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海洋魚類有哪些
1.金槍魚
金槍魚(tuna)是壹種大型遠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魚。見於世界暖水海域,與鯖、鮐、馬鮫等近緣,通常同隸鯖科。科內和種間都有相當大變異,分類也很不相同,權威對此意見不壹。
金槍魚又叫鮪魚,香港稱吞拿魚,澳門以葡萄牙語舊譯為亞冬魚,大部分皆屬於金槍魚屬。金槍魚的肉色為紅色,這是因為金槍魚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紅蛋白所致。
有些金槍魚,例如藍鰭金槍魚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謝;使體內血液的溫度高於外界的水溫。這項生理功能使金槍魚能夠適應較大的水溫範圍,從而能夠生存在溫度較低的水域。
2.狗魚
狗魚屬鮭形目,狗魚科,狗魚屬。即黑斑狗魚。俗稱:狗魚,鴨魚。英文名:Pikes , Amur pikc 。狗魚是在北半球寒帶到溫帶裏廣為分布的淡水魚。口像鴨嘴大而扁平,下頜突出。是淡水魚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魚,除了襲擊別的魚外,還會襲擊蛙、鼠或野鴨等。
狗魚是鮭形目狗魚亞目狗魚科的唯壹屬。***5種,2亞種;中國有2種,即黑斑狗魚和白斑狗魚。體細長,稍側扁;口裂極寬大,約為頭長的壹半;齒發達;背鰭及臀鰭位靠後並相對;體側有斑。
狗魚生長快,肉質細嫩潔白,味道鮮美,是很好的食用經濟魚類。但因狗魚為肉食性,貪食而食量大,對其他經濟魚類有很大的危害。
3.翻車魚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鲀、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鲀科(Molidae)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
翻車鲀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 m,重達1400~3500 kg。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余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余米深水中。
攝食海藻、軟體動物、水母、浮遊甲殼類及小魚等。懷卵量極多,可達3億粒,是魚類中懷卵數最多者。幼魚被瘤狀棘突,隨年齡增長而漸消失,身體變為卵圓形。
4.鰻鱺
鰻鱺(mán lí)鰻鱺科?(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是壹種江河性洄遊魚類,原產於海中,溯河到淡水內長大,後回到海中產卵。每年春季,大批幼鰻(也稱白仔、鰻線)成群自大海進入江河口。
它是傳統名貴魚類,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魚類之壹。它的生長過程極為奇特,先是在海水中產卵成苗,後又進入淡水成長。鰻鱺在“絕食”壹年半後仍能生存,養殖的鰻鱺壽命可長達50年。
5.帶魚
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
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鱽魚。帶魚的體型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呈黑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 漸變細,身高為頭長的2倍,全長1米左右。
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壹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擴展資料:
海洋魚類有大多數以鰓呼吸、用鰭運動、體表被有鱗片、體內壹般具有鰾和變溫的海洋脊椎動物。
現生魚類***2萬余種,其中海洋魚類約有1.2萬種,為魚類中最繁盛的類群。
研究簡史壹般認為,對海洋魚類的研究,是從公元前4世紀希臘學者亞裏士多德開始的。他在《動物誌》壹書中,記錄有愛琴海的魚類115種,並對魚類的結構、繁殖、洄遊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的記述。
近代海洋魚類的研究,由法國學者G.B.居維葉和A.瓦朗西納發表《魚類自然史》(1828~1829)開始,以後各國對海洋魚類的洄遊、繁殖、生長及其資源的分布和開發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研究,其中以“挑戰者”號、“信天翁”號、“丹納”號等調查船的工作成就最為顯著。
20世紀5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電子顯微鏡等新技術,對海洋魚類的發生、組織、生理和生態等進行了大量研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海洋魚類