的心情增加痛苦,因此是不可取的。可見,中國古代的情誌勝法對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是有壹定療效的。

案例三:去某市醫院進修時,目睹了放射科的壹次醫療失誤。有壹天,兩個病人同時來到放射科做胸片,醫生先後為兩個病人做完檢查,送來報告帶走。第二天,醫生上班清理片子時,發現昨天的兩份報告有誤,肺結核患者診斷為“清肺”,清肺患者診斷為“肺結核”,三個月後,兩位患者又回來檢查。醫生驚訝地發現,得了肺結核的病人不見了,而肺部清晰的病人卻感染了肺結核。看來肺結核患者得到“清肺”的報告很高興,自然痊愈了;沒得肺結核的病人,在得到“肺結核”的診斷結果時,非常難過和沮喪,傷了肺。這充分驗證了“喜勝悲,悲在肺”的結論。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經常會遇到仕途失意,工作不如意,經濟煩惱,家庭矛盾,傷殘之痛,突發事件的打擊等等。,會導致抑郁和淒涼,產生很多心理疾病。現代心理學認為,過度悲傷會加速對老人的悼念,意誌薄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出現精神障礙而自殺。中醫在治療此類疾病和綜合癥時,往往通過治療情緒和防止悲劇的發生來取得良好的效果。

思為脾之誌,思傷脾,思致氣滯。中醫認為“思發於脾,成於心”。正常思維不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但過度思考不僅消耗悲傷,還會影響脾運化功能失調。思慮過度會導致中氣郁結,脾氣郁結,中焦氣滯,水谷不舉,但胃滯,脘腹痞滿,腹脹便溏,甚至肌肉消瘦。傷心使心衰弱,精神失養,而表現為心慌、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等癥狀。

五行中脾屬土,木如土。思傷脾,怒勝思。思則氣滯,怒則氣滯,也就是說適當的憤怒可以制約過度思考導致的病變。

案例壹,《史記》記載華佗為太守治病:太守病重去世,家人請來華佗,華佗診斷後要了壹大筆錢。太守家沒辦法,出了很多錢,華佗卻壹拖再拖,最後不辭而別,留下壹封信罵太守。太守大怒,立即派人追殺華佗。太守的兒子知道華佗的意圖,偷偷告訴家人不要抓華佗。太守聽說華佗抓不到,更加生氣。壹怒之下,他吐了幾口黑血。本來不想吐的,後來好了。這個故事在中醫界影響深遠,是典型的以怒治脾的醫學案例。

第二種情況,清代筆記小說《謝多》中有壹個故事,是兩個妙筆生花的好醫生:短吻鱷潘婉,美麗英俊,目標是壹棵勻稱的樹。他的妻子,尹,是華麗和嫉妒。潘進粘繩,粘閨房。潘有別墅。在濂溪廣場,法院門前有幾株海棠植物。每當...花放出來,放回去幫助化妝,長度和密度都合適。尹試捧壹枝花,笑道:這也是解花,老青手折,以利斌之魅。所以海棠叫華清,是潘日花禦史上的壹出戲。潘病逝後,尹痛哭流涕。在別墅裏過了壹天,海棠盛開,尹倚著籬笆,思鄉心切,突然失落,帶病回家。尹有祖的哥哥以智慧著稱,擅長畫東西。他壹聽,說:這心臟病也是,我要用心藥治。他寫了幾十個海棠,長得像潘的頭,畫了五六個妖姬,有采花的,有嗅花的,有手捧花的,有求潘生放在太陽穴上的,有跪坐的,有互擲花瓣的。畫完之後,我低著頭問了問妹妹的近況。尹什麽也沒說就流下了眼淚。惠的生日:昨天嫂子來的時候,我讓我哥畫了壹幅音樂和快樂的畫卷。我怕姐姐生氣,在哥哥那裏呆了很久。現在已經埋在骨泉下面了。希望姐姐看到原件,還給趙碧。因為這幅畫,隱帝盯著它看了很久,他的臉色突然變得難看,生氣地說:我的不幸是怎麽回事?如果死得太晚,我為什麽要珍惜?惠生假裝勸說,退卻了。因此,心臟病逐漸解決了,而且在短時間內,霍然出乎意料地康復了。他拿著自己的照片扔進火裏,監督家人拿著斧子和鋸子去別墅,把海棠樹全砍倒了。

這是壹個關於相愛的夫妻,丈夫突然生病去世的故事。他的妻子傷心欲絕,思念丈夫。她整天想著茶和飯,身體越來越瘦。雖然對她進行了多方面的診斷和治療,但都沒有效果。她哥用壹張“放音樂”的圖片激怒了她姐,然後她感覺舒服了,飲食增加了,睡眠改善了,恢復的很快。這真是壹幅代替好醫生的奇葩畫,太神奇了!

案例三:張治療壹位儒家富家女,因思慮過度而失眠兩年,無藥可治。張診斷雙手脈緩,為思傷脾,與丈夫商議。張某故意在女方面前認領財物,吃喝了好幾天,然後不開藥就走了。女方暴怒出汗,晚上倒頭就睡,失眠無藥可愈。這個例子說明,想多了會妨礙對人的行為活動的調節,導致正氣不支而氣滯,或陰陽不和,陽亢不與陰交而失眠。當憤怒被激起時,與之相逆的氣會掙脫積聚的氣,興奮的陽氣會因出汗而排出,導致陰陽復蘇。

案例4,“續醫案?《抑郁癥》裏有壹個典型的案例:“壹個女人愛她的母親,但她結婚了,失去了。這個女人因為想她媽媽而生病了。她精神不振,疲憊不堪,容易說謊,胸部和橫膈膜感到厭煩。她每天都很累很累,所以不應該吃藥。妳看壹下:這個病是自以為的,非藥可治。他信巫,烏陀講禍福,稱之為童蔔。因為她打著行賄的幌子讓她老公告訴她。我媽說我女兒上輩子對我有怨氣。妳出生在我的生命中,當妳傷害我時,妳殺了我。我因妳而死。現在我在陰間,我要為妳報仇。病了就是母子,死了就是仇人。丈夫對妻子說:“妳要是病了,我就去。我能拿女巫怎麽辦?”?女人答應了。所以我尋求幫助,就像我丈夫說的那樣。那婦人聽了,大怒,說:“我母親病了,卻疼我。我為什麽要考慮?”。不去想,就越得病。這也是憤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試圖激起患者突破焦慮,使患者再次改變心理狀態,以達到治愈的目的。

用憤怒克服思維的例子在中國醫案中最為常見,尤其是女性患者,這裏就不壹壹列舉了。從這些病歷中可以看出,醫生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不惜冒斬首的風險,可見醫生是壹心壹意為病人著想的。

悲哀的

愁為肺之誌,中醫在五臟搭配中將愁與憂視為兩肺。悲傷是壹種巨大的煩惱。悲傷是悲傷和憂愁的情感表達。過多的悲傷往往通過消耗肺氣而涉及心、肝、脾等臟器疾病。如耗肺氣、氣弱、意誌消沈、事事受挫,表現為氣短、胸悶、無精打采、乏力、懶惰等癥狀。當肝臟受到影響時,肝損傷會導致精神錯亂,甚至肌肉痙攣和脅肋不適。過度悲傷還會造成心氣內傷,心慌恍惚。傷脾導致胃氣郁結,消化不良,腹脹,四肢肌肉萎縮等癥狀。五行中,肺屬金,火能克金。哀莫大於心死,樂莫大於心死。快樂使脈搏舒舒服服,也就是說,適當的慶祝可以制約過度悲傷引起的病變。案例壹,人民日報報道,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受害兒童來中國治療。這是壹群在恐怖事件中幸存下來的孩子。有的失去了親人朋友,有的失去了父母。噩夢雖已遠去,但他們身上的彈痕清晰可辨,心靈的創傷依然難以愈合。由於悲傷過度,導致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肺、心、肝、脾等多器官功能失調。在海南三亞接受康復治療後,孩子們接受了“快樂療法”,打拳、書法、參觀、玩耍。壹個月後,孩子們的心理創傷得到了修復。

在案例2中,於曾經遇到壹位女患者,三個月前因為丈夫猝死而猝死。她很難過,事事沮喪,灰心喪氣,隨之而來的是氣短、胸悶、兩側疼痛、月經不調等癥狀。經檢查,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俞認為,上述癥狀是由於病人過於悲傷,如肺氣損傷,疏於調肝泄濁,失去血液的支持。我沒有開藥方,只是告訴他有空的時候多看看喜劇電影,聽聽輕松的音樂,打打牌,跳跳舞。壹個月後,患者告訴我,癥狀消失,月經正常。

案例三:金元名醫朱丹溪,有壹次遇到壹個年輕的書生,婚後不久妻子突然去世,他整日痛哭流涕,悲痛欲絕,最終病倒了。求遍名醫名藥,長期治療無效。摸了摸他的脈搏後,朱丹溪說:“妳的脈搏跳動得很好。好像已經好幾個月了。”秀才哄堂大笑,說:“什麽名醫,不分性別,都是庸醫!”“從那以後,每次想起這件事,我都會很自然地笑,還經常把這件事講給別人聽,作為奇聞與大家分享其中的樂趣。幾個月後,秀才食欲大增,心情開朗,病消了。這時我告訴他,這是用喜悅戰勝悲傷的良方。

案例四:清朝時,有壹個大人在巡邏,整天提心吊膽。幾次治療都沒有效果,病情越來越嚴重。經推薦,這位名醫前去診治。名醫聽說後,對巡撫大人說:“妳月經不調,好好調理就好了。”巡警大人哈哈大笑,道:“這是什麽名醫?我怎麽才能做壹個月經不調的男人?簡直可笑到了極點。”從那以後,每次回憶起這件事,我都是笑著樂在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變得更好。壹年後,名醫又和巡察見面,然後對他說:“妳過去得的病是‘郁氣滯’,沒有好藥。但如果心情愉快,能經常笑,氣就輕松通達,就能治好。”巡邏師傅恍然大悟,連連道謝。

人世間難免有悲傷的事情,比如親人的離去,朋友的突然離世,骨肉的分離,婚姻的不幸,都會讓人感到悲傷,導致疾病的發生。但這些疾病目前還沒有治愈的方法,因此醫生們采用了上述病例中的治療方法,並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害怕

恐為腎之誌,中醫將恐與五臟相合歸腎。俗話說“嚇死我了”是恐懼的真實寫照。恐懼是膽怯和恐懼的心理作用。長期的恐懼或突然的、意想不到的恐慌,會對腎臟的氣機功能造成損害,稱為恐傷腎。人體過於驚恐,導致腎氣不足,氣滯,大小便失禁,遺精陽痿等。恐傷腎,精氣不能奉上,於是心肺失養,水火不升,表現為胸腹脹滿、焦慮不安、夜間失眠等癥狀。

五行中腎屬水,土如水,可能傷腎,克服恐懼,但恐懼會導致憤怒。思維是壹個認知過程,可以克制各種情緒化的思維活動。人在害怕的時候,只要靜下心來思考就會消除恐懼的心理,所以即時思考可以制約過度恐懼導致的病變。

案例壹,《古今醫案七情》中說:“壹人患心臟病,見物如獅。壹川老師教他用手抓,什麽也沒看見,就愈合了很久。真的能破除謬誤,而且謬誤很難修飾真理嗎?”

案例二,《續醫案·驚世駭俗》中的醫案:“魯離治沈不遠,終日怕死,龜蔔之數皆叩,名醫之門皆使。看病壹天,盧偉吃了方子的藥,講了千言萬語,讓他放心了。第二天淩晨,他又去看病,伊巴丹10號死了。魯留在大齋,這就壯了他的膽。他指出,景山打聽谷禪師的教法,參與百日,思想安定,平安無事。吳在五五下午參觀了東瀛的亭子和山房,說起第壹次的恐懼。蓋君魚善解人意,考慮是出於肝,而非思。思則誌堅,慮則動,久則傷肝。肝血不足導致恐懼。什麽是情感?世間萬物皆不能改變其本性,惟禪定,忘內之念,究外之生命之源,不感生死,乃帝王魚之大藥也。”

另外,癌癥患者多,有的害怕癌癥會加速死亡;有些人對癌癥不屑壹顧,正確面對可以延長生命。臨床上有很多例子,這裏就不多說了。

可見,消除恐懼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迅速冷靜下來,正確面對。要在對患者的治療中運用正確的道理來啟發和引導患者思考和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而克服患者過度恐懼的病態情緒。只有講道理、開導,才能誘導患者認真研究生命的起源,把生死放在壹邊,不被死亡嚇倒,恐懼心理自然消除,情緒高漲,疾病自然康復。

震驚

精為心之誌,中醫將精與五臟相匹配,歸屬於心。成語有“驚慌”和“驚奇、意外”之分,“驚慌”是指驚慌失措、行為異常、不知所措;“驚與喜”指的是震驚與喜悅往往交織在壹起,這也說明了喜悅與驚喜屬於同壹顆心。中醫認為:休克傷神,使人體氣機失調,內動心神。人如果受到驚嚇,就會目瞪口呆,神誌不清,精神錯亂,心慌失眠,心煩氣短。有罪的人容易受到驚嚇。

五行中,心屬火,水能克火,使妳感到悲傷和害怕勝利,使妳生氣。氣機失調是指突然驚嚇引起的心氣失調。當人受到驚嚇時,只要迅速冷靜下來,驚嚇帶來的精神創傷就會減輕。

案例壹,明代《醫案》中記載,壹位姓周的醫生在給壹位舌頭無法縮回的產婦治病時,發出驚恐的聲音,使其大吃壹驚,將舌頭收回到嘴裏,疾病痊愈。這份病歷顯示,“精”是壹種隱形藥物,可以治愈產婦舌縮的疾病,臨床上並不多見。

案例二:儒家有記載:魏德信妻子在旅途中留宿樓上,夜間搶劫殺人放火,驚魂未定倒在床下。從此以後每次聽到響動,她都驚覺自己不認識任何人,家裏人跌跌撞撞踮著腳,不敢碰聲音,閑暇時也沒有恢復過來。各種各樣的醫生治療心臟病,但是人參、珍珠和支釘藥丸都無效。戴仁見之曰:驚者為陽,從外入,畏者為陰,從內出。吃驚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什麽,害怕的人知道。足少陽膽經屬肝木,勇者敢為,畏者必畏之。命令第二個女仆把她的手放在高椅子上,並在她面前的椅子下放幾個。戴仁說:夫人應該看看這個。當她壹擊即中時,那個女人嚇壞了。戴仁說:“我用木棒打妳,為什麽要吃驚?”等的少就打,沖擊慢。還是那句話,妳要打三五次。他用自己的杖敲門,還偷偷留了個人在身後敲窗戶。他慢慢震驚了,笑著說:“治什麽病?”《內經》說:“驚者平,平者常,俗者不驚。”在這種情況下,生病的女人患上了“恐懼癥”。生病的女人害怕是因為旅館裏小偷的偷竊,使得生病的女人害怕任何聲音。張從正利用驚訝來停止警報,從而改變了病人對自己恐懼狀況的理解,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國古代醫生很早就開始運用情誌治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為歷代醫生所接受。情誌競爭奠定了現代中醫心理學的堅實基礎。

標簽

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七情致病治病的例子很多,這裏舉不勝舉。

人體的自我藥療系統是指人體自身的自我保護系統,中醫稱之為調節人體整體內部平衡;現代醫學上稱之為人體免疫調節系統。人生病的原因很復雜,但有相當壹部分是情傷。俗話說“心病必心藥”。七情療法是醫生在臨床實踐中強加的重要手段之壹,是人體內壹種無形的藥物。其療效往往超過眾所周知的有形藥物,以至於國外壹些醫學專家預言心理治療將取代藥物治療。

七情平衡是人體臟腑功能的協調,是預防疾病的重要保證。七情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疾病,七情勝則能治病。七情如果能正確發揮,就是七味良藥,反之亦然。但是,當某種情緒過了頭,導致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另壹種“獲勝”的情緒來“轉移”、“限制”或“平衡”它,讓過度的情緒得到調和。可見,保持平和的心態也是我們健康防病不可或缺的重要壹環。

“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只要心態好,七情活動正常,就不會致病。要知道,其實真正傷人的七情,壹定是激烈的,或者是持久的。只有正確對待,學會快樂專註的生活,不要用不良情緒傷害自己,才能健康長壽。《內經》有句話叫“精神守內,病常平安”。在這裏,我想用愛國臺胞陳誌邁的壹句話來結束:“在人的壹生中,年齡只是壹個符號,決定生死的是心態——心態決定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