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健康飲食常識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人與自然是壹個統壹的整體,自然界四季的變化與人體五臟的功能活動系統密切相關。這壹點在我國歷代醫仙、藥聖的著作中都有非常詳細的闡述。《內經》中對飲食有節制、飲食宜寒溫、節奏性、季節性、五味等論述。人總是受到四季變化的制約。只要內在環境(即人自身)和外在環境(即自然)能夠協調壹致,五臟就能相安無事。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也是類陽的,氣血趨於表裏。壹個冬天聚集的內熱向外輻射,肝氣充足。這個時候飲食要從冬季的厚味轉為淡品,也就是中醫把這個叫做春升養精的理論。春天要少吃酸的,多吃甜的,滋養脾氣。酸吃多了,肝氣就會溢出,脾氣也會衰竭。春天也要少吃辛辣之品,春暖花開。暴飲暴食辛辣之品會使人感到內熱,如羊肉、狗肉、辣椒等。這時可以多吃蔬菜,竹筍、芹菜、大白菜、蘿蔔、菠菜等。豬肉、鯽魚等肉類;除了大米和白面,可以多吃小米、玉米、大豆等雜糧。
夏天,天氣炎熱,人的心臟功能最旺盛。心屬火,內熱以夏季為主。心火過旺容易制約肺氣,此時胃酸分泌減少,消化能力減弱。飲食上要註意色、香、味、形,盡量選擇容易引起食欲的食物,不要多吃苦味的食物。因為苦,所以養心,可以多吃涼菜和雞蛋、鴨蛋、豆制品、芝麻醬、綠豆、西瓜、水果等。在調味品上放壹些大蒜和芥末面,殺菌解毒,增加食欲。夏天可以多喝冷飲,但不要太多。太多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所以夏天很清楚。
秋天,天氣幹燥涼爽。此時肺氣旺盛,對應秋氣。飲食上不要讓肺太生氣。辛味歸肺,酸味歸肝。秋天要少吃刺激性味道,增加酸味。秋季多風幹燥,但此時食物相當豐富,尤其是蔬菜水果,所以只要不吃太多辛辣、溫燥的食物,其余的都可以多吃,所以秋季是平的。
冬天氣候寒冷,是腎氣旺盛的時候,腎氣對應冬氣。在飲食上,要減少鹹味和苦味。春秋兩季可以多吃辛辣的食物,冬天人的活動受到抑制時,要把能量儲存在體內,多吃些稠的食物,如狗肉、火鍋、燉肉、魚等,以禦寒。多辛辣食物可用調味品,如辣椒、蔥、姜、蒜、蔬菜,少食用大白菜、土豆、蘿蔔、綠豆芽、雪裏蕻、豆腐等。,所以冬天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