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都鎮管轄的村莊
龍都鎮面積34平方公裏,轄1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46個經濟協會。即點石居委會(梅頭、夏龍、前西圩)、東山村、南溪村、上溪村(下厝、東鄉、田邊、張山、關美、大巷、關角)、後溝村(後溝、東溝)和前溝村(前溝、後蔡、溝幹、仙頭頭)
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77010,在澄海區11鎮(街道)中排名第四。轄前溝、後蔡、溝土幹、仙頭頭四個經濟聯合體,總人口5678人,耕地面積1.969畝。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5675元,人均收入2920元。前溝又名南溪團湖,為漢江南部支流,因與後溝村壹溝之隔,村住溝前而得名。且村中有池,波平如鏡,景色勝湖,故稱團湖。耕地1289畝,沙土。種植水稻、花主、甘蔗、香蕉等。
侯才。位於龍都鎮的最南端,與夏蓮鎮、尚華鎮僅壹溪之隔,南溪大橋在其左側。該村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據說這裏有18個定居點。前蔡、後蔡兩村以姓氏命名,但因前蔡地廣人稀,後並入後蔡。耕地231畝,沙地。種植水稻、礬山、花生和甘蔗。並利用堤壩和大陸種植水果。
這條溝是幹的。是龍都鎮南端的村落之壹,始於宋末(1271—1279)。因為村前有壹個以“溝”字命名的村子,它的房子就在村子旁邊,所以得名。人口是845人。建築多為平房混凝土結構,體量巨大。380畝耕地,沙地。種水稻、花生、紅薯。
仙境。該村始建於明鄭德十壹年(1516),原名朱赤。後來在村頭建了壹座“水仙宮”,寓意“仙界長壽幸福”,“頭”指方向,故名。人口855人。建築多為平房混凝土結構,體量巨大。耕地389畝,屬於沙土。種植水稻、花生、樹木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個村子是中國* * *生產黨的地下活動區之壹。在成城鎮以北18公裏處。西陵山北麓。相傳宋代(1127—1279)時,有人定居,後成為村落,故名,因漢江支流南溪在南方。它以前是饒平縣龍巖市的首府。1949屬澄海縣龍都區,1953屬四區,1958屬龍都人民公社,1984屬龍都區,1986屬龍都鎮,人口3106。大部分建築是平房混凝土結構,呈條形。674畝耕地,沙土。種水稻和花生。山區794畝,種植橄欖、桃、李、煙、柿等水果。2003年全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729元,人均收入2713元。
南溪是潮汕* * *產黨早期革命根據地之壹。1940是中國朝城饒中心縣委駐地。聚龍渡鎮中心西鄰豐丸公路,東臨潮洲市公堂壹洞山村。因與前溪陳村隔龍步溪,後溪在溪後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建村,人口6653人,耕地1870畝。
幾年來,該村搞好了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為搞活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村裏集體出資,發動群眾捐款,整治了村容村貌,建成了商貿城,鋪了村道水泥路,改建了公廁,修建了籃球場、遊泳池等運動休閑場所。到2003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3700萬元,集體總收入46.6萬元,人均收入2380元。在成城鎮以北18公裏處。該村始建於明末(1628-1644),北臨漢江支流北溪,因西陵山主峰在村東而得名。人口是2246人。耕地616畝,土壤泥濘。種植水稻、花生、甘蔗和生橙。山坡500畝,種有橄欖、柿子、桃、李等多種水果。
1985,東山村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水果原料進行深加工,成立了果脯加工廠。東山興隆果脯廠是村裏第壹家集體經營的果脯廠。1988年,龍都鎮有鎮、村、個人興辦的果脯加工企業102家,果脯廠數量居全區各鎮之首。從業人員400多人,占全村勞動力總數的三分之壹以上。從此,小山村逐漸走上了富裕之路。東山蜜餞有幾十個品種:金華梅、雪山梅、八珍梅、芒果片、去皮鼓、蜜餞等。產品遠銷湖南、溫州、福州、廈門等地。東山村成為全區第壹個加工果脯的專業村。後溝村距離店市3公裏。它有後溝和東溝兩個經濟聯合體。漢江的支流南溪在村子的南面。相傳宋末有壹個村子。因為村前有橫溝,後有鄰村,所以叫後溝。
後溝村是潮汕* * *產黨早期革命根據地之壹。1927年歡迎南昌造反派入駐汕頭預備會議在利澤寨村召開,1928年中國* * *產黨超誠饒中心縣委進駐利澤寨村。全村人口4300人,面積約2.7平方公裏,耕地1000多畝。是壹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純農業村。多種植水稻、玉米、荔枝、石榴,是龍都鎮名優水果的主產區之壹。磚瓦業是這個村子的傳統工藝。
後溝村是著名的僑鄉,大部分僑居泰國。華僑徐進建光先生被授予“澄海市榮譽市民”稱號。改革開放後,在海外僑胞的大力支持下,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鎮道龍南路從安城公路貫穿宮前路和村前路,交通十分便利。還有華僑學校1所,華僑自來水廠1座,水、電、通訊設施齊全。村容整潔衛生,社會治安穩定。
“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工貿共同發展,村民共同富裕”是後溝村委會的發展思路。在保證農業穩步發展的同時,規劃利用龍南路作為工業小區。制定壹系列優惠和服務措施,積極招商引資,努力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好客的後溝人正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向著“立足農業,超越農業,發展工業”的目標闊步前進。
東溝。該村始於宋末(1271—1279),相傳祖上在竹溝以東創建,故名。人口:601。大部分建築是平房混凝土結構,呈條形。耕地174畝,沙土。種水稻、紅薯、花生。面積4平方公裏,人口6053人,下轄7個自然村。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3815元,人均收入2995元。七個自然村的基本情況如下:
橋子裏村又叫橋仔頭,現在屬於北方。宋代(960-1279)有人定居,明初(1368-1398)成為村落。四周都是溝渠,來這裏很不方便,於是就豎起了很多小木橋、木橋,叫做橋仔頭,又因為“橋”和“橋”、“子”和“子”發音相近,所以改名為橋仔裏。人口1302,耕地481畝,屬於沙土。
豐丸公路以西的肖村。現在它屬於北方。相傳元初(1279-1290)曾先後聚集歐、陸、謝、夏四姓,以歐姓為主,故名。人口593人,耕地296畝。
乾隆村。它西鄰豐丸公路,現在屬於北方。相傳始建於宋初(約1127)的建龍寨已成為村落。從前壹條山脊延伸到鄰近的月美村,村裏人就住在山脊前(山脊與龍諧音),故名。人口1625,耕地398畝。八月初八的潛龍村,李老石現誕辰文化活動連續三天吸引了汕頭、潮汕、揭陽乃至珠三角的信眾參與,活動空前熱鬧。
雲路頭村。不要叫它牛鹿頭,現在它屬於北方。相傳宋末有村(1270-1279),元代有市(1279-1368)。牛販子去交易,經常在村頭的林蔭處休息,所以叫牛鹿頭,綽號雲鹿頭,意思是商人和牛販子。人口1025,耕地407畝。沙土裏的村民有做小生意的習慣。
龔琳村它叫暗巷子男孩,北鄰潮洲市官塘鎮潭頭村,現在屬於北方。這個村莊最初是由大安巷(龔宇)搬遷而成的,比大安巷(龔宇)小,所以被稱為暗巷子。後來橋子裏村的林姓來此定居,林姓逐漸增多,故改名為。人口是548人。耕地258畝,屬於沙土,地勢低,易澇。
龔宇村俗稱大黑胡同。東北鄰潮州市官塘鎮瑤裏村,是潮城交界處。現在它屬於北方。該村自宋末(1270-1279)開始有人居住。由於房屋多為茅草屋,日照不足,有黑暗感,故稱暗巷。它的村子比附近的暗巷村大,被稱為大暗巷、雅貢巷。因姓於,故改今名。人口553人,耕地240畝,屬沙質土壤,地勢低窪,易澇。
河厝村原名秦恩社,現屬北下。宋末(1266—1279)鄭和何在此居住,村名秦恩社,寓意深思。1949,10後,該村主要居住著姓何的人,故改名。人口是379人。耕地79畝,屬於沙土。村民們有傳統的牲畜閹割技術。西臨漢江支流東溪,東臨豐丸公路。相傳該聚落始於北宋末年(約1200),因這裏生活著茂密的榕樹、成蔭的青竹和喜鵲而得名。俗稱“吳克”巷。人口2060人,耕地430畝。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3565438+60萬元,人均收入3240元。
魯厝相傳北宋年間(960-1160),福建盧氏在此定居,逐漸成為以魯命名的村落。據說因為壹次大堤決口,房屋被沖走,大部分村民死亡,幸存者不得不逃亡,呂姓瀕臨滅絕。宋末(1271-1279)雀香村先民定居福建莆田,故盧厝屬雀香村。又名張淑俠村,東臨豐丸公路,西臨漢江支流東西。
相傳明代(1368-1645)成為村落,祖籍福建漳州。以前村裏有樟樹,又高又密,遮蔽了村民,所以叫樟樹下。1949改名為張記。人口是5319。耕地1366畝。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生橙、番石榴(子木)、荔枝等。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2419元,人均收入2866元。
滬東。俗稱馮剛嶺。該村形成於明初(1368-1398)。據說這個村子是建立在“堤豐”上的,村裏有壹座風江寺,所以叫馮江嶺。
歐厝村始於元末明初(1368-1398)。據說有兩個姓歐的兄弟來到這裏,壹個定居在下歐村,壹個定居在上歐村,後改為歐墩,俗稱仙村。
地仔尾俗稱七子美,明初(1368—1398)成為村落,因位於防洪堤末端而得名。
楊梅。這個村莊始於李俶(1368—1398),因為它位於楊厝溝(壹條大排水溝)的盡頭,所以被稱為楊圩。“尾”與“美”諧音,故稱楊梅。以前村民多從事魚苗種植。
鄧厝。在沙波賈西北15公裏處。相傳早期(1368-1398)有姓鄧的人來此定居,故名。過去,村民們從事木工和竹器制作。上貝村位於澄海區西北部,與潮州市林溪鎮、官塘鎮、鐵鋪鎮相鄰,下轄8個自然村,其中後浜、寨頭為革命老村。
上北村總面積3.63平方公裏,耕地2838畝,人口8637人。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工業發展緩慢,經濟落後,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大多在搞好農業生產和傳統手工業加工的基礎上,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經濟收入薄弱。2004年人均收入只有2380元。
如今,隨著澄海撤市設區,龍都成為中心鎮。上北村將抓住這壹歷史機遇,振奮精神,團結奮進,圍繞建設中心鎮的戰略目標,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新跨越。
新鄉村。現在屬於上北了。西北毗鄰潮州市林西堤頭村。該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祖上從後榜村遷至建新村,故名。人口784人,耕地240畝。有傳統的竹制手工業,制作糧筐和簸箕。
西至後陳村,與潮州市林西鎮繞沙村、仙美村相望。現在屬於上北了。相傳元末明初(1360-1380)建村,因有翁厝園、、等地名,故以陳命名。人口1278,耕地455畝,種植水稻、香、花生、主橙、香蕉。
後榜村北鄰潮州市官塘鎮。現在屬於上北了。相傳該村建於明朝崇禎三年(1630),由中原江夏世家遷至此,故名。人口1599,耕地455畝,沙土。種植水稻、花生等。,加工簸箕是村民的傳統手工藝品。
古寨村原名高厝府,與潮州市林西後洋底村接壤。現在屬於上北了。該村始建於明朝(1368-1644)。因其在龍都地勢較高,故稱高厝府。“高”音與“古”音相近,故今改名。人口408人,耕地113畝,屬於沙土。種植水稻、甘蔗、花生、香蕉等。村民們有傳統的泥瓦匠技能。
寨頭村現在屬於上北。該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位於當地沙脊之巔,為鄰村之首,故名。人口2119,耕地780畝,沙土。種植水稻、紅薯、花生,荔枝是村裏的特產。竹子加工是這個村子的傳統手工業。
龍梅村俗稱衛龍,北鄰潮洲市官塘石湖村。現在屬於上北。該村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相傳古漢水大堤決口,大量泥沙沖向東數公裏,形成沙坑。村尾的幹沙井與“龍”字諧音,故稱龍尾、雅龍梅。人口1290,耕地415畝,屬於沙土。種植水稻、生橙等。手工業在南京有加工制作的傳統。村裏有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先生”。
益陽村。俗稱楊亞村,北鄰潮洲市官塘鎮。現在屬於上北了。村子地勢低窪,溝渠密布,魚蝦成群,鵝鴨成群,故名。“鴨”與“溢”諧音,故今得名。人口是462人。耕地208畝,屬於沙土。由於地勢較低,水稻是主要作物,魚禽養殖較為繁榮。
譚梅村現在屬於上北。該村始於明末(1628—1644)。人口590人。耕地170畝,沙土。種水稻、紅薯、花生。村民們有制作竹制工藝品的傳統習慣。後埔村位於龍都鎮西部,北與上北村接壤,東南與店市接壤,南與鎮江隔江相望的潮安縣江東,西與潮安縣林溪鎮接壤,人口5100,面積約3平方公裏。後埔村由後埔、白沙宮、地豆、寧厝鋪、紅渡頭上社、下社、龍溪* * *、七個經濟協會組成。居民的祖先在明朝崇禎年間陸續從福建遷入,七個自然村的人口分布各不相同。其中後埔主村人口最多,約2400人,居民以陳為主,還有秦、王、潘、洪、洪等。
全村以純農業經濟為主,有羊毛、珠繡等手工業和小規模產業,其中羊毛繡、珠繡有20多年歷史,土地價值較低。為提高造地率,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妃子笑”荔枝、越南白棗等優質高值水果450畝,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產區。
後埔相傳始於明末崇禎年間(1628-1644)。因為前埔村位於普普後面,後埔村中間的壹個院落(去壹個寺廟,據考證,屬於宋代壹個寺廟的遺址),所以得名。1941左右曾任饒平縣縣長、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汕頭商會會長的(子)是後埔村人,在此建有豪宅“百裏侯迪”,現為村委會辦公地址。
龍溪。南臨韓江,西臨潮州市磷溪。大約在1910年成為壹個村莊。因周圍竹林蔥郁,樹木繁茂,形似壹張小書桌,北面的龍門關,故名龍門案。後來因為龍門關漢比較有名,就改名為龍門關心巷。1949後,龍門關涵因不能引水而被拆除,但村前的老溪依然存在,政改現命名。
去西邊面對漢江的俱樂部。該村始建於明末(1628—1644)。因地處漢江大堤附近的渡頭,祖先姓洪,故名洪渡頭村。紅渡頭村有兩個自然村,位於上面,故名。
去俱樂部。它西臨漢江。該村始建於群朝末年(1628-1644)。因地處漢江大堤附近的渡頭,祖先姓洪,故名洪渡頭村。因洪波頭村有兩個自然村,該村位於漢江下遊,故名。
寧錯浦。俗稱方溪鋪,在成城鎮西北16公裏處。該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秦從後埔村白沙宮遷來。因為坐落在二房西邊的荒地旁邊,所以叫方溪鋪,後來改了名字。
地豆村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因位於漢江下遊東西河北岸防洪堤的壹角而得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 —— 1937),這個村子是中國* * *生產黨的主要活動區域之壹。
白沙宮。該村始建於南宋末年(1271—1279)。祖先以捕魚為生,建廟祈福。因宮前有壹灘堆積白沙,故名白沙關,村以白沙宮命名。這個村子是明朝末年(1628-1644)欽差大臣秦的故鄉。他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下,清初在浙江錢塘縣與清軍血戰中犧牲,戰袍葬於家鄉。墓址在今王厝後,碑文日;“秦授指揮總兵秦公”。
湖水幹涸了。該村始於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村前有壹條運河,流到村前,擴展成壹個大水池,形似湖泊,故名。村民大多從事手工竹制品和生意。
路頭張。該村始建於明末(1628—1644),在大路頭附近,故名。大多數村民用石膏工作。
在海洋裏很久了。西南面是漢江防洪堤。與潮州市林溪鎮後洋底村隔塘相望。該村創建於宋初(1005-i015),原名長岐社,意為村基更久,後改為現名。村民做泥水匠。相傳店鋪市場自明朝(1368-1644)就有了。因其面積小、市場小、店鋪窄,被命名為“店頭市場”。隨著市場的逐漸擴大,改名為商店市場。曾屬海陽郡,明成化十三年(1477)饒平,1949澄海。下轄店市居民小組和梅頭、夏龍、千溪圩經濟協會,人口4715人,耕地和沙土434畝,地勢平坦,交通便利。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41.07萬元,人均收入2982元。商店市場“雪白的雲餅”
禽苗、制餅、修面是傳統經營項目,如“米錢”(糯米軟餅)、老花眼、麻薄餅等,享譽海內外。交易會每天的人流量超過2萬。市內有壹個劇院、壹所中學和壹所小學,還有壹座建於1886的基督教堂(近年來中小學和基督教堂都有改擴建),是龍都鎮政府駐地。
夏龍村。原名夏龍。該聚落始建於明末(1628-1644)。據說這裏是“龍族之地”,龍是吉祥之物。大宅稱為高樓,“龍府”二字象征富貴、吉祥、奢華,故稱龍府。後來,由於夏龍和夏龍的發音相似,這個名字被改了。人口778人,耕地163畝。種植水稻、花生、甘蔗和生橙。村民有棉花輪胎加工技能。
梅頭村相傳村落始建於明末(1628—1644)。以前因為村前的居民樓整齊美觀而得名。人口490人,耕地96畝,屬於沙土。因氣候溫和,地勢平坦,靠近市場,盛產蔬菜、菜苗、油菜、水稻。
千溪圩村。聚龍都區中部。聚落始於明中葉(1522-1566),因村前有古河龍蔔溪而得名。人口1200,耕地108畝,屬於沙土。種植水稻、花生、紅薯等。村民有家禽育苗、糕點制作和竹制器皿的傳統經營項目。富陽村現為汕頭市澄海區龍都鎮的壹個行政村。位於集資區,東臨安城公路,西臨漢江支流東溪,南臨前埔村,北靠點石。
相傳富陽村始建於明末(公元1386-1644)。過去,這個村莊因位於北方而被命名為“北洋”。因潮州話“北”與“片”同音,又因“片”與“福”形似,取“福”之善意,改名“富陽”。當時,莫安公和子沈工兄弟從福建莆田武夷巷遷來,定居在今天的富陽。福建光祖建局是富陽“永熙堂”的始祖,永中、永益、永和為第二。長房永中居神田(今滇石),後代居異地;二房壹直住在富陽,也住在海南文昌、揭陽、上饒。三間房有水和壹個堤兜,然後與湖隔開。清初,富陽建“潘氏宗祠”,縣上看“楊蓉家”重修,1996。富陽潘氏,祖籍簡,已傳至第23代...
民國初年,迫於生活所迫,富陽村大量村民居住在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村外村民數量是本村的數倍,因此被稱為華僑之鄉。現有人口21.24,面積1平方公裏。農業生產者以種植“無公害蔬菜”聞名,經濟作物有龍眼、荔枝、番石榴等。工業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較多,包括印刷、制糖、食品、造紙等。大約有30家家族企業和近100名個體戶。2003年,全村工農業產值804萬元。全村人均收入2866元。
改革開放以來,富陽村的面貌煥然壹新。在僑胞的共同努力下,富陽華僑學校、華僑水廠、村道、地下排汙設施、燈光運動場相繼建成。公廁等基礎設施、經濟和社會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成為文明的新型社區。位於龍都東部西陵山以西,轄夏厝、田邊、東鄉、張山、關美、大鄉、關角七個經濟聯合體。2003年總人口4961,耕地面積1.559畝,工農業總產值4357元,人均收入3008元。各自然村的基本情況是:
夏措。該村始建於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是從揭陽縣田心村分支而來,原名田邊村。1949年夏氏改為現名。人口是410。耕地135畝,土壤泥濘。農業以水稻為主。
田邊村形成於明初(1368-1378)。人口380人。耕地126畝,淤泥質土。種植水稻、花生、生橘子和水果。
東鄉。該村始建於明初(約1380),人口250人。耕地100畝,沙土。種植水稻、花生等。
張山。該村始建於明末(1624-1644)。西北與潮州市官塘壹洞山村、土安村接壤。過去,在北方有壹座名叫“丁玲”的小山,那裏生長著壹棵大樟樹。張山村是以樟樹和小山命名的。另壹個名字叫唐派。相傳前村南有壹大池清水,村寨雲集於池北,俗稱北唐,因“北”與“拍”諧音,故又稱唐牌。人口是1070。耕地359畝,種植水稻、紅薯、花生、甘蔗、原樹、龍眼、香蕉等。
冠美。俗稱趕尾,該村始於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原名阪見。因為村子位於西陵山西邊的山頭盡頭,所以叫抓尾巴。後來因為房子依山而建,成了燈房,形勢依山傍水,所以改名關美。人口是1300。耕地430畝,主要種植水稻、紅薯、花生、甘蔗,還種植生橙、香蕉。
小巷。該村始於明初(1368-1375)。以前村子分南北兩部分,中間有壹條巷,寬約15米,故名。人口960人。327畝耕地。大米、紅薯,盛產花生、甘蔗、生橘子等。
閉上妳的腳。西陵山以東,漢江下遊楠溪江北岸。相傳該村原名關山,形成於宋朝末年(1271—1279)。清朝末年(1906-1911),龍都分兩次修建兩座排水門,改名關角,意為門旁。人口是320人。耕地110畝,淤泥質土。種水稻和紅薯。1959澄海縣水利工程反虹涵距村100米。人口6418,耕地面積2245畝。地勢低窪,位於龍都肚臍形腹地。200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426元,人均收入2948元。
千喜臣。現在屬於前美國。聚落始於元代中期(約1325),由陳定居於此,之後有十余個小村落。因村前有龍蔔溪,且多為陳家,故名。種植水稻、花生、生橙等。有壹個村子叫“永寧村”,建於清朝十年(1732),至今保存完好。村內有華僑陳慈福修建的4棟宅邸,分別建於1906,包括郎中地、裏、、三路,占地25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800平方米,廳堂506間。頗為壯觀,號稱“嶺南第壹僑居”,是汕頭新八景的“校園智慧風”。
朱,本村人,1927年參加革命,1949年任吉林省省長,1955年任國家經委委員,1982年在京逝世。
聚美村現在屬於前美國。該村始建於元末明初(1357—1377)。村子建立在內流的盡頭,所以被稱為流的盡頭。建寺後,寺名“聚美古寺”,村名“聚美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