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下蘆筍與竹筍的區別
功效:蘆筍所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質量優於普通蔬菜。經常食用對心臟病、高血壓、心動過速、疲勞癥、水腫、膀胱炎、排尿困難等病癥有壹定的療效。蘆筍中含有在豐富的葉酸,大約五根蘆筍就含有100多微克,已達到每日需求量的1/4。所以多吃蘆筍能起到補充葉酸的功效,是孕婦補充葉酸的重要來源。蘆筍可以使細胞生長正常化,具有防止癌細胞擴散的功能。國際癌癥病友協會研究認為,它對膀胱癌、肺癌、皮膚癌和腎結石等有特殊療效。並且幾乎對所有的癌癥都有壹定的療效。經常食用蘆筍對心血管病、心管硬化、腎炎、膽結石、肝功能障礙和肥胖均有功效。它性味甘寒,有清熱利小便的功效。夏季食用有清涼降火作用,能消暑止渴。
適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
適用量:每餐50克。
溫馨提示:蘆筍雖好,但不宜生吃,也不宜存放1周以上才吃,而且應低溫避光保存。蘆筍中的葉酸很容易被破壞,所以若用來補充葉酸應避免高溫烹煮,最佳的食用方法用微波爐小功率熱熟。患了痛風和糖尿病後不宜多食。輔助治療腫瘤疾患時應保證每天食用才能有效。
素菜佳品:竹筍
國人有句古老的成語“雨後春筍”,描寫的是壹番春雨,催出竹林下千百個春筍競相
破土而出,其景象充滿生機和活力。
竹筍肉厚、色白、質嫩、氣香、味鮮,古時享有“寒士山珍”、“素菜中第壹品”等
美譽。古往今來,備受詩人、畫家、醫家、美食家的贊賞,也歷來是國人喜吃的佐膳佳蔬。
《詩經》中有“其蔌維何?惟筍及蒲”之句,可見竹筍早已同香蒲為蔬,國人吃筍已
有數千年歷史。唐詩人杜甫贊:“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江魚入饌來”,道出詩人對竹筍
風味的喜愛。唐詩人白居易頌:“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與宋詩人楊萬裏贊的“不
須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皆頌吃筍勝於吃肉之名句。南宋陸遊詩曰:“色如玉
版毛頭筍,味抵駝峰牛尾貍”,清畫家吳昌碩為《竹筍圖》題詩:“客中雖有八珍嘗,哪
及山家野筍香”,清書畫家鄭板橋壹生畫竹無數,還書詩頌竹:“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
春風三月初”,令人回味無窮。至於歷代贊頌“嫩筍香如雞舌湯”、“筍尖玉竺片”、
“佳蔬綠筍莖”,更是每每可見。如今,以竹筍作肴,可葷可素,烹、炒、燜、燉,或制
成筍脯、筍菹、筍幹、罐頭等,皆風味各異,鮮美可口。
竹筍又稱竹芽、鞭筍,為禾本科常綠植物竹的幼芽。按出土時令分,有春筍、夏筍、
冬筍之稱。國人食用的竹筍,多為毛竹、麻竹、水竹、慈竹、淡竹等芽胞,氣香味甘。筍
肉營養豐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等。其最大優點是含高蛋白、低脂、低糖、多纖維,
肥胖者和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常吃竹筍特別有食養、食療功益。近年發
現,毛竹筍含多糖物質,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組成,有防治癌癥作用。但筍性寒滑,患哮喘、
寒胃、腹瀉、疔瘡者不宜多吃或暫戒食。
[俗名]冬筍、春筍、蟲筍、鞭筍、筍幹。
[性味]性微寒,味甘。
[功效]清熱,消痰,利水。
[宜食]適宜外感風熱或肺熱咳嗽,痰多色黃者食用;適宜浮腫及腹水,包括心臟病或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風疹或水痘初起,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者食用;適宜動脈硬化,冠心病者食用;適宜肥胖之人,便秘患者食用;適宜癌癥患者食用。
《食物宜忌》:“消痰,滑腸,透毒,解醒,發痘疹。”《綱目拾遺》:“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本草求原》:“竹筍,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陰血。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隨息居飲食譜》:“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惟山中盛夏之鞭筍,嚴寒之冬筍,味雖鮮美,與病無妨。”
[忌食]竹筍性寒,又含較多的粗纖維和難溶性草酸鈣,凡患嚴重消化道潰瘍,食道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尿路結石者忌食;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之人忌食。根據前人經驗,竹筍忌與鷓鴣壹同食用。
《隨息居飲食譜》:“竹筍能發病,諸病後產後均忌之。小兒勿食.恐其咀嚼不細,最難克化也。”《食物宜忌》:“小兒脾虛者,多食難化。”
[按語]竹筍除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外,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鐵、鎂等。在竹筍所含的蛋白質中,至少有16種氨基酸。它是壹個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防治便秘的效果,而且對於減肥,防止大腸痛,乳房癌也有作用。近代研究還表明,其所含的稀有元素鎂,具有壹定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竹筍又是壹種抗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