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及其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輝縣喀斯特濕地位於北回歸線附近,屬於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桂北暴雨中心南緣,廣西多雨。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影響,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降水充沛,熱量充沛。該地區夏季漫長而潮濕,盛行偏南風,多雨;冬季短暫幹燥,盛行偏北風,氣溫低,少雨;春秋兩季氣溫相近,秋季氣溫略高於春季,冬夏季風交替規律明顯。由於地形復雜,有時冷空氣活動頻繁,災害性天氣較多。根據桂林市氣象局資料,研究區年平均氣溫為19.5℃,月平均最低氣溫為8.6℃(65438+10月),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8.9℃(7月),極端最高氣溫為38.8℃,極端最低氣溫為-3.3℃。年平均降雨量(1951 ~ 2008)1890.4mm,年平均最大降雨量2452.7mm,年平均最小降雨量1313.3mm,降雨高峰在5月,月平均降雨量330.4mm,占。壹天最大降雨量約276.4mm,全年雨季平均持續130 ~ 140 d,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尤其是5月至7月中旬,是暴雨多發期,降雨量約占全年的50%,暴雨平均壹年7.6次,經常造成內澇。主要原因是隨著春夏季節的逐漸轉換,從北方侵入該地區的冷空氣更加頻繁。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漸加強並向北移動,高壓背後的偏南氣流影響華南上空。孟加拉灣高空槽前的偏南氣流經常影響南嶺上空,偏南氣流不斷將南海和孟加拉灣上空的水汽輸送到該地區。如果北方有冷鋒,高空槽和渦旋南移,往往會出現強對流降水,形成暴雨。如果南北冷空氣較弱,冷空氣首先從湘桂走廊侵入,往往在研究區附近與暖空氣形成靜止鋒南北移動,會出現持續陰雨天氣過程。7月中下旬降雨量明顯減少,出現高溫幹燥天氣。秋季受冬季風影響,中高緯度冷空氣開始頻繁影響這壹地區。天氣晴朗多雨,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是旅遊的最佳季節。其中9月以後降水明顯偏少,枯水期為10至次年3月,濕地經常出現明顯幹旱;1 ~ 2月是壹年中最幹燥最冷的時期,氣溫多為1 ~ 5℃。
輝縣年平均蒸發量為1569.7 mm,最大蒸發量在7月,達到199 mm無霜期302 d。
第二,過去半個世紀的氣候變化
輝縣喀斯特濕地沒有記載因大規模天然河流改道、巖溶塌陷、河道(包括暗河管道)堵塞等自然條件改變地表(或地下)水文條件,從而影響濕地生態環境。但全球氣候變暖、降水減少在該地區有明顯體現,短尺度多年氣候變化對濕地環境的影響非常明顯。輝縣喀斯特濕地的氣候有以下變化:
1)氣溫逐年上升。從1962到2006年,氣溫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變化明顯(圖5-1)。如1969年,年平均氣溫為18.96℃,1991年上升到19.43℃,2006年達到19.56℃。在不到40年的時間裏,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6℃以上。
圖5-1桂林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變化(中間粗線為5年移動平均線)
2)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自1962以來,輝縣喀斯特濕地降雨量呈周期性波動,略有減少趨勢,但變化不明顯(圖5-1)。近年來,有些年份的降水量甚至有所增加,如1969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mm。1991年為1407mm,1997年為1818mm,2006年為1934mm。但降水的不均勻程度有所增加,降水主要以持續暴雨和大暴雨的形式出現。暴雨和大暴雨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圖5-2)。例如,從4月到8月,降水量在年總降水量中所占的比例顯著增加,特別是2005年到2007年的6月,降水量已經達到年總降水量的65,438+0/4以上。枯水期較長,特別是2007年,濕地降水量為近10年來最低,但當年6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1/3(33%)。此外,高溫、幹旱和冰凍等其他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也在增加。這些不利因素對濕地的生態過程和演變有明顯的影響,表現為澇災、旱災、病蟲害的增多。
圖5-2輝縣濕地年(臨桂和燕山氣象站)
第三,氣候變化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1.幹旱缺水,水域面積減少,地下水位下降,濕地生態遭受嚴重破壞。
從圖5-1可以看出,總的氣候變化趨勢是:1984年以來氣溫快速上升,而降水則呈周期性變化,2000年以後逐年減少(1955 ~ 1965和1982 ~ 1995)。
降水量的逐年減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濕地供水量的減少。根據5年移動平均降水量,2001、2003和2005年的大氣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別計算為1960mm、1880mm和1660mm)對濕地流域(匯水面積計算為189km2)供水。3.5532×108m3,3.1374×108m3,2003年水資源總量比2005年減少1512×104m3。
水資源減少,濕地區域氣溫持續升高,旱季延長,導致空氣幹燥和地面蒸發持續加劇(圖5-3),幹濕氣候出現,幹旱頻繁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不利於濕地水分積累,直接導致河流斷流,泉水幹涸, 地表和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和水域面積的減少,不僅直接影響濕地地表和地下的水文過程,也直接影響濕地。 據文獻記載,從宋崇寧四年(1105)到1949年的845年間,研究區有49年發生了嚴重的幹旱,尤其是輝縣和四塘鎮所在的地區。由於地處有氣流滑行道的“桂香走廊”,暖濕氣流難以停滯,是幹旱最頻繁的地區。主要幹旱記錄如下:
1953 6月16 ~ 7月25日,40天無雨幹旱;1954、1955、1958都是幹旱。
1963年8月至13年10月27日,連續三個月無降水,為嚴重幹旱年。
圖5-3輝縣濕地絕對濕度(臨桂和燕山氣象站)
1965年6月20日至7月30日,全國降雨量僅為61.1毫米..
1969年8月29日至19年10月3日,降雨量僅0.7毫米..
1974年8月20日至165438年10月30日,降雨量僅52.8mm,出現嚴重幹旱。
1976年8月27日至10年10月6日,無雨,旱情嚴重。
幹旱發生在9月2日1980至10月16。
從1986年8月到16年10月22日,連續68天沒有下雨,造成了嚴重的幹旱。
輝縣喀斯特濕地地下水位壹般為距地表0.5 ~ 1.5 m,枯水期最低距地表3 m左右。2007年發生10年幹旱後,輝縣濕地大部分巖溶泉(地下河)幹涸,河流斷流,地下水位降至3m以下,湖泊水域面積明顯減少,濕地湖泊的沼澤化進程和沼澤的退化進程加快,隨著水生植物生存面積的縮小和生物棲息地的減少,包括中華水韭和普通野生稻在內的壹些濕生水生植物瀕臨滅絕。由於降水明顯減少,湖泊河流水量少,大部分河流湖泊處於靜止狀態,水質惡化。5438年6月+2007年10月,由於幹旱缺水,濕地西部太平河水位降低,上遊臨桂縣汙水處理系統不完善。縣城生活汙水大部分排到太平河,部分行業汙染和養殖過度。從5438年6月+10月開始,河水變黑,發出臭味。到65438+2月,太平河、清水河、項斯河已近枯竭(圖5-4至圖5-6)。2009年2月20日,由於幹旱,位於濕地南部的臨桂縣南邊山鄉東山村委會崩橋村水流減少,河後三個養鴨場(養鴨5000只)的廢水直接排入河中,也造成水質惡化(黑臭),給村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圖5-4幹涸的相思河床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水資源的減少,濕地湖泊的蓄水深度持續下降,地表水面積減少。以木洞湖為例,2006年該湖平均水深為0.8 ~ 1.1m,2008年降至0.5~0.8m。2009年的持續幹旱導致李安堂濕地等大多數淺水湖泊或沼澤幹涸。過去水草、魚蝦貝豐富的鳥類棲息地,變成了幹燥的沙漠。而湖泊水位下降,導致淺湖邊緣水面和大部分沼澤幹涸,也為人們開墾田地(土地)或挖掘養殖場所(魚塘、養鴨場等)提供了條件。)等破壞性發展(圖5-7)。
2.頻繁的洪水。
由於特殊的水文地質結構,輝縣巖溶濕區原為廣西三大澇區之壹。每年雨季都會形成大面積的漬水。近年來,極端天氣進壹步加劇了這壹地區的內澇程度和範圍。從圖5-2可以看出,自1997以來,輝縣喀斯特濕地降水曲線的變化幅度(降水強度)和頻率明顯增加,降雨主要以持續暴雨和暴雨的形式出現。短時間內,大量雨水集中在低窪濕地,但濕地東、西兩個主要排水出口狹窄,泄洪能力有限。此外,濕地內原有的沼澤、湖泊被大面積人工開發為耕地,使得濕地的蓄洪功能明顯減弱,這是造成濕地大面積內澇的根本原因,對濕地生態產生重大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從1105到1949共48年發生了特大洪水。1950以後,洪澇災害更加頻繁,呈現兩年小災,五年大災的趨勢。如1978年5月,輝縣從15年5月到18年5月降雨量達到328.3mm,造成嚴重洪澇災害;2007年6月上半月連續暴雨,總降雨量約340mm(燕山站),尤其是6月9日和6月13。經過100 mm的連續暴雨,相思江王嘉大橋在不到12h的時間內水位上漲約2m,水位接近海拔150.0m的高程。輝縣喀斯特濕地已成為汪洋,僅清水河流域濕地和九頭山洪泛區受淹面積就超過1000 hm2。2008年6月12日至6月13日,桂林出現特大暴雨,造成50年壹遇特大洪水,導致濕地下遊水位暴漲至151.0 m,涼風河洪水淹沒貴陽公路(圖5-8,右圖),整個濕地總面積超過5000 hm2。
圖5-5清水江濕地幹涸的地下河口,地面開裂,魚類大量死亡。
圖5-6幹旱缺水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龍山北湖濕地。
此外,冰凍和冰雹等其他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頻率也在增加。比如康熙十七年三月(1678)、雍正九年二月(1731)、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十壹日(1761)、光緒三十年壹月(1904)。
圖5-7發育沼澤(2009年8月)
圖5-8 2008年6月14日輝縣濕地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