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社會上的各種心理問題

社會上的各種心理問題

社會上的各種心理問題

近六成再婚家庭的孩子有抑郁癥。據哈爾濱市第壹專科醫院統計,從2000年到2006年,該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每年都呈指數級增長。在這些患者中,60%的人因為精神疾病被迫輟學、下崗、退休,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和命運。他們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社會影響和心理暗示。

再婚家庭的孩子有很多心理問題。

不同的家庭結構會對孩子的情緒狀態產生什麽影響?不久前,壹個由相關單位聯合進行的定量調查對這壹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據哈爾濱市第壹專科醫院心理專家張毅介紹,本研究以哈爾濱市9所小學五、六年級的191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自制的情商量表,設計了情緒穩定性、情緒緊張、恐懼、敵對、羞怯等10個問卷項目。同時對學生的父母婚姻狀況和家庭結構進行問卷調查,將家庭結構分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四種類型。

調查顯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孩子情緒不穩定。這是因為前三類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和爺爺奶奶壹貫的教育,對孩子的關愛是發自內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孩子因為有繼父或繼母,很難接受或完全接受,會產生心理抵觸。和親生父母在壹起時,表現出快樂自由的情緒和行為;在繼父和繼母面前,表現出冷漠和拘謹。

統計顯示,再婚家庭中21.6%的孩子有嚴重的情感困擾,18.9%的孩子精神緊張,56.8%的孩子有強烈的抑郁心理。這些數據高於其他家庭類型中類似指標的百分比。這是因為再婚家庭的孩子在新建立的家庭中的地位,與繼父或繼母的交流,家庭生活中的自由,經濟上的支配地位,都與自己的親生父母生活有壹定的距離或差異,使他們產生擔心、緊張、抑郁、不安等不健康的情緒。同樣,單親家庭的孩子情緒焦慮嚴重的人數高達21.1%,這與他們在父母離異或失去父母時所受到的心理刺激有關。

“再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壹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父母離異或喪父喪母讓這些孩子經歷了壹段艱難的日子,父母再婚又讓他們面臨更加復雜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孩子的身心發展很難正常。因此,再婚家庭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創造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盡可能在精神上滿足孩子,引導孩子減輕心理負擔。不僅要給這些孩子壹個完整的家庭,還要給他們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另外,家庭教育的連貫性和壹致性在再婚家庭中尤為重要,補償性的愛或者放任都容易造成孩子情緒異常。”張毅說。

不要輕易在意別人的評價。張毅告訴記者,很多青少年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妳決定不了自己是好是壞,決定權交給別人。有很多孩子過分註重自己的形象,對自己很挑剔,比如身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小,頭發太短太細等。有的甚至責怪自己生在農村,抱怨家裏太窮等等。他們貶低自己,陷入無盡的痛苦、煩惱和孤獨。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和父母的情感體驗。長此以往,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給自己設置各種各樣的障礙,不僅會堵塞他們的成功之路,還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很多心理疾病都是來自暗示。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本來我穿了壹件我覺得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結果好幾個同事都說不好看。第壹個同事說的時候,妳可能還覺得只是她的個人看法,但是隨著更多人的談論,妳漸漸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眼光。所以下班回家,第壹件事就是換衣服,決定再也不穿去上班了。

“其實,這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往往會使他人無意識地以某種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某些觀點或信念。可見暗示能使人的情緒和觀念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潛意識的影響。”張毅說。

張毅介紹,心理學研究發現,人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崇拜、信任、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這就使人能夠接受智者的指導,作為不完善的“自我”的補充,這就是暗示積極的壹面。

暗示也有消極的壹面,就是容易被操縱和控制。心理暗示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壹個人的“自我”非常脆弱幼稚,那麽這個人的“自我”就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占據和統治,這個人的人格本身就有嚴重的依賴傾向。每個人的心理特點和神經類型不同,對暗示的感受和結果也不同。人可以分為四種氣質類型:膽汁質、神經質、多血質、黏液質,大多數人同時具有這四種氣質類型中的幾種。膽液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粘液型的人對心理暗示的反應較慢。大多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人和孩子比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令人驚訝的是,壹個人的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對接受心理暗示沒有決定性作用。雖然心理暗示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但不要盲目相信它,完全被它左右。因為外界的鼓勵或批評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妳總是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那就永遠不會成熟。——.com———

父母教育孩子的八大智慧賞析:知識與進步的源泉

欣賞是人類內心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小,心理幼稚,他們最深層的需求和最本質的願望就是被別人欣賞,尤其是父母。

夢想:創造奇跡的翅膀

童年是夢想的故鄉,夢想是明天飛翔的翅膀。教育心理學表明,壹個人心中有夢想,就會活在希望中,不斷創造生命的奇跡。

知識:自立和成功的杠桿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培根曾說:“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曾經說過:“壹個人的知識越廣,他就越完美。”

知識是孩子自立的有力杠桿。有了它,孩子們可以撬起自己的美好生活。

性格:茁壯成長的基石

孩子的心靈是壹張白紙。妳在那裏種下什麽,就會收獲什麽。在這張白紙上,品行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會影響孩子壹生的命運。

習慣:通向未來的捷徑。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就像走路。如果人們選擇了壹條道路,他們就會沿著它走下去。良好的習慣是孩子通向光明未來的捷徑,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健康成長;壞習慣就像套在身上的鎖鏈,每壹步都阻礙著孩子的發展。

心理學:基於社會的支柱

如果人的心理,尤其是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存在障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正常成長,還會引發其他社會問題。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很多家長只註意讓孩子鍛煉身體,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溝通:移情的橋梁

和諧的親子溝通不僅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維系家庭紐帶的基礎,也是相互溝通和理解的基礎。提高培訓教育效果的橋梁。和諧的親子溝通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中感受到愛、欣賞和接納,進而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人格,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例子:潛移默化的秘密

家庭是孩子的第壹堂課,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人才,但教育孩子的關鍵是自己先做好榜樣。

空虛是妳心中的魔鬼。他困惑地說:“看看其他同事,工作總是充滿熱情;玩得開心,我覺得壹切都很無聊,沒有什麽是有趣的。這種心情讓我整天無聊,懶散,孤獨,卻不知道如何擺脫。怎麽別人活得那麽充實,我卻那麽空虛?"

店員提出的問題就像壹片烏雲籠罩在壹些年輕人的心頭。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空”。在很多年輕人的印象中,往往和“孤獨”“寂寞”這兩個詞很常見,但其實它們是不壹樣的。其中很重要的壹點是,“孤獨”和“寂寞”對人來說並不總是負面的,有時甚至標誌著壹個人獨特的個性。但“空虛”只能消磨人的鬥誌,侵蝕人的靈魂,使人的生命變得毫無價值。

空虛是壹種內心體驗。每當我們聽到壹些人說“唉,真無聊”“唉,我看透這個世界了”之類的流行語,我們就說他是壹個內心空虛的人。但實際上,真正的空的感覺只能被理解,而不能被表達。只有空虛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別人很難深刻體會到。所以讓感覺空虛的人很難與人交流。如果他們不努力,只會被空虛越包圍越緊。

空虛隨時都可能發生。註意周圍環境,有的中學生剛進入壹個新的班級群體,由於沒有被及時接納,會感到不可理解和無助;有些中學生因為學習不好,紀律不好,得不到信任和尊重;壹些中學生被沈重的學習負擔所束縛,他們會覺得中學生活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詩意...在這些時候,空虛可能會乘虛而入。如果妳恰好是壹個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妳更容易被空虛征服。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空虛是壹種負面情緒。這是它最重要的特點之壹。無壹例外,被空虛攻擊的都是對理想和未來失去信心,對人生意義沒有正確認識的人。他們要麽消極失望,對待生活冷漠,要麽沒有活力,見人就搖頭。為了擺脫空虛,他們要麽抽煙喝酒,要麽打架鬥毆,要麽漫無目的地遊蕩,沈迷於某種遊戲,但隨後還是不知所措,無謂地度過了美好的時光。空虛帶給人的只有傷害。

面對空虛,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俗話說“先治病”因為空虛感主要是因為理想、信念、追求的喪失而產生的,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人生目標就成了消除空虛感最有力的武器。當然,這個過程不可能壹蹴而就,但是當妳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的時候,空虛就會悄然離開妳。

面對空虛,壹定要培養對生活的熱情。我們常說,生活是美好的,就看妳怎麽對待它。同樣的藍天白雲,同樣的山海,妳可以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或者認真的學習壹些技能,幫助別人做壹些好事,還要對自己的成功相當自豪,從別人的感謝中獲得快感。當妳用有意義的事情去培養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去填補生活中的空白,怎麽會有心情和閑情去空虛?

面對空虛,要積極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有時候,人們生活在同壹個環境中,卻因為心理素質的不同,有的人遇到壹點挫折就放棄,容易被空虛困擾,而有的人面對困難卻總是快樂而充實,毫不退縮。所以,有意識地加強自我心理素質的訓練,可以及時把空虛消滅在萌芽狀態,不給它進壹步發作的機會。

當妳與空虛頑強抗爭時,請記住普希金的詩:“生活不會讓我疲倦。”

教孩子化解“委屈”

如果父母不小心,忽視了孩子的情緒,那麽這種不公平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影響孩子以後的健康人格。所以家長需要傾聽孩子的委屈,引導孩子表達出來。——.com

另外,家長不要用理智去壓抑孩子的情緒。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很容易犯“推理”錯誤。其實那些道理對孩子的表達是有壓抑作用的,孩子會覺得本來就應該那樣做而不是那樣做,所以更覺得不對。事實上,如果妳設身處地,成年人難免不會處理好這樣的事情,也可能會犯不該犯的錯誤。孩子還小,就算做得不好,也不該做,這是合理的。家長不要把大人的要求套用在孩子身上,更不要說“妳本來就應該那樣做”或者“妳以後就應該那樣做”。

在處理情緒時,家長尤其要引導孩子表達對這件事的憤怒。憤怒是最容易被壓抑的情緒,壓抑憤怒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為了防止孩子對學校老師有意見,影響以後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家長往往會化解或壓制孩子對老師的憤怒,勸阻孩子表達憤怒。這其實是壹個誤區。如果走入這種誤區,即使孩子表面上很聽話,他們也會傾向於把憤怒轉移到內心深處,積累起來,把“老師錯了”變成“我錯了”,降低自我評價,導致孩子退縮和消極懈怠,不專心學習。

如果老師真的客觀傷害了孩子,母親需要站在孩子壹邊,做孩子強有力的支持者,而不是過於關心,避免和學校接觸。因為家長找學校說明情況是對孩子尊嚴的壹種保護。但家長也不必采取“找原因”的方式,而應該有壹個冷靜的態度,尤其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解決的情況,消除老師和同學的誤解對孩子內心的影響。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是壹個人,讓孩子在化解“委屈”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自己判斷和思考,培養平靜健康的心態。

大學生畢業心理分析及其緩釋方法除了少數目標明確、選擇堅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對畢業選擇無所適從。奇怪的是,漸漸地同學們開始在宿舍裏談論這些話題,就像躲避瘟疫壹樣。每當有人不經意地說起這個話題,或者不由自主地想到畢業後要不要留下來,心裏就會有緊張、焦慮、抑郁、恐懼。

這種心理被稱為“畢業恐懼癥”

第壹,恐懼選擇

男人的。生活是選擇的生活。妳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怎樣才能成為那個人,怎樣才能實現妳想要的生活。妳要去哪裏?有什麽路可走嗎?壹切都取決於妳。這種選擇在哲學上叫做自由。從人類實際的社會心理狀況來看,大多數人受習慣生活的影響,不願意選擇新的生活和新事物。我對沒有嘗試過的生活有壹種本能的觀望,當我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我會有壹種猶豫和恐懼。社會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這種現象稱為“自由逃避”。

其次,恐懼是未知的

未知是神秘的彼岸。對未知的恐懼是壹種更深層的恐懼選擇的社會心理。當代瑞士神學家奧托發現,神秘有兩個特點:壹是令人向往,二是令人恐懼。對於樂觀主義者來說,渴望多於恐懼;對於杞人憂天者來說,恐懼多於渴望。本來,對於即將走向新生活的大學生來說,未來不僅是壹種渴望和誘惑,更是壹種恐懼和擔憂。但目前的現實已經讓恐懼和向往的正常心理發生了傾斜。

第三,恐懼社會

語文教育是壹種閱讀教育,不是生活教育。自古以來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這個觀念延續至今。從幼兒園開始,學校就像壹堵高墻,把學校和社會、學生、成人隔開。家長和學校普遍認為學生時代唯壹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至於如何賺錢,如何做官,如何推銷自己,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如何獲得快樂,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解決心理問題,這些社會知識,生活知識,都算是水到渠成的自知之明。直到我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大學生突然覺得自己對即將進入的世界是如此的“無知”。另壹方面,臨近畢業,各方面的壹些信息讓他們更加不安。:社會是復雜的,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和社會生活的現實是不壹樣的,做人比我們掌握的書本知識更重要。中國有句古話“書用之,人恨之少”。現在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他們感受最深的是,進入社會以後,對做人做事學的太少了。

第四,敬畏自己

從小父母和學校就給孩子壹個錯誤的信息,告訴他們只要考上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壹切都會好辦。至今仍有“考上大學要穿皮鞋,考上大學不能穿涼鞋”的中國經典格言。這種傳統的大學精英教育觀,使得家長和學生把考上大學視為獲得社會地位的象征,使他們對畢業後的生活保持著很高的期望。但在現實世界中,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面臨許多困難。期望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所學專業與實際工作的普遍不匹配,社會知識和實踐的匱乏,以及對未知和社會的神秘恐懼,讓很多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他們不斷問自己:像我這樣的人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嗎?妳能在未來的生活中創造幸福的生活嗎?而在進入社會之前,沒有人能回答這壹切。

五、緩釋法

從心理學上講,害怕選擇、害怕未知、害怕社會、害怕自己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當這些心理疊加在壹起,就對社會涉世未深的大學畢業生形成了難以想象的心理壓力。如何緩解和釋放這種心理,是教育學和心理學應該探討的課題。現有的方法如下:

(1)就當事人而言,先了解壹些心理學知識,把畢業恐懼當成每個人都有的壹種正常心理,是當代大部分大學畢業生都會經歷的心理成長過程。其次,要用人和自己的類比推理,在心裏告訴自己,沒什麽了不起的。那些成功幸福的人,都要經歷這樣壹個心理過程。第三,面對未知,面對社會,面對新生活的挑戰,要有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實力。最後,不要回避談論畢業。學生要從美好的角度去想象和展望未來。

(二)從家庭和學校兩方面,關註學生在此期間的心理變化。給予情感上的理解和關心。給予心理上的鼓勵和鼓舞,從信息中傳遞更多積極的內容。

(3)從社會層面看,中國教育不僅要反思創新不足,更要反思教育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脫離生活。這是根治大學生畢業恐懼的根本藥方。

社會心理問題高發的原因及對策

預防、平息和處理因心理問題引發的事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嚴重的是,不健康心理、變態心理的蔓延,容易形成社會思潮(如仇官、仇富),解構權威,混淆價值觀。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族群撕裂和社會分化,導致社會融合困難。

社會心理問題高發的原因,

壹、社會快速變遷導致的“失範”,價值觀的分化,制度變遷的滯後,使得社會心理的“不適應性”上升,心理問題的出現是必然的?

第二,生活節奏的加快增加了心理緊張和壓力。第三,社會公認的不平等長期得不到解決,比如農民、教育、醫療、住房、壟斷企業高收入、權力部門高消耗等等。社會上有很強的相對剝奪感,“與窮人共享財富”的思潮容易引起底層社會的* * *聲,從而形成心理和情感上的對立。第四,社會缺乏緩解心理緊張、撫慰精神孤獨、治療心理疾病的制度架構。各級政府在處理社會和心理問題上很被動。第五,社會教育體系功能缺失。無論是家庭、學校、工作單位還是社會,都不夠重視,也不知道如何進行人格教育和心理咨詢。教育的急功近利,使得教育者過於註重知識技能教育,而忽視心理健康和精神修養。——

筆者認為,解決社會心理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壹,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要加快改革步伐,通過制度變革調整利益結構,平衡各個階層和群體的目標和訴求。當前的當務之急主要包括分配制度的調整、福利制度和公共服務的改革、特權營利集團的限制和規範、底層階級的社會供給等等。

第二,改革教育目標和內容。編寫家庭教育指南,幫助家長科學引導孩子的心理發展和人格形成;在學校開設心理普及課程和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年度心理評估。各學校和用人單位要建立心理咨詢機構,廣泛開展心理咨詢輔導活動。

第三,分析引導輿論。關註網絡動態,組織專家經常分析網絡上出現的社會思潮和各種不良心理表現,公開分析引導,使主流聲音暢通無阻。

第四,加強對第二代農民工的引導。要定期與農民工特別是二代農民工對話,幫助他們設計個人發展的無障礙目標。

第五,提高對社會精英的約束標準。教授學術造假,貪官個人道德,公眾人物醜聞...是時候下決心清理這些不健康的現象了。如果不解決社會精英的示範問題,社會心理的扭曲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