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隱形殺手”是否應該因為看不到汽車健康診所而被忽視?
通勤時間的延長意味著人們花更多的時間在車上。資料顯示,人壹生中約90%的時間是在半封閉空間中度過的,其中室內空間占5.5%。按80歲算,壹生有29200天,在車上的時間約為1445天。
人長時間呆在半封閉空間,空氣質量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事實上,長期以來,關於車內空氣質量的投訴數量壹直居高不下。截至2019、12、17,車內異味累計投訴量高達10059,位列列車質量網絡故障排行榜第十壹位。
近年來,消費者幾乎已經意識到味道變色,但車內味道和車內空氣質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些汙染物會以異味的形式被車內乘員感知,但很多汙染物無色無味,可謂車內“隱形殺手”。
車內空氣質量應該註意什麽?
汽車的內部環境由車頂、車門飾板、座椅等結構和內部裝飾物組成,加上空調設備的作用,車內氣候與車外不同。車內空氣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1,車外空氣汙染:大氣環境中的煙塵、硫化氫、可吸入顆粒物等汙染物會通過風口進入車內;
2.發動機燃燒產物:發動機燃燒產生的氣體會通過車身的縫隙和接縫進入車內;
3.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汽車內飾材料釋放的有害氣體;
4.車內細菌:由於汽車空調系統的冷凝器部分比較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內循環可能導致細菌在車內傳播。
雖然汽車空氣汙染的來源多種多樣,但目前世界各國評價室內空氣質量的標準主要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重點控制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丙烯醛八種物質。
以甲醛為例,當其濃度大於0.08 mg/m3時,會引起嫉妒、咽喉不適等癥狀;當濃度超過0.1 mg/m3時,眼睛和粘膜細胞會受到損傷;當含量達到30 mg/m3時,會立即致人死亡。即使環境中甲醛含量較低,但如果長期暴露在環境中,也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白血病等嚴重疾病。這八種被稱為“五苯三醛”的物質,在汽車中含量和出現頻率高,毒性強,因此成為重點控制對象。
判斷車內VOC的標準是什麽?
目前很多國家都制定了相關標準,其中KOR是韓國的國家標準,JAMA是日本的獨立行動計劃?,國內標準辦的新版還在征求意見階段。
相比韓國和日本,中國的標準相當高。比如驗車過程,韓國只需要關門2小時,而中國是16小時。車輛關閉時間越長,車內揮發性有害物質濃度越高。
但非常遺憾的是,GB/T27630-2011《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只有指導性、提示性,沒有強制性,這也造成了消費者的窘境。
如何做好車內VOC防護?
車內的VOC主要來源於零部件和內飾材料。降低車內VOC,車企需要符合GB/T?27630-2011限值指標,設定車型VOC排放控制目標。但是國家標準沒有強制性,消費者無法知道壹輛車的VOC含量是否合格,而且VOC檢測設備要求標準高,涉及離子色譜和反射幹涉光譜法,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太貴。
基於消費者對汽車健康意識的覺醒,中汽研究院發起並主導了汽車行業、醫療行業、通訊行業的研究資源。《中國汽車健康指數》評價。現階段中國汽車健康指數主要針對車內揮發性有機物(VOC)、氣味(VOI)、電磁輻射(EMR),後期還將包括顆粒物(PM)和致敏風險(VAR)的評估。
目前,中國汽車健康指數已經評測了28款車型。通過分數,消費者可以直接判斷壹輛車的VOC含量是否合格,車內異味是否強烈,車內電磁輻射是否超標。未來,中國汽車健康指數還將積極開展測評,拓展測評維度,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廣泛、更全面的參考。
除了購買健康的車型,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壹些技巧來降低車內的VOC含量。
雖然很多人會推薦活性炭、光觸媒、負離子凈化等產品,但這些黑科技的效果往往非常有限。比如活性炭屬於被動物理吸附,甲醛是它的獵物,活性炭是沒有誘餌的陷阱,只能被獵物困住。
其實通風是降低車內VOC的有效方法。有研究發現,良好的通風有助於降低VOC含量,通風30分鐘後,VOC含量會明顯降低。同時,也有實驗數據顯示,車內VOC的濃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甲醛的沸點是19?攝氏度,29攝氏度以上,甲醛揮發更快。
新車可以通過高溫暴曬加速VOC揮發,然後利用通風有效去除車內VOC。需要註意的是,舊車不適合暴曬。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車內的VOC會逐漸降低,達到穩定狀態,但在陽光下暴曬極有可能使原本穩定的材料再次散發出有害物質,車內也會加速老化。
所以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多開窗通風,同時盡量避免高溫時進入車廂。
疫情環境下,對汽車空氣過濾系統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但對車內空氣質量的關註不應止於此,車內VOC和VOI也應是關註的重點。現在人們在車裏的時間越來越長,車內的空氣質量也不容忽視。
本期汽車健康門診主要講解車內VOC的危害。如有疑問,歡迎提問。下次見。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