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夏季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並留意生食、水產、飲冰品

夏季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並留意生食、水產、飲冰品

作者\食力編輯

夏天氣溫高,民眾常選擇較清爽的生食食用,但也須註意,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是屬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而常被視為優良蛋白質來源的魚貝類等水產品,則需註意組織胺、諾羅病毒等風險。

2019年4?6月食物中毒達13件、高於去年同期

臺北市衛生局(簡稱「北市衛生局」)統計2019年4月至6月***13件食品中毒通報案,較2018年同期10件,增加3件,經衛生局采檢及調查,1件食余檢體病原性微生物均未檢出,查攝食者主要癥狀包含發疹、發癢、臉部潮紅及過敏反應,經判定過敏原因為虱目魚柳組織胺造成,系屬天然毒食品中毒,其余12件病因無法判明。

食品中毒定義: 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癥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

水產品應註意保存環境,以免產生組織胺引發中毒!

北市衛生局說明,組織胺(Histamine)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中常見的壹種化合物,對熱安定,故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壹旦產生就不易去除。

開放式、潮濕的存放空間,易使魚體受到腸內細菌汙染,24小時內便足以產生引起中毒的組織胺含量。預防組織胺食品中毒最佳之道,為防止魚肉在保存中產生組織胺,必須註意調理條件,包括:於衛生良好環境確實以低溫或冷凍保存魚體、魚體解凍到烹煮間隔不超過2小時、足夠之烹調溫度及時間。

推薦閱讀:為何會感染「中華肝吸蟲」該如何預防呢?

餐飲業者對食材來源和處理流程設備應強加把關

此外,北市衛生局也提醒,餐飲業者對於食材來源、處理流程、烹調器具、環境設備等,應確實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北市衛生局提醒團膳業者加強驗收前檢測及自主把關,以避免影響商譽,也呼籲餐飲業者應建立良好之操作衛生習慣,患者及醫療機構應保全證據,盡量保留剩余食品及嘔吐或排泄物,並盡速通知衛生單位采樣調查,以厘清食品中毒原因。

推薦閱讀:防食物中毒!中元普渡祭拜前中後有撇步

消費者應把握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

經統計,臺北市公***安全會報食品中毒呈報「食品衛生安全績效指標」,2019年4月至6月指標燈號均為「綠燈」,但北市衛生局強調,仍應註意食材的保存及處理,民眾也可把握 「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註意保存溫度,以預防食品中毒的發生。

食力foodNEXT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2019年夏季食品中毒人數增加! 北市衛生局提醒:特別註意生食、飲冰品和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