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起源的傳說
據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對王子下了毒手,申生被迫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天譴而流亡國外。
在流亡期間,重耳遭受了屈辱。本來和他壹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陸續出去的。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壹直跟著他。其中壹個叫介子推。有壹次,重耳餓昏了過去。為了救重耳,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下壹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稱帝,晉文公上臺,除了介子推之外,大大擡高了與他同甘共苦的朝臣。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辯護。晉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內疚,立即派人要求介子推帶朝廷受賞為官。
然而,幾趟下來,介子推不動了。晉文公不得不去討好。然而,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時,他看到門是關著的。介子推不願見他,早已背著母親躲在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讓他的禦林軍去搜綿山,但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把火燒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壹面,火燒起來介子自己就出來了。
晉文公下令提升火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撲滅後,介子終究沒有被推出來。上山壹看,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看著介子推的屍體,哭了壹會兒。然後把屍體埋了,發現介子推的後背被壹個柳樹洞堵住了,好像有東西。抽出來壹看,原來是壹件裙子,上面有壹首血詩:
我希望妳的主人永遠是清楚的。
與其陪妳當勸諫者,不如當個鬼不見。
如果妳的主人心裏有我,記得我經常自省。
我酒泉問心無愧,勤政清廉。
晉文公把帶血的書藏在袖子裏。然後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埋在燒焦的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休,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休山”,並在山上修建祠堂,將火燒山獲釋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告訴全國每年這壹天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只吃冷食。?
臨走時,他砍了壹段燒焦的柳樹,在宮裏做了壹雙木屐。他天天看著它,嘆息道:“真可惜。”“第壹步”是古代人的下屬在上級或同級之間互相尊重的稱呼,據說就是由此而來。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他的大臣們穿著便衣去遠足,以表達敬意和哀悼。走到墳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樹復活了,有成千上萬的綠枝,在風中起舞。晉文公看著復活的老柳樹,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畢恭畢敬地走到他面前,慈愛地捏了壹根樹枝,編了壹個圈,戴在頭上。祭祀結束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把它命名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經常隨身帶著壹本血書作為紀念,鞭策自己掌權。他勤政清廉,努力把國家治理好。
從此晉國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對功勛卓著、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在他去世的那天,禁止燃放煙花來紀念他。也是用面粉和棗泥捏成燕子的形狀,用柳樹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個東西叫“推燕子”(也叫中介的推)。
從此,寒食和清明成為全國人民的盛大節日。
擴展數據:
傳統習俗
清明節除了講究踏青掃墓,還有禁火、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習俗和體育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禁火寒食、祭奠祖先早已成為習俗。
。唐代以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清明節掃墓祭祖成為壹種延續的節令傳統。即使在今天的社會,在清明節前後,人們仍然有去墳墓祭奠祖先的習俗:拔除雜草,擺放供品,在墳墓前焚香祈禱,焚燒紙錢和金元寶,或者幹脆獻上壹束鮮花,以表達對祖先的懷念。
清明節的時候,正是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利用這壹優勢,在掃墓的同時盡情享受山野風光。去郊遊也叫春遊。古時候叫探春尋春。它的意思是踩著草,在鄉下玩耍,看春光。
1,搖擺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五代王人禹《開元天寶遺》記載“天寶宮中至日寒食節,竟豎起秋千,令宮中妻妾大笑,以為是盛宴。
皇帝稱之為半仙戲,所以京師士人稱之為。"宋代宰相文彥博的《寒食日過龍門》詩,形容為"橋上柳樹掛索,多蕩掛彩繩。“蕩,就是拉皮繩,動。
蕩秋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為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樹枝做的,並用絲帶系住。
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子,腳踏的秋千。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氣,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
2.蹴鞠
弓是壹種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裏塞的是羊毛。蹴鞠就是用腳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流行的遊戲。
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節的玩法之壹。馬球就是騎著馬,拿著棍子打,古代叫鞠躬。
《三國演義》曹植名都中有壹句“連篇打句容”。《金枝析》記載遼國把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習俗,在端午節和重陽節打馬球。晉《李實誌》也記載晉人在端午節時擊球。宋代有“球戲樂”舞隊。到了明朝,馬球依然流行。
《續文獻通考》記載,明成祖在東園多次擊球射柳。明代《玄宗樂圖》長卷中,有玄宗賞馬球的場景。當時當官的知望寫了壹首午後看球賽的詩:“玉如金馬,雕有七寶。”當妳飛翔的時候,妳會震驚,妳會感受到星星。
煽動頁成了三勝,歡喜是第壹。青雲循著腳步聲,充滿了寺廟的東端。“在北京白雲寺之前,也有壹個人騎著馬去擊球的經典。清朝天壇也有馬球,馬球直到清朝中期才消失。從1965開始,仿古馬球出現在Xi安,讓這項古老的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新出現在中國大地上。
3.去郊遊
徒步也叫春遊。古稱探春、荀春。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中國民間壹直保持著清明節踏青的習慣。
中國的郊遊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會壹起去郊外賞景,尤其是唐宋時期。據《舊唐書》“大歷二年二月,午時,幸昆明池綠。”可見,春遊的習俗早已深入人心。在宋代,外出郊遊是很流行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4.植樹
清明節前後,春光明媚,春雨紛飛,栽植苗木成活率高,生長快。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些人甚至稱清明節為植樹節。植樹的習俗壹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種樹的習俗起源於清明節穿柳插柳的習俗。清明節穿柳插柳有三個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為了紀念農耕始祖神農,後來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思。後來的傳說都和介子推有關。
據說晉文公帶領大臣爬山祭奠介休時,發現介休曾經賴以生存的老柳樹死而復生,就給它起了“清明柳”的稱號。後來的傳說是,唐太宗把壹個柳條圈送給大臣,作為驅趕疫情的祝福。
5.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最受歡迎的活動。在清明節期間,人們不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風箏下或穩風拉線上掛壹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稱為“神燈”。以前有人把風箏放在藍天上,然後剪斷線,讓微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
6.掃墓
清明掃墓,對先人來說,叫做“尊重對時間的思考”。它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帝都風光略》中寫道:“三月清明,男女上墳,載其敬,轎背掛元寶,路上盡是尷尬。
祭拜者,哀悼者,哭泣,除草,給墳墓加土,燒幾次元寶,用紙錢買墳。如果看不到紙幣,那將是壹座孤獨的墳墓。哭,不要回來,去樹,選園,坐醉。“其實掃墓在秦朝之前就有了,但不壹定是清明節的時候,是秦朝以後。直到唐朝才開始流行。並流傳至今。
清明節祭掃儀式本來是要親自舉行的,但是因為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等條件不同,祭掃的方式也不壹樣。“燒壹捆”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也稱“包裹”,是指孝從師洋寄往陰間的郵政包裹。
以前南植店賣的是所謂的“裹皮”,就是壹大包用白紙糊起來的。有兩種形式:壹種是木刻版,四周印有“死亡咒文”的梵文音譯,中間印壹個蓮花碑,寫下區號死者的姓名,如“已故張福君在雲山怕老大”等字樣,既是包裹又是碑。
另壹種是素包皮,不印任何圖案。就在中間貼個藍色的牌子,寫下死者的名字。也作為主卡使用。包裏有很多種錢。
百度百科-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