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有很多說法,其中最著名的說法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壹下端午節屈原的故事傳說~~~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傳說
懷王十五年前304年,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南、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裏”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
此間張儀又壹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屈原力勸不可,然而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卻力主懷王入秦,懷王亦不聽屈原等人勸告,結果會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後客死異國。
在懷王被扣後,頃襄王接位,子蘭任令尹 相當於宰相,楚秦邦交壹度斷絕。但頃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與秦結為婚姻,以求暫時茍安。由於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並指斥子蘭對懷王的屈辱而死負有責任,子蘭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造謠詆毀屈原,導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壹帶,時間約為頃襄王十三年前後。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壹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預示著楚國前途的危機。次年,秦軍又進壹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是最終還是愛戀故土,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悲憤交加之中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殉了自己的理想。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壹位老醫師則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簡介
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壹體的民俗大節。習俗主要有劃龍舟、祭龍、采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食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壹,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以上就端午節屈原的故事傳說,以及端午習俗的簡要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