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的意思
是蒙古人長期同疾患作鬥爭的經驗總結,並吸收中醫、藏醫經驗逐漸形成的。
蒙醫是蒙古族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傳統醫學。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也是壹門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的醫學科學。
蒙藥的歷史
內蒙古的大草原有著豐富多樣的植物,其中有很多可以做為藥用植物,蒙古人在長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鬥爭中,逐步的摸索,用這些藥用植物來治療疾病和骨折、外傷,積累了豐富的藥物學知識。
現代蒙藥學是在蒙古民族傳統醫藥學基礎上,汲取了漢藏等民族以及古印度醫藥學理論的精華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風格的、獨立的醫藥體系。
蒙藥的特點
內蒙古蒙藥最具有民族鮮明特色的藥用種類有:森登(文冠木)、烏和日-西魯斯蒙古山蘿蔔、阿拉坦花-其其格(金蓮花)、昂給魯莫斯-畢日陽古(香青蘭)、敏吉壹茵壹蘇日紫筒草、巴嘎塔日奴瑞香狼毒、嘎順-包日其格(苦豆子)。
樓格莫日(糙蘇)、汗達蓋-合勒(腎葉橐吾)、敖朗黑布(綬草)等。蒙藥材中,用的最多的是麝香、丁香、蓽茇、豆蔻、香青蘭、馬錢子、水銀和草烏等;壹般如果配伍中用到草烏,多數都配訶子阿如勒。
蒙醫以“赫依”、“希拉”、“巴達幹”三根的關系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所謂赫依,是指各種生理功能的動力。凡是思維、語言、動作及各臟器的功能活動,都受它支配。如果赫依功能失常,則會導致臟腑功能減弱,表現為神誌異常、失眠、健忘等。
希拉有火熱之意。機體的體溫、各組織器官的熱能及精神的振奮等都是“希拉”在發揮作用。希拉偏盛,就會發生各種溫熱病,如口苦、吐酸、神情狂躁等表現。
巴達幹是指體內的壹種粘液狀物質,具有寒性的特征。“巴達幹”的功能失調,除了表現為壹般寒性征象外,還易導致水液的停滯不化而出現各種分泌物增多的現象。
蒙醫特色療法
放血療法
在壹定的部位,將淺部脈道(靜脈)切開或穿破,進行放血,借以引出病血,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放血療法多適用於由血、“希拉”引起的熱性疾病,如傷熱擴散、騷熱、疫熱、癤腫、瘡瘍、痛風、結核病等熱癥。放血法分術前準備、正式放血兩個步驟。
酸馬奶療法
酸馬奶療法是蒙古民族的壹種傳統的飲食療法。具有強身、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尤其對傷後休克、胸悶、心前區疼痛療效顯著。
據研究,酸馬奶中有多種有益於身體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大,還有氨基酸、乳酸、酶、礦物質以及芳香性物質和微量元素。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奶食、肉食為主,在飲食方法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