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高中教學中“鯰魚效應”的教學原理鯰魚效應包含了怎樣的管理原理

高中教學中“鯰魚效應”的教學原理鯰魚效應包含了怎樣的管理原理

什麽是鯰魚效應呢?鯰魚效應是手段或措施,用來刺激壹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其實質是壹種激勵效應,是激活員工隊伍的方法之壹,屬於管理學範疇。

鯰魚,壹種生性好動的魚類,並沒有什麽十分特別的地方。然而自從有漁夫將它用作保證長途運輸沙丁魚成活的工具後,鯰魚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視。 沙丁魚,生性喜歡安靜,追求平穩。即使面臨危險往往也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是壹味地安逸於現有的日子。 漁夫就聰明地運用鯰魚好動的作用來保證沙丁魚能夠活著。鯰魚進入魚槽,使沙丁魚感到威脅而緊張起來,加速遊動,於是沙丁魚便活著到了港口。在這個過程中,漁夫也獲得了最大的利益。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為什麽能夠把“鯰魚效應”納入到教學理論中呢?實際上,它與教育學原理、心理學原理、教學方法論等理論都有很多契合之處。它在管理學中體現出來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與教育學主客體的關系非常接近。此外,它也是在利用心理個性差異來產生積極結果的,這與教育心理學上所說的因材施教大同小異。可見,用教育理論來支撐它是完全可以的。

“鯰魚效應”是素質教育過程中經常不自覺在起巨大作用的壹種競爭意識。國家教委在1997年就提出要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素質教育”,在《教育法》中明確規定的教育方針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註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以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反映在我們語文學科的建設,則可以看得出語文學科在實際教學操作過程中並不能完全貫徹這壹方針。究其原因,壹方面原因是教師對教材、學情的把握不好,更多的原因還是學生主體享樂、安逸,特別是多媒體信息平臺在百姓生活中已經完全建立起來,學生幾乎可以在語文課還沒講時,就已經將教材所能涉獵的知識了解了,甚至於他們所了解的教材外延要比我們語文教師了解的多得多,這樣,壹節兩節課之後,自然乏味了。因此,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要想促進學生各方面的主動發展,沒有“鯰魚效應”的幫助是不行的。

在這壹過程中,首先是教育的主導者,要改變教育思想,“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無論是文學名著的閱讀,還是對前沿性文學現象的把握,我們只要是發現學生在某個方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時,就可以引導他們把這種見解分享給大家,但很多教師把這種情況給扼殺了。實際上,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約翰·杜威,早在上個世紀初就已經關註過這種現象,他認為表達的沖動是人類,特別是心智不成熟的少年兒童最本能的沖動之壹,教師阻止或漠視學生的這種沖動,勢必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抵觸或漠然的順從。從壹定意義上說他們的小學、初中教育已經在很大程度遏制了這種本能沖動,他們從壹個字只有這麽壹個讀音,到壹篇文章只有這麽壹個中心思想開始,慢慢的習慣了語文課的原始教學模式。於是到了高中階段,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了。那麽,為了改變學生的這種扭曲心理,恢復學生的這種人類最本能的沖動,“鯰魚效應”則是適時必須出現的了。在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有壹個很明確的課題:“尋找壹種教學方法,使得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杜威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要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而這些,也完全表明“鯰魚效應”是有著完全意義的教育學基礎的。

“杜威歸納了教育教學的五個步驟:情境、問題、觀察、解決和應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的問題,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解決問題,並將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性地運用到現實生活的其他方面,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書本都成了學生自我創造,主動探索,直接獲取知識的參照物;教師成了助手,不再把他認為是重要的知識強制地灌輸給學生,因此可以少教”。這簡直就是“鯰魚效應”的教育學解說了。“漁夫”讓“魚兒”活下來,並不是自己在不停的做著什麽,而是讓另壹些魚兒在自覺的起作用,最後達到他的目的的。很多成功的老教師都有壹個***識,那就是讓學生自主的、自發的、自由的去理解語文,老師再做適時、適量、適當的點撥。才是語文課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把握好“鯰魚”和“沙丁魚”的心理,是使“池塘”活起來的關鍵。這種把握實際上就是如何運用好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這種參加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的接受者”。“只有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水平,也根據學生的個別特點,采取與之適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這裏的“學生心理發展水平”主要指的是學生心理的個性差異,“鯰魚”的心理與“沙丁魚”的不同,壹個喜動不喜靜,壹個喜靜不喜動,本來這並沒有什麽,但是這種不同的心理卻決定了他們的各自命運——沙丁魚的靜極不思動,會使其窒息死亡。同樣的,學生的過於內向、不善言談等方面也會導致他們最終不能很好的與社會融合,不能很主動的適應社會。所以應對無法激發出文學性特質的學生加大力度,讓他們在語文課上張開嘴,已達到激發他們語言性特質的目的,學以致用。

從我國現在的教育模式看,小學、初中的教育仍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壹個就是打壓學生的“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心理,雖然我們壹直在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可實際上,這種“素質教育”是違背學生自身發展意願的,是教師素質在學生身上(特別是在小學生身上)的投影,真正的“素質”應該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在心理學上,指的是先天生理特點”。由於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必然導致他們的素質也不相同,中小學教師的所謂“素質教育”的強制改變,讓學生們從小就茫然無所適從,到了高中,也就出現了壹些心理畸形,比如,性格內向的壹言不發,性格外向的口無遮攔,性格多變的喜怒無常,性格古怪的甚至心理陰暗,這些性格主使著學生的思想,因此在高中階段,隨著學生心理的成熟,而漸漸內斂,就會明顯的呈現出“喜靜不喜動”的特點。

為此,我們要知道我們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是壹群心理扭曲的學生了,只有在適合的條件下,讓壹些學生做“鯰魚”,讓他們把壓在內心許多年的想法和盤托出,首先激發出某些學生的鯰魚特質,讓他們感到“鯰魚”是發展自我的壹個載體,給班級裏其他學生以心理暗示和刺激,再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才可以讓學生們從心理上得到改正,最終改變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