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藤條、豬肉和豆須的成分舉例
對於只註重結果的成年人來說,吃瓜吃豆最重要。我不想在這裏討論大人和小孩之間的問題,我想表達的是大人和小孩的思維差異。
擴展數據:
山東高考2015作文賞析
藤蔓糾結,不在乎。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把前者看作是形式,後者可以看作是內涵。反復思考這個關於形式和內涵的問題後,回到“分”和“吃”的問題。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認為形式不重要,內涵才是壹切的源泉。
20世紀20年代,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同行的有徐誌摩和林·。當時報紙報道林桃面,泰戈爾仙風道骨,袍長須長,瘦瘦的徐誌摩在城郊小島上,像極了三個朋友的照片,堪稱絕世佳作。然而,細細品味之後,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缺乏這種“三友”。
什麽是“三友”?“三友”是君子壹言,駟馬難追;與其生活沒有竹子,不如吃沒有肉。是溫柔,然後是君子的精修。失去“三友”的人,即使再聰明,再附庸風雅,也難免落入俗套,成為俗人,因為這是流於形式。
當今社會,美女層出不窮,但長相卻越來越雷同。回眸壹笑,他們從來都不迷人。影視作品災難泛濫,主題卻越來越趨向亞文化,追憶青春,永遠洗不去人心。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時代,青春文藝片的洪流淹沒了我們的熒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夢想的失落。
我們總是在反思這個社會失去了什麽,為什麽青春總是缺少奮鬥的色彩?事實上,正是缺乏精神食糧的人們凈化和磨礪自己的心靈,盲目追求形式和數量,造成了社會諸多方面的同質化和亞文化的泛濫。
泰戈爾、徐誌摩、林的特長各不相同,但感人之處是相同的:精神氛圍令人耳目壹新。“傳道、授業、解惑”,我們越來越執著於“因緣”,而忽略了“道”。於是乎,壹個人就算戴上金絲發髻、項鏈、豆綠絳,也無法掩飾身上的“銅臭味”。
正如國學大師饒宗頤所說:“人的壹生就像蠟燭,燃得紅紅火火,但很快就熄滅了。還不如用綠色火焰把它們燒久壹點,這樣更經濟。”壹旦我們的生活被形式主義所主導,整個時代的人文精神很快就會失控。
絲瓜和肉豆,何苦分開,只要內涵不偏,何苦無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