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葬禮有什麽講究?
福州傳統宴席的禮儀與禁忌
福州傳統宴席中的許多習俗和禁忌意味深長,並不復雜,稍加註意就能達到。目前已經做了很多創新,這些習俗和禁忌仍然可以保留。
語言上的禮貌:客人來參加宴會時,主人更多的是說“失陪,失陪”,客人在生日慶祝時用拳頭說“獻上生日祝福”,時尚的說“健康長壽”;其他喜慶場合都說“恭喜”,只有喪宴。客人們還不如默默的表達自己的哀思,低頭握住主人的手,頂多說壹句“保重”,千言萬語盡在壹句話中,甚至“無聲勝有聲”。酒席上,主人勸酒說“請三思”“沒有好菜,我就被儂騙了”(因為收了別人的紅包,只好謙虛地說“騙了”);客人說“吃好”,不要說“吃完”(不吉利),也不要說“吃飽”(沒禮貌)。
宴席上吃什麽,不吃什麽:福州的壽宴等婚宴,壹定要有壹碗太平燕。太平巖是壹道大菜。上了大菜,要放鞭炮,還要等主人敬酒。在那之前,妳不能動筷子。如果有不懂規矩的孩子,大人會制止。這是等著吃的。不吃就是最後的“整條魚”。整條魚“有頭有尾”,符號更多。能吃嗎?不吃的話會被主人收起來,作為節日後期的“配餐”(飯)或者送給鄰裏親友享用。
菜和菜重要不重要:婚宴和喪事兩種酒席,吃完壹道菜,菜和菜不要重疊,工作人員來收的時候不要重。這是怕觸及“重喪”和“重婚”。另外,其他的大部分都可以重。
合適與不合適的菜肴:婚宴和“暖月”宴上不能上鯧魚,橘鯧魚和紅燒鯧魚都與“賣淫”諧音,所以不合適。喪宴上必有壹碗羊肉,俗稱“羊肉包”。因為羊懂得哺乳,跪著哺乳,所以吃羊肉表示孝順。
“照奶”(母親)不能“八十”:福州有句罵人的話叫“照奶八十”,所以給母親過生日不是79歲就是81歲;就算每年都做,八十歲也不會做。因為八十在福州話裏和“直”(死)諧音,做八十就是“直”的意思。
奧酒節和二月二
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傳統民間節日。“敖九節”又稱“九九節”、“孝節”、“送窮節”。這壹大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花生、紅棗、菱角、芝麻、桂圓等原料熬制甜粥,稱為“藕酒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嫁出去的女兒也要送壹碗“九粥”,有的甚至還加了太扁面、雞蛋、豬蹄等。,並送回父母身邊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九歲的人,如九、二十九(稱“明九”),或九的倍數,如十八、二十七、三十六(稱“暗九”),都要像過生日壹樣,吃壹碗“太平”,才能達到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裏,“九”是硬的。福州人對每九天都有負罪感,認為“九”是難熬的時候。所以,凡是符合“九”歲的人,都要吃得平壹點,出嫁的女兒也要把“九”送給父母,以保證父母的安全和健康。
“鰲九節”三天後,是農歷二月初二,也是福州特有的壹個傳奇節日,簡稱“二月二”。2月2日,福州人吃鹹粥,而不是糖粥。鹹粥是用糯米、芹菜、蔥、蒜、蝦、牡蠣、肉絲做成的鹹粥。2月2日之後,普通人開始靠面包和水生活。由於二月二來源於清理和烹飪正月裏剩下的食物,有些人有余糧就做,沒有就不做。二月二發揚了福州人不鋪張浪費、勤儉持家等傳統美德。
跨年“避債劇”
過去福州民間戲班有壹個傳統的班規習俗,就是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三起,要求“封箱”(即用紅紙封箱),表示戲班成員放假回家過年,要到次年正月初壹才正式開演。
福州臺江武威的古建築萬壽尚書廟的戲臺上,每年除夕鑼鼓喧天。古代,臺江曾商貿發達,貧富不均。有錢人的年夜飯都是盛宴。而貧困家庭最怕新年到來,債主逼債。有些慈善家,出於同情,募捐,高薪聘請福建劇社,破例除夕在萬壽尚書廟演出,並規定通宵不睡,讓貧窮的欠債人聚集在廟裏看戲。如果當晚債主進廟逼債,壹來因為人多,很難找到人,二來會被窮人炮轟。所以萬壽尚書廟的跨年演出對窮人免費,俗稱“避債戲”。到了第二天天亮,是正月初壹,所以是春節,債主不方便向窮人要錢,不然會覺得不吉利。
福州民間喪葬習俗
福州早年有壹套不成文的喪葬規定,壹直延續至今。時至今日,很多已經被逐漸革新簡化,但仍有痕跡。
人死了要“做七件事”。每七天稱為17,7749天。每隔17天,要請壹個道士做道場,或者請壹個和尚尼姑念經,在靈前設壹桌。每天早晚湯飯香都要唱。
其次,父母去世後,男人要哀悼。古時候說,父死則孤,母亡則悲,父母雙亡則孤。在喪中是很尷尬的,所以福州有句諷刺的話叫“真像孤子”,就是這個意思。
靠長壽過日子的人死了,有貼素帖(也就是訃告)和企業“屏”的規矩。他們在樸素的帖子和屏幕上自稱“不孝之人”。在戴孝,它通常開始於第七天,這壹天被稱為“孝順”。去孝順之前,男的要去理發,刮胡子,否則7月49日7點才能理發。孝男穿麻衣草鞋,腰系草繩,麻帽上掛兩個棉球。下葬時,孝男要手持“孝棍”,長三尺,用白紙糊成。孝子棍棒,父死木棒,母死竹竿。這就是所謂的“柴娘巴(父),朱娘奶(母)”。
“做半段”
福州郊區的村莊早已有了習俗性的村慶活動——做半段。該村的慶祝活動大多在夏收夏播或秋收秋收後的農閑時節舉行,都在農歷七月後舉行。村慶日是農歷新年剛過壹半,今年已經過了“半階段”,所以村慶活動叫“做半階段”。各鄰村錯開半天,每個村壹年壹次,這樣各村可以互相邀請,村裏的慶祝活動也就持續下去,節日氣氛也就熱鬧持久了。
村民們非常重視搞半個節。為了把村裏的慶典辦得隆重體面,他們在上半年就做好了宴席的準備,養肥了雞鴨豬,釀造了米酒。路上遇到,我們總是互相提醒或者互相轉告,村裏的孩子都躍躍欲試。
屆時,全村將沈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打拳喝酒的聲音此起彼伏。親戚朋友聚在壹起談親情友情。酒席上或談生意,或談桑麻,慶祝莊稼豐收,六畜興旺,規劃來年春耕,期待來年風調雨順,平安昌盛。酒過幾巡,明月當空,賓客酒足飯飽欲走,遠道而來的賓客留宿。
請回門口“掐菜”
女子出嫁後,第二天或第三天將新娘的弟弟、侄子等壹些人送到男方家“請回電”。這時,新娘和新郎會在晚輩代表的引導下壹起走。如果雙方家庭相隔很遠,就要坐轎子,背著包,騎自行車或者坐船。現在交通方便,坐公交吧。
請回到母親這個古老的名字。那些只來了壹天,當天晚上就回婆家的,叫做“請捉燭”,會在半夜回到婆家。如果路途遙遠,或者娘家的場面熱鬧,可以住上三五天,不僅可以見見娘家的親戚朋友,還可以在熱鬧的場面中取笑新郎(俗稱其叔、姐夫)。作為新女婿,壹定要禮貌文明,婉轉正確,以免陷入陰謀算計的“陷阱”,受到懲罰和戲弄。任何錯誤都將受到懲罰(罰款)。從單罰款,買了禮物蛋糕等。給在場的親朋好友,稱之為小“撮菜”;收了幾個罰款,就設宴邀請親友到場,這叫“撮菜”壹般,公公婆婆幹預過度的“撮菜”,只要不屬於新女婿智障或者出醜。
清明節與“博郭波”
每年清明節前後,福州家家戶戶都會去郊外踏青掃墓,為先人壓紙。掃墓主要是為了給先人的墳墓除草、修墳,有的人會在墳墓旁邊種壹棵常綠的松柏或其他樹。掃墓的最後壹道程序是壓紙,就是在墓頭上壓壹些錢紙,表示這個墓已經被後人掃了,或者向路人表示這裏有後輩長眠。
掃墓結束後,壹定要把松枝折斷,放在屋前,向人們表明我們家已經履行了給祖先掃墓祭祀的責任。掃墓的供品並不復雜,只有清淡的糕點、豆腐和糕點,但有壹種主要風味是絕對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福州特有的“博郭波”,又稱“清明鍋”。清明節前後,福州家家戶戶都要做菠菜包子。現在,街上的“米氏”店也賣很多菠菜包子。
菠蘿、菠菜(壹種生長在南方的野菜,可食,味甘涼,搗碎榨成綠松石汁)榨成汁,滲入米漿,揉成殼,與棗泥、豆瓣醬、蘿蔔絲等揉成團。,形狀比較簡單。菠菜的青綠色賦予了菠蘿和菠菜獨特的風味。掃墓回家的路上,菠菜是很好的零食。
正月農村迎神活動。
拜神是福州農村正月舉行的壹種習俗活動,具有道教色彩。從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是遊蕩的時間,也成為農村“造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壹。流浪神往往以村落為單位,有時幾個村落匯合在壹起。他們用開頂的轎子擡著當地的神的雕像,分別由人扶著,在鑼鼓聲和鞭炮聲中成群結隊地在村子裏遊行。民眾看著打招呼,場面熱烈。
十五元宵夜,拜神迎神活動達到高潮。主神已坐在寶座上,幾個被領進殿中的小神被少年人牽著,爭著從數裏之外的田野、田間跑進殿中。第壹個會得到最多的祝福。當所有的神都在廟裏坐定後,廟前煙火四起,鑼鼓震耳欲聾,直到深夜。
早些年,福州有許多迎神活動,如迎顏屋大師、迎泰山、迎城隍、迎尚書等。所以這種活動帶有很強的封建迷信色彩,逐漸淡化,只有春節期間被稱為“迎新年”的遊神還能看到。
送三丹滿月酒。
生男孩女孩,爺爺奶奶就得“送三旦”。“送三旦”即分娩三天,定為“三朝洗兒”日。作為家庭成員,會給產婦送上雞肉、面條、雞蛋、糯米、紅糖等禮物,供哺乳和育兒期間食用。有的父母家境殷實,還送桂圓、羊、鴨和孩子的衣服、大衣、被子、毛毯等。,甚至還有金銀飾品和結婚禮物。娘家的親戚也有“平安禮”,壹般是雞面或者太平,大方的也送高檔的東西。這些都集中在母親家,產後第三天,就有人擡或者開車。“送三旦”多由母系兄弟侄子采摘,也有地方是奶奶送的。福州人很重視產後的調養,三餐要吃若幹只雞,吃面條或糯米,忌吃海鮮等東西,為了餵奶要保護身體健康。當寶寶壹個月大時,賈茜會請他喝“滿月酒”。大家壹起喝了壹杯。酒喝完,客人們都分頭看著寶寶,並贈送“下個月的慶典”紅包。這是壹種禮貌。接受了別人的,生了孩子就得還。
目前分娩多在醫院婦產科治療,“送三旦”習俗不流行,多改為“送滿月”。這時,所有親戚都“賜平安”送來,聚在壹起喝滿月酒慶祝第壹次。就這樣,繁瑣的事情壹天就做完了。
冬天的至日和搓“飯時間”
冬季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壹,但在福州通常被稱為冬季節。舊時,在這個節日的前夕,人們聚在壹起,在祖先牌位前蹭“飯時間”。“飯時間”是將大米和糯米按壹定比例混合,磨成漿,壓成半幹,揉面,煮熟,外面粘豆粉和糖吃的圓球。福州人搓飯的時候,桌子上放著竹筐,筐裏放著幾個紅橘子,壹雙紅筷子,壹對紙花。搓“飯時間”又叫“搓圓”,意為團圓;“米市”象征著“轉運”。壹家人圍坐在圓桌旁,壹邊搓著“飯時間”壹邊唱歌。很多歌詞都有和諧、增添快樂、延年益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